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野:“鲁东”一词的历史渊源说起

admin

今天,大家最关心的话题无疑是高考。 因此,本文虽然要讨论地名文化,但话题也是从高考开始的。

众所周知,山东省的大学主要分布在济南和青岛,其他城市数量相对较少。 烟台虽然经济排名靠前,但公办本科院校仅有烟台大学、鲁东大学、山东工商学院、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等。

其中,“鲁东大学”原名烟台师范大学,2006年改为现名。关于更名,当时民间有很多讨论,至今仍未完全停止。 。

烟台师范大学是几本_烟台师范大学是一本吗_烟台师范大学是几本分数线

从“学院”到“大学”的转变固然令人欣喜。 但从“烟台”到“鲁东”的转变却颇为令人费解。 这种混乱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对于外国朋友来说,很难通过鲁东这个名字来确定学校所在的城市; 另一方面,对于当地人来说,“路东”这个词缺乏归属感,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事实上,对“鲁东”二字不感兴趣的不止烟台人。 在青岛、威海等地,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被提及。 人们在提及山东省东部时,常称其为“胶东”。

在现代汉语语境中,虽然“鲁东”和“胶东”所指代的空间范围大致相似,但从使用频率上看,“胶东”却显示出“压倒性”的优势。 以“胶东”开头的招牌不少,但带有“鲁东”二字的机构名称却很少。 如果不仔细查的话,大多数人能想到的就只有“鲁东大学”。

烟台师范大学是几本分数线_烟台师范大学是一本吗_烟台师范大学是几本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人文现象呢? 这还要从“鲁东”一词的历史渊源说起。

在古汉语中,“鲁东”的本义是鲁国的东部边境。 例如,《孔子年谱》中说:“(孔子)父亲的叔父梁和死烟台师范大学是几本,葬于房山。房山在鲁之东。” 由于鲁国只是一个中等规模的诸侯国,其空间范围相对有限,东边是临邑(与莒国相连)。 胶东半岛地区春秋初期为莱邑之地,后为齐国管辖。 距离鲁国较远,彼此没有交集。 因此,古代半岛偶尔被称为“启东”,但从未被称为“鲁东”。

直到清末民初,随着“鲁”逐渐成为山东省的简称,胶东半岛地区才成为该省的一部分,并与“鲁”字联系在一起。 (注:山东古称齐鲁国,明末山东官员被称为“齐党”。清代中前期的奏折一般用“董省”简称。据流传网上,由于清末电报的兴起,各省需要制定缩写烟台师范大学是几本,齐强鲁弱,山东本来想用“齐”字,但因为发音相似河北的“冀”,则用“鲁”作为简称,虽然这种说法还没有详细的史料来源,但山东省直到明清时期才用“鲁”作为简称,却是不争的事实。清末。)

烟台师范大学是几本分数线_烟台师范大学是一本吗_烟台师范大学是几本

但自从北洋政府在山东东部(范围不限​​于胶莱河以东)开辟“胶东道”后,“鲁东”一词在半岛上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被大规模使用。进入中华民国。 称呼。

从历史记载来看,“陆东”一词正式指的是区划背景下的半岛,并于20世纪30年代逐渐出现。

《山东省志·建志志》载:

抗战初期,汉复局系统战前行政官员除范筑先、张立元等少数人外,大部分外逃或躲藏,行政系统基本瘫痪。 。 沉鸿烈(继任者)的省政府很不稳定……加上日军对山东的点线分割,省政府很难与其他地方沟通,也很难有效履行职能。

为了扭转局面,沉鸿烈在任期间先后设立了三个“主席办公室”,代表省政府指挥。 1938年秋,在胶莱河以东的胶东地区设立山东省。 1939年2月,山东省成立。 东行车道改为路东行署。

当时,除鲁东行署外,鲁西、鲁北分别设有鲁西、鲁北行署。 只有沉鸿烈亲自驻守的鲁南地区,才没有“鲁南行署”。

除沉鸿烈制度外,日伪侵占山东后也使用“鲁东”称号。 《山东省志·建志志》中同样记载,“1938年3月,日军设立伪山东行署,以马良为巡抚,省级以下行政区划实行路县制,除伪华北直辖的青岛市除临时政府外,全省分为四路两市。” 这四条路中,就包括“鲁东路”。

了解了这个历史背景之后,大家应该能看出一个端倪:因为当时用的是“旅东”的称号,所以要么是日本傀儡,要么是顽军。 “恨”无处不在。 老百姓对“路东”二字有何感想? 人们可以想象。

与此同时,我党领导的胶东根据地在积极抗日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壮大。 在此基础上,1941年2月正式成立胶东地区行政联合公署。1942年7月,胶东行政联合公署撤销,设立胶东地区行政长官办公室。 1944年4月,胶东地区行署更名为胶东地区行署。

烟台师范大学是一本吗_烟台师范大学是几本分数线_烟台师范大学是几本

据《山东省志·建志志》记载,抗战时期,胶东地区行署先后管辖北海、东海、西海、南海、中海等特区以及烟台行署,范围为“潍县(含全县)”、高密(含全县)、安丘西门(含)、焦县张格塞(含)、曹文(含)以北以上述各县为界。 东部和东北地区的所有县都属于它。”

解放战争时期,“胶东区”的划分仍保留,直到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废除。 此后,“胶东”一词虽然不再作为区划概念出现,但由于上述红色历史的影响,在官方语境(如胶东经济圈)和民间表达中仍然具有重大意义。 。 影响。 “鲁东”二字长期以来一直被忽视。

更直白地说,人们对“胶东”和“鲁东”的态度如此不同,关键在于归属感和认同感。 前者曾经“生死与共”,后者“微不足道”。

烟台师范大学是一本吗_烟台师范大学是几本分数线_烟台师范大学是几本

如果烟台师范大学没有更名为鲁东大学,很多人可能已经忘记了“鲁东”这个词的存在。 因此,更名消息传出后,不少当地民众提出疑问:“为什么叫鲁东大学,而不更名为‘胶东大学’?” 人们之所以有这样的呼声,除了上述对“胶东”一词的认同感之外,还有一点就是鲁东大学本身承认历史上的胶东公学和胶东师范学校。是它的前身。

当然,大学更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 这并不意味着您可以随心所欲地称呼它。 烟台师范大学最终获准更名为鲁东大学。 可能还有其他深层次因素需要考虑。 不过,当地人对其名字的讨论所体现的人文理念也是客观存在的。 (本文作者:二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