“渔业”“水产”两词的词语溯源与内涵

admin

烟台水产招聘_烟台水产招聘信息网_烟台水产招聘信息

烟台水产招聘信息网_烟台水产招聘信息_烟台水产招聘

渔业”与“水产品”解析

本文从“渔业”、“水产品”等词语的溯源、相关管理机构的沿革及其在教育、科技、管理等领域的运用入手。 研究两者的解释和内涵,探讨两者的异同,并提出一些建议,供同行参考。

探究河流起源、阐明渔业一直是我近年来关注的一个问题。 本文主要针对业内同仁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即“什么是渔业?什么是水产品?这两个术语从何而来?它们之间有何异同?” 尝试谈谈一些知识和理解。 这个问题既是一个常识问题,也是一个学术问题。 几年来,我参与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水产科学》和《农业百科全书》第二版《水产》的编撰。 我有机会查阅了一些资料并对相关问题做了一些研究。 研究与分析。 现将相关理解和思考记录下来,供同行们参考,也供对此感兴趣的朋友们参考。

●1. 追溯词语的起源

烟台水产招聘信息_烟台水产招聘信息网_烟台水产招聘

在人类历史上,渔业先于农业。 捕鱼和狩猎曾经是人类获取食物的主要手段之一。 考古研究表明,旧石器时代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蓝田人(距今80万至60万年)、北京人(距今70万至20万年)、马坝人、丁村人等是旧石器时代人类(距今20万至10万年)。以前)在河流、湖泊和海洋中捕捞鱼类、贝类和其他水生生物作为食物来源。 渔业是人类对水域中生活、繁殖的水生生物的捕捞、繁殖、增殖、加工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称; 渔业生产的对象包括海水、淡水、咸水等各种水体中生长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渔业生产的目的是从水生生物中获取食物、生产原料和其他物质材料,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渔业的特点是依靠水资源,利用水生生物繁殖和生物量增长的生产活动,通过捕捞、养殖、增殖等方法获得水生生物产品。

渔业是中国最早的文明(沉同方,1906)。 传说中的伏羲时期,人们按照《周易》的说法“造草结网,租庄捕鱼”。 《史记·火之列传》记载“舜渔雷泽”。 但“古时无渔业”,行业分为农、工、商。 “渔”字是人类“以羽鳞成就其所长”的用语。 换句话说,人类把对大自然自然资源的定向开采作为职业之间的分界线。 “渔业之名,唯文学学者方可置之”,“水产学者称此渔业,后加之”(沉同方,1906)。 对于渔业何时成为经济范畴的产业,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称为产业,不同的研究者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渔业”一词的起源尚未得到证实。

水产,顾名思义,就是“产于水中的东西”(辞源,1947年版)。 “水产品”这个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没有确切的数据证明,但无疑有着悠久的历史。 清代沉同方所著的《中国渔业史》中说:“商父起于东海,习水产养殖。后世子孙,扩大了对鱼、盐、海蜇、蛤的兴趣。” ”,“自秦汉以来,疆域逐渐扩大,边疆也逐渐扩大,海产品的好处,细于盐,不及鱼”。 可见“水产”一词由来已久。

《中国渔业史》(沉同方,1906)重点描述清代我国渔业的发展。 这是第一本介绍我国渔业史的书。 全书分为八个部分:前代渔业历史概况、渔业概况、渔业公司、渔业官员、渔业、制造、养殖、水产品概况。 值得一提的是,第八部分“水产品”用大篇幅介绍了水中生产的盐及盐制品、海藻、贝类、珊瑚、珍珠等。 据此,可以看出: 1、笔者所说的“渔业”,是指水中各种产品的行业的统称。 2、笔者所说的“渔”主要指“鱼”,其他水产品均归为“水产品”; 3、水产品中含有盐。 李世豪等. (1937)认为“盐也是一种水产品”。 他在《中国渔业史》的一章里谈到了盐,但主要讲的是盐在水产品保鲜保鲜方面的重要性以及渔业盐的征税。 。 现代意义上的“水产品”是指“水生生物资源的生产”,不包括非生物资源。 这是时代发展和管理规则的变化,并不局限于初衷。

●2. 从管理组织历史看“渔业”、“水产品”等词语的使用

烟台水产招聘信息网_烟台水产招聘_烟台水产招聘信息

舜帝时期首次设立管理渔业的机构“豫”,掌管山林、渔猎; 秦汉时称“少府”,隋唐宋明清时称“工部”。 直到20世纪初现代渔业出现后,才成立了“渔业局”等专业管理机构。 1911年革命军成立后,成立新政府,设立工业部,并管辖渔业管理局。该部门又分为农林部、工商部。渔业管理局隶属农林部,该部设立渔业局办理事务。这是中央设立渔业管理局专门局的开始”【《渔业》,1947年9月(民国三十六年)]。 丛子明等. (1993)编的《中国渔业史》沿袭了这一说法。 侯朝海(2016)《中国渔业简史》的“水产品管理局”部分,对1912年至1948年中央渔业管理局的设立有详细介绍。“1912年,当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渔业事务划归工部,政府北迁后,工部分为农林部和工商部两个部门。并成立了渔业司,这是中央渔业局设立专门部门的开始。 。 魏侯朝海描述的中央渔业管理机构成立于同一年,但名称不同。 “渔业”称“渔业局”,侯记为“渔业处”。

清末,沿海地区多事之秋。 由于渔业与海防的关系,左宗棠等人上书成立渔业团。 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作者注),沿海多省县设立渔业局。 不过,此时中央渔政局还没有专门的机构来管理渔业。 后来各省设立了劝业岛,并在农林厅设立了渔业股(注意这里用的是“水产品”一词,作者注),专门负责渔业管理,成为关键( hāo)是我国历史上水产行政组织的目标(李世豪等,1937)。 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水产养殖的重要性。 1904年3月(清光绪三十年),张謇与陈商业部建议设立渔业公司; 1905年,江浙渔业公司成立,直隶省(今河北省)撤销鱼铺,成立渔业公司; 1906年,山东省、广东省设立渔业公司; 1907年,奉天省(今辽宁省)设立渔业公司。 当时,省级渔业公司还履行地方渔业管理职能(侯朝海,2016),这表明“渔业”在20世纪初已成为世界关注的产业。

1914年7月(民国三年),农林部、工商业部合并为农商业部,渔牧司并入司署渔业和畜牧业司。 1926年(民国十五年)农商部改称农矿部,渔牧司改为渔牧司。 1931年(民国20年),农矿部、工商业部合并为工部。 原渔牧管理局隶属农林部主管。 1940年7月(民国二十九年),成立农林部,并设立渔牧司。 由于全国渔业事业日益发展,事务复杂,1946年12月(民国三十五年)成立渔业厅,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海洋渔业监察所、设立闽台、广海。 各省的渔业行政管理部门归建设厅管辖。 1922年至1923年(民国十一年至十二年),辽宁省、河北省设立渔业商船保护局,山东省设立渔业合作指导处,上海设立渔业指导处烟台水产招聘,浙江省设立渔业指导处。 1936年(民国25年)春,任渔业保护局局长。 渔业管理委员会成立……福建省于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秋成立省渔业管理局。 抗战胜利后,浙江、辽宁也设立了渔业行政机构[《渔业》,1947年9月(民国36年)]。 从以上例子可见,当时渔业管理机构的名称均以“鱼”字开头。 侯朝海《中国渔业简史》(2016)中描述的细节与上述略有出入,但基本事实是一致的。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设立的渔业主管部门名称曾多次变更。 20世纪50年代,中央成立了渔业部,后改为国家渔业局,后来又成立农牧渔业部渔业局、农业部渔业司。 20世纪90年代,更名为农业部渔业局,后又更名为农业农村部渔业渔业管理局等。地方渔业主管部门也由原渔业局(司)改为农业农村部渔业局。 )改为后来的“渔业局(部)”。 但变化的基本趋势是从“水产品”到“渔业”。 虽然名称不同,但履行的渔业管理职责是相同的。

●3. “渔业”、“水产品”在教育、科技、管理等领域的运用

烟台水产招聘信息网_烟台水产招聘_烟台水产招聘信息

我国的水产教育始于清末。 ”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烟台渔业公司创办渔民小学,招收渔民子弟,学制五年(据《中国渔业简史》 》作者:侯朝海,2016年,烟台渔业公司成立于1906年,作者注)。但由于渔业公司很快倒闭,缺乏教材和师资,该项目在学生毕业前就停办了。这是非正式水上教育的首次尝试”(张振东等,1983)。 1906年,直隶学术使卢靖督办直隶水产公司事务,认为“中国大海广大,鱼盐丰富,但无从采集,致使货物被遗弃”。被遗弃在海上。” 因为俗话说“欲振兴实业,必先培养人才。要培养人才,办学几乎是不健全的”(李世豪等,1937)。 卢筹集资金作为基金,派人前往欧洲和美国考察。 此后,劝业路的孙多森继续经营渔业公司,并注重教育事业。 1909年(清宣统元年),上报直隶总督,派孙子文(冯藻)赴日本视察渔业训练所、试验场、制造工厂等事项。 宣统二年孙瑜回国,在天津筹办渔业培训中心,这是我国正式开展渔业教育的开始(丛子明等,1993)。

日本作为群岛国家,四面环海,发展水产品是其必然选择。 1889年(日本明治22年),在东京成立了水产协会和水产研究所,以促进水产教育。 经过一年多的会议,水产博物馆的名称便应运而生(沉同方,1906)。 在我国渔业教育的发展史上,基本都使用过“水产教育”一词。 孙子文赴日本考察水产,于1910年(清宣统二年)创办直隶水产学堂,1912年(民国元年)创办江苏省立水产学校,1912年创办浙江水产学校。 1915年(民国四年)省立水产学校。 抗战胜利后,山东大学于1946年成立水产系,基本沿用“水产”作为学科名称。 如今,在教育领域,设有水产教育系的大学大多设有“水产学院”或“水产系”,少数大学设有“水产学院”(如南京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根据上述描述,可以合理推断,我国的渔业教育沿用了“水产”一词,并从日本引进。 国民政府行政院新闻局1947年9月(民国三十六年)出版的《水产》中,各章均使用“水产”标题,但“教育”部分则使用“水产”。教育”,一方面也用了“渔业教育”。 反映了这一点。

在渔业研究领域,中央水产实验所(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前身,作者注)成立于1947年1月(民国36年),专门从事渔业研究。从事水生实验研究事宜。 这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渔业研究机构。 解放后设立的各级渔业科研技术推广机构名称中基本都使用“水产品”二字,其来历相信与上述类似。

我国渔业主管部门主编的《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涵盖了渔业领域的主要信息。 专业主要以“渔业”分类,如“渔业管理”、“渔业科技与推广”、“各地渔业”、“渔业”等。 大目中的一些小科目,如“渔业经济统计”下的一些科目,使用“水产品”,如“水产养殖”、“水产苗木”、“水产品加工”、“水产品”可见,“渔业”、“水产品”等术语的使用主要基于习惯用法,并未刻意区分其含义或异同。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设立的水产学院或渔业系的英文翻译中,主题词是Fishery,而不是Aquatic production,对应的是“水产品”。 中国水产科学院及其所属研究所(中心)的英文译本也采用Fishery作为主题词。 由此可见,“水产”一词虽然在我国渔业教育和渔业研究中使用了一百年,但其“渔业”的内涵并没有改变。 也就是说,从主题表达上来说,中文的“aquaculture”和英文的“Fishery”是同一个东西。

在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中,渔业是A类“农、林、牧、渔业”中的大类之一,分为两大类:“水产养殖业” ”和“水产钓鱼”类别。 水产养殖和捕捞渔业只是渔业(水产养殖)的不同生产类型。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出版的《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将捕捞渔业(Capture Fisheries)和水产养殖(Aquaculture)分开列出,并从产业类型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划分。

从学科划分上来说,“渔业科学”又称“渔业科学”(潘英杰,《渔业词典》,2007),英文用Fishery Science。 我国教育、科技、行业监管机构制定的学科设置,包括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工程院、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均列入“水产学”为一级学科。 只有中国水产科学院在“渔业”后面的括号内注明“渔业科学”。 由此可见,“水产品”一词是一个被广泛使用和普遍接受的名词术语(唐其胜,2013)。

●4. “渔业”和“水产养殖”的定义和内涵

烟台水产招聘信息_烟台水产招聘信息网_烟台水产招聘

对于“渔业”和“水产养殖”两个词的定义和内涵,学术界曾有不同的解释,并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 《简明渔业词典》(国家水产局东海水产研究所主编,1986)将“渔业”和“水产养殖”列为单独注释。 “渔业”是“从事捕捞和养殖的水产生产部门的统称,一般分为海洋渔业和淡水渔业两大类”。 “水产养殖”是指“开发利用水产资源的生产部门。它包括海淡水捕捞、人工养殖、水产品加工利用三个主要部分”。 显然,字典认为“水产养殖”和“渔业”的内涵是不同的。

《当代中国的水产养殖》(公明山、涂凤军,1991)解读:水产养殖又称渔业,是人们依托水域,利用水生生物自身生物质的生长来获取水产品的物质生产企业通过劳动。 《水产经济工作手册》(农业部渔业司,1994年)对水产养殖的定义是:人们依托水域,利用水生动植物的生命力,通过劳动(采集、捕捞和人工养殖、增殖)繁殖生物资源。 )为获取水产品而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通常称为“渔业”,即狭义的水产养殖。 广义上还包括渔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渔港、码头、船舶、渔网、渔具设备及其他生产资料的制造和供应,水产品保鲜、储藏、加工、运输、营销和综合利用,以及水产科研、教育、推广、管理等服务体系建设。

吴万福等人给出的定义。 (1995)“渔业,又称水产养殖……人们常将捕捞、水产养殖和水产品保鲜加工行业定义为狭义的渔业,并将以上三个生产部门引申为由辅助产业组成的完整生产体系”例如渔船……以及水生研究……广义上称为渔业。” 《水产品术语》(水产品术语审定委员会,2002)中对“渔业”的定义是:又称“水产养殖”,是利用水域中生物的物质转化功能,通过捕捞获得水产品的活动,养殖和加工。 社会产业板块。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2005年)将“水产养殖”定义为“捕捞或培育各种水生动植物的生产企业……也称渔业”。 吴云飞(2014)在其主编的《谈谈中国海洋渔业》一书的序言中提到,“本文认为这两个词互换使用是正常的,因为这两个词的概念相似”。 但它也认为“‘渔业’的范围更小……而‘水产养殖’的范围更广泛。”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分别列出了“水产养殖”和“渔业”条目。 前者的定义遵循《水产经济工作手册》(农业部渔业司,1994年); 后者的定义是“利用水域获取鱼类或其他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动植物的生产部门,也称为水产养殖,包括水产捕捞和水产养殖水体捕捞水生动植物资源。 动植物水产养殖业的两个部分”。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 1、业界对“渔业”、“水产养殖”术语的定义和内涵的理解正在逐渐发生变化。 早期,渔业仅限于捕鱼。 后来,当学会了人工养鱼技术后,渔业又增加了水产养殖的内容; 随着水产品加工技术的发展,增加了加工的内容。 现代渔业的范围还包括增殖渔业和休闲渔业。 二、“广义水产养殖”的提法,是水产养殖业经营范围不断扩大、相关配套服务体系不断延伸的产物。 不影响这两个词的本意。 “养殖业”大于“渔业”的观点是基于当时历史条件的认识。 3.“渔业”和“水产养殖”的定义和内涵趋于一体化,“渔业”就是“水产养殖”,反之亦然。 从用法上看,近年来业界倾向于使用“渔业”来指称这一行业。

●5. 讨论与建议

烟台水产招聘信息网_烟台水产招聘_烟台水产招聘信息

对“渔业”、“水产品”等词语的解读,应从历史、沿革、现状等多个角度综合分析。 我国渔业领域对这两个术语的认识和认知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 20世纪90年代初,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为国家渔业部门名称由“渔业部”更名为“渔业局”提供了依据(卓友占,1994)。 本文试图解读这两个词的由来、定义、内涵和用法​​,并提出一些粗浅的想法与业内同行分享。

◆(1)词源溯源

“鱼”字既是形声字,又是形声字。 左形意为“水”,右音为“鱼”,寓意水中钓鱼。 汉字历史悠久,甲骨文中就有“渔”字。 “渔业”是对人类开发利用水生生物资源的中华文化产业的概括。 早期文献中,广泛使用“渔业”一词,而未见到“水产养殖”一词。 这说明当地“渔业”一词常用,“水产养殖”一词则是后来才常用,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 改革开放以来,“渔业”和“水产养殖”这两个术语在许多情况下一起使用并可以互换。

根据现有资料,目前尚无法考证“水产品”一词的中文来源,也无法证明它是从英语或其他西方语言翻译而来。 清代沉同方所著的《中国渔业史》中说“尚府起于东海,学水产”烟台水产招聘,足以证明“水产”一词源远流长。 包三根和白毅等。 (2009)认为“‘渔业’这个词,就像‘经济’、‘生产’、‘资本主义’等词一样,首先在日本使用。近代中国接受了这些词,并且至今仍在使用。”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批中国学生赴日本留学,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人发明的“日本汉语”大量流入中国。 资料显示,“和谐汉语”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从中国古典文学中选取旧词,增添新义,如“文化”、“自由”、“权利”、“共和”等; 二是利用汉字和汉字构词法创造新词,如“材料”、“哲学”、“美学”、“表象”等。据刘德友(2022)认为:日本人有这样的习惯:从明治时期起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经常用外来词来称呼一些外来的事物或物品,而传统的事物或物品则用本民族的语言来称呼,由此可以合理推断“渔业”一词是日本人从输入的汉语中选出的,专指“水中产生的动植物”,用于“渔业协会”、“渔业培训中心”和“渔业博物馆”等名称。去日本检查水生产产品,返回中国后,他开设了“水上产品培训中心”,并在中国开始了水上产品教育。这可能就是为什么使用“水上教育”而不是使用“渔业教育”的原因今天使用。

有理由相信,在我国渔业教育和科学研究领域中,“水生产品”一词的广泛使用最初受日本人的影响。 “水生产产品”是指“出口到国内销售”的术语。 它具有清晰的含义,很容易被中国人接受并广泛使用。

◆(2)内涵和定义

“渔业”的内涵经历了逐步发展和扩张的过程。 传统上,渔业是指捕捞和培养水生动物和植物的生产,并且是主要产业。 自21世纪初以来,随着现代渔业概念的引入,渔业范围已扩展到五个方面:钓鱼,水产养殖,增强渔业,水生产品加工和休闲渔业。 从广义上讲,渔业还包括钓鱼船维修业,渔业工程设备和捕鱼仪器制造,渔业饲料加工行业以及水上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行业。 在经济分类方面,我的国家包括渔业是大规模农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就工业性质而言,水产养殖和捕鱼行业属于主要产业,水生产加工行业,渔业工程设备和制造业属于二级工业,渔业流通和服务业属于第三级行业。 美国,日本和其他国家将渔业归类为主要产业,以及农作物种植,牲畜育种,林业和提取。

“水生产产品”最初是指“水中生产的东西”。 随着该行业的发展,其含义通常提到“水生产品行业”,即水生工业。 在许多情况下,“水生产产品”是指“水产养殖业”。 在日常实践中,“渔业”和“水生产产品”通常可以互换使用。 在同一篇文章中,有时会使用“渔业”,有时使用“水生产品”。 这已成为自然的事情。 这种情况出现在沉顿的“中国渔业历史”和国家政府信息局的“渔业”中。 “它们是两个词,不是相同的关系,而是属的关系,即'水产养殖''的概念的延伸包括“渔业”的概念,不能彼此替代”(Wang Qingwen, 1991年)基于当时的历史条件。 误读。 Wang Xiangang(1992)认为,“水生产产品”是一个水生工业,包括三个方面:繁殖,钓鱼和加工。 它着重于这三个方面的自然和科学属性。 而“渔业”一词侧重于这三个方面。 社会属性和生产属性; 并认为“'渔业'一词在法律和行政义务等正式场合是一个规范性的术语,而“水产养殖”一词用于学术,理论,科学和技术以及其他理性场合。” 在日常使用中,“水生产产品”通常与其他主题词相结合,以形成具有某些学术意义的单词,例如“水产养殖”,“水生捕鱼”,“水上产品加工”,等等。

1990年代之前的一些文献认为,水产养殖业包括用于收集水生动物和植物资源的捕鱼行业,用于种植水生动物和植物的水产养殖行业以及水生产品加工行业。 因此,人们认为“水产养殖”的含义大于“渔业”。 “基于对文学的研究和实践中的理解,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渔业”和“水产养殖”是代名词。前者是中国词汇,源自中国文化;后者是“出口”的术语国内销售”,这是日本人使用进口的汉字制作的词汇,后来被引入中国并广泛传播和使用。认为“水产养殖”比“渔业”大于“渔业”实际上是在历史条件下的主要误解时间。自新世纪初以来,“渔业”和“水产养殖”的含义已经越来越融合。无论是学术文学还是行业报告,很少有人故意区分这两个术语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使用,它更多的是基于习惯用法。

◆(3)建议

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可以说渔业科学是广泛而深刻的。 研究越深,事物就越未知。 即使您花了一生的精力,您也可能无法理解科学的秘密。 作为广泛农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渔业科学”(渔业科学)具有农业学科的属性,但也具有工程,经济学,管理甚至法律学科的本质。 它需要学术界的持续且无懈可击的探索。 自改革和开放以来,我国渔业科学的发展取得了世界知名的成就。 作为一个为人类提供高质量蛋白质的行业,渔业的重要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必要对该学科的命名进行一些新的思考。

作者认为,最能代表或表达与“渔业”有关的学科的术语应该是“渔业科学”,就像我们称为作物科学“农业”,林业科学“森林科学”和草科学“草科学”一样。 研究“。当前的分类方法是,就行业分类而言,该国称水生动物和植物的生产为“渔业”(“国家经济行业分类” GB/T4754-2017),但就主题分类而言,使用渔业”。尽管在行业中对此有一个共同的理解,但它仍然不一致,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引起误解。有必要纠正它。

作者姓名:Wang Qingyin

作者部门:中国渔业科学院黄海渔业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