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胶东抗日英雄于得水武功高强,是怎样的

admin

烟台警备区历任司令员和政委_烟台警备区历任司令员_原烟台警备区司令员

年长的人可能都看过电影《苦菜花》和《山菊花》。 电影中的两位主角于德海和于振海其实是根据同一个人——胶东抗日英雄于德水改编的。

1906年5月22日,于德水出生于文登县普集镇罗各庄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祖父于老三是一名拾脚工,在烟台饿死。 父亲余连登是石匠,二伯是农民,三伯是茅草匠。 家里有13口人,生活困难。 于德水自幼随父兄务农,学习砌砖、编筐、编席。 18岁那年,他开始拜师学艺。 19岁时,他加入了武术协会。 他起得很早,熬夜练武。 他武功很好,刀枪棍棒都精通。

1931年5月,于德水加入农民协会。 1933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发动十余人在牟平、文登、海阳地区进行秘密活动。 于德水武功高强,是人们心目中的“天兵天将”。 然而,他对国民党政府来说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国民党政府千方百计地除掉他。

烟台警备区历任司令员_原烟台警备区司令员_烟台警备区历任司令员和政委

1933年7月12日晚,于德水正在家里开会,研究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不幸消息走漏,葛家连庄会会长丛景岳带着百余人前来抓捕于德水。 于德水在妻子的掩护下,凭借高超的武功,跳上梁柱,打破屋顶,逃到老乡家,躲进炕洞里。 随后他乔装成捡粪工,逃离了敌人的追捕。 的包围圈。

丛景月一怒之下,抓捕了全家。 结果,他的父亲和妻子被折磨致残,母亲被殴打致死,一名5岁的孩子也被殴打惊吓而死。 另一个孩子只好寄养在一个亲戚家烟台警备区历任司令员,几乎被毁了。

于德水心中怀恨在心,转战昆嵛山继续打游击。 当时,陕北有刘志丹,山东有余德水,成为北方地区为数不多的红军游击队员之一。

烟台警备区历任司令员_原烟台警备区司令员_烟台警备区历任司令员和政委

烟台警备区历任司令员_烟台警备区历任司令员和政委_原烟台警备区司令员

第一排左二 于德水

在此期间,于德水的队伍不断扩大,经常袭击反动派的盐政机关和派出所,先后获得枪支100多支、子弹2000多发。 依靠这些资产,于德水率队参加了著名的胶东“天福山起义”。

烟台警备区历任司令员_原烟台警备区司令员_烟台警备区历任司令员和政委

起义后,于德水的部队编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一旅,于德水亲自担任队长。 就是这支队伍,后来发展到了3000多人,我们的第27军、第31军、第32军、第41军的起源也都是来自这支军。

抗战时期,于德水被誉为胶东地区的“孤胆英雄”。 与日伪军作战百余次。 他每次都有收获,实力增强,率部解放了烟台。 崆峒岛被收复,成为胶东地区的一面抗日旗帜,凶猛有力。

昆玉山游击队时期,于德水化名林德生。 1937年12月中旬,根据山东省委在胶东组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的指示,胶东特委研究决定,以昆玉第一旅为团长。最初以山地游击队为基础组织起来,因水而被任命为大队队长。 当时,于德水感慨地说:“今天,我们的旗帜公开升起,回首那些艰难的岁月,如果我林德胜离开了群众,我将如鱼离开水,我将不复存在。”连一天都活不了,我要改名。” 于得水!”从此,“于得水”深入人心。

烟台警备区历任司令员和政委_原烟台警备区司令员_烟台警备区历任司令员

原烟台警备区司令员_烟台警备区历任司令员_烟台警备区历任司令员和政委

1943年,于德水升任胶东军区副司令员。 当时的胶东军区司令员是谁?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许世友。 大家都知道,许世友出身少林,酷爱武术,而于德水也自幼习武。 他们都是豪爽、豪爽的人烟台警备区历任司令员,因此两人惺惺相惜,有着不可逆转的友谊。

1945年8月,于德水升任海军东部师师长兼烟台、威海警备区司令员。 在他的领导下,以东海军师部队为主的东线反击部队,向拒不投降的日伪军发起进攻。 8月16日首战获胜,收复威海。 十八日,收复牟平县。 19日,浮山县、十里堡、龚家岛据点的日伪军连夜逃往烟台市,浮山县全境解放。 同时,他还参与指挥了收复烟台的战斗。

烟台警备区历任司令员_烟台警备区历任司令员和政委_原烟台警备区司令员

10月1日开始,美军第七舰队入侵烟台港,欲登陆并占领烟台。 于德水按照上级指示,部署部队沿燕、魏线构筑工事,教育士兵加强警惕,发动群众加紧备战。 紧张时刻,于德水常常彻夜难眠。 他坚定地说:“我是一名军人,我只知道爱国和战争。” 他亲自视察港口并参与与美国代表的谈判,挫败了美舰登陆烟台的企图。

烟台警备区历任司令员_原烟台警备区司令员_烟台警备区历任司令员和政委

在他漫长的战斗生涯中,他7次受重伤,13次获奖。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1961年调入地方政府、新中国成立后,余德水继续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1961年,于德水转业出任安徽省民政厅副厅长。 1967年2月,这位屡立奇功的英雄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 1979年2月19日被平反,追认为革命烈士。 200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安徽省在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园碑园铸造了于德水半身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