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行业的巨大变化将对各类国际学校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鼎思的研究中,我们对公立国际部、国际特色民办学校以及其他类型的国际学校进行了深入分析。 本期重点关注第三类相对低调且神秘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外国人子女学校作为中国国际学校的先驱,对中国国际教育的发展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教育政策的到来也给外籍子女学校带来了生存困难。 这与今年多所外国人子女学校竣工、多地出台鼓励政策形成鲜明对比。 现在外国人子女学校未来的发展如何确定? 仍然是个谜。
▲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发展“时间表”
01
漫长的早期发展:从使领馆到外国公司
1912年9月,清朝末年烟台耀华国际教育学校招聘,美国领事馆成立了上海美国学校(SAS)。 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学校几经波折,成为中国大陆历史最悠久的国际学校。 其教育规模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的。
半个多世纪后,1969年,巴基斯坦大使馆为解决使馆外交官子女的教育问题,在使馆区开设了北京巴基斯坦大使馆学校。 这也被认为是新中国成立后国际学校发展的开始。
1973年,随着与中国建交国家的增多,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当时的外交部子弟学校芳草地小学开始招收外国儿童。规模宏大,成为中国第一所公立国际学校。
改革开放第二年(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1980年,上海美国学校(现上海美国外国人学校)重新开学。 同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国驻华使馆共同建立北京国际学校(ISB),即北京顺义国际学校。 还是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
1981年,广州美国国际学校(现称广州美国外国人子女学校)在广州成立,为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官员家属提供服务。 自此,使领馆背景外国人子女学校在中国三大一线城市扎根。 其中,北京顺义国际学校为公立机构。
随后的1985年,天津思瑞国际学校(现称天津市思瑞外籍人员子弟学校)成立。 该学校旨在为LDi(原MTI)员工的子女提供美式教育项目课程。 1988年,特区成立八年后,由四家石油公司和ISS参与运营的深圳第一所外国人子女学校——蛇口国际学校(现称深圳蛇口外国人子女学校)成立。
天津思瑞外国人子女学校、深圳蛇口外国人子女学校的成立也反映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资涌入带来的外国人教育需求不断增长。 外国人子女学校已从“使领馆时代”进入“外企时代”。
02
快速生长期:
加入WTO后学校数量急剧增加
1995年,教育部颁布了《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开办暂行管理办法》,旨在完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管理,也推动了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办学工作。外籍人才步入发展快车道。
同年,香港耀中教育机构在北京朝阳设立北京耀中国际学校。 小学采用英国国家课程,中学为IGCSE+IBDP。 这是继1993年上海耀中国际学校成功开办后,耀中系的第二所学校。进入中国大陆20年来,耀中、耀华学校在多地开花结果,推动了耀中、耀华学校的发展。烟台、日照、青岛、重庆、广州、桐乡等地国际教育发展。
成都艾塞尔国际学校成立于1997年,是西南地区第一所外国人子女学校。 学校隶属于国际学校联盟(iSC)。 iSC 在中国拥有六所学校,分别位于成都、青岛、武汉、无锡和天津。 和烟台。
从教育品牌和课程来看,与发展初期美国学校和课程由一家公司主导的情况不同,随着学校数量的爆炸式增长,外国人子女学校的品牌和课程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2002年,诺德安达教育集团在上海浦东建立了上海英国学校(现称上海英国侨民子女学校),成为中国最早的英国学校之一。 随后,不少英国公立学校开始在中国办学,如哈罗公学、德威公学、惠灵顿公学等,形成英美品牌竞争。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2003年迎来了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发展高峰,全年新增学校13所。 另一方面,外国人子女学校也从沿海开放城市向内陆城市扩展。 西安、昆明、武汉、长春等地也设立了外国人子女学校。
从1995年到2020年的25年间,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从15所增加到148所,从东到西覆盖了中国21个省市。 其中,广东、上海、北京位列前三,占比过半。
03
“新政”频出:更名、规范、严格管理
1995年,国家教委(现教育部)制定了《外籍人员子女开办学校暂行管理办法》(教外总[1995]130号)。 时至今日,这种管理方式仍然部分适用于外籍人员。 儿童学校管理。 管理办法对举办单位、办学条件、办学物资、办学审批、招生对象等进行了规定,同时,管理办法还对外交官子女学校进行了区分。
第二条 外国机构、外商投资企业、国际组织驻华代表机构以及在中国境内合法设立的合法居留的外国人烟台耀华国际教育学校招聘,可以按照本办法申请为外籍人员子女开办学校。
第六条 举办学校,应当向拟办学校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申请人经审查批准后,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第八条 学校的招生对象是持有中国居留证件的外国人的子女。 学校不得招收中国公民的子女。
第九条 学校的课程设置、教材和教学计划由学校自行确定。
第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鼓励和支持学校开设汉语和中国文化课程,增强和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201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为外籍人员子女提供学校的意见》。 随后,各省市也陆续出台了地方管理措施。
《意见》规定,根据《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第六批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国发[2012]52号),原有权审批儿童学校的实施部门外籍人员管理职责由教育部调整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与1995年《管理办法》第二条相比,新《意见》再次明确了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审批权限的下放。
《意见》提出,必须使用“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作为学校名称后缀,这也掀起了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更名热潮。
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在关于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加强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招生管理,不招收中国学生”。 这也是遵循1995年《管理办法》的。 再次重申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应由谁入读的问题,指出部分家长为子女申请一些小国身份并获得双重国籍,去外籍人员子女特殊学校就读。 根据2019年招生通知要求,深圳、上海等部分地区教育局要求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在招生时不仅要查验外国护照,还要查验其有效的中国签证和出入境章。学生。 即用外国人身份验证其入境证明,仅持有外国护照且无出入境章的学生不得入学。
在1995年《管理办法》出台26周年之际,2021年民办教育正迎来一波变革。 教育部在2021年工作要点中提出“修订《外籍人员子女开办学校暂行管理办法》”。 这也传达出国家层面可能对外国人子女学校有新的政策方向。
▲教育部2021年工作要点
04
融入中国:“一园两校”渐成新趋势
从目前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发展现状来看,1995年《管理办法》第十一条提到,融入中华文化已成为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发展趋势之一,也让外籍人员子女就读学校已成为中外合作交流的重要桥梁。
此外,“一园两校”也成为近年来新建外籍人士子女学校的趋势之一。 在此之前,运营着多所英国侨民子女学校的诺德安达集团将目光转向了中国的双语学校。 并于2016年在上海闵行区创办了诺德安达双语学校。此后六年,诺德安达双语学校密集开办10所。 2020年,海口哈罗敞开大门迎接新年。 一个显着的特点是,该项目包括两所国际学校,分别针对外国人和中国人的哈罗外国人子女学校和哈罗里德学校。
▲哈罗海口官网截图
到2022年,爱莎在广州和武汉开设的新学校也将采用“一校区、两校”模式。 在精耕细作的同时,也促进多元文化融合学习。
除了积极融合中华文化课程和“一园两校”模式外,广东今年新增了6所外国人子女学校,也展现了区域发展的特色。 由于粤港澳特殊的地理位置,广东近年来为港澳儿童新建了许多学校。 与一般外国人子女学校不同,港澳子女学校以香港课程为特色,主要招收港澳学生。
结论
鼎思《2021中国国际特色学校年度分析》显示,系列国际特色学校中,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占比11.3%,与公立国际课程项目和国际特色民办学校数量差距较大。 在这一轮政策调整下,作为中国国际学校市场的早期主导力量,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并未受到政策寒冬的影响,但一路走来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另一方面,2022年,除了同时开办6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外,早在6月,中部省会合肥市政府就发布了《合肥市行动》 《加快城市国际化水平提升规划(2022-2025年)》,规划提出,到2025年,合肥将新开三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在国家放权的前提下,合肥将新建三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有了学校建设审批权,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未来仍将是各地政府吸引海外人才、提高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而这也可能成为城市发展的新机遇。发展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作者 | 李成
编辑|佐伊
运营| 天悦
K12优质教育产业平台——鼎思顶尖学校特别推出“国际学校教师技能大赛”暨第四届“魔导师”评选活动。 通过选拔优质教师和学校集体,展示优质教学科研成果,促进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教学的共享与交流。 欢迎各位老师积极参与! 注册即可获得 RAISE 会议的门票!
K12优质教育平台TopSchools推出“国际学校教师技能大赛”暨第四届“神奇教师”大赛。 目的是通过选拔顶尖教师和学校团体成果来促进高质量的教学和研究; 也促进教师与学校之间的教学共享和交流。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参与! 如果您注册,您将获得 RAISE 会议的门票。
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参与
重大新闻
如果您想了解国际专科学校行业发展现状或购买行业报告,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咨询。
过去的选择
《新课程标准》已经开始实施。 国际学校有哪些“独门秘籍”值得公立学校学习?
鼎四资源库
研究报告
专业发展
社区活动
招聘
会员服务
上海:021-60768001
北京:010-53382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