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一点记者 颜丽君 通讯员 李珊珊
28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烟台市卫健委获悉,烟台市是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之一。 到今年年底,全市老年人口将突破180万人,比重将增至27.5%以上。 老年人、独居老人、空巢老人、残疾、半残疾老人的数量和比例也将大幅增加。
烟台市人口老龄化与全国一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截至2019年底,烟台市登记老年人口达175.6万人,约占总人口的26.9%。 也就是说,不到四人中就有一位老人。 烟台市已趋于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全市80岁以上老年人23.7万人,残疾、半残疾老年人约30万人。 空巢老人约占户籍老年人口的70%。 表明老年人口快速、大规模增长,高龄、失能老年人不断增加。 快速的特点。 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深入,老年人对健康养老的需求日益增加,对健康养老的期待更加强烈。
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健康养老事业,将其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烟台御花园老年公寓,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把健康养老放在战略优先位置。 先后印发了《烟台市养老事业发展“十三五”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关于加快养老产业发展的意见》、《烟台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方案(2018-2020年)》、《烟台市医疗卫生服务业发展规划(2018-2020年)》、建设国家级示范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医养结合城市促进了我市医疗卫生和产业可持续发展 2016年6月,国家启动医养结合试点,烟台市被确定为首批试点城市之一。 2018年3月,省确定烟台建设省级医养结合示范试点市,8个县(市、区)建设省级医养结合试点县(市、区)。护理示范。 工作中,以满足医疗养老服务需求、建设现代化康养胜地为目标,把健康养老产业作为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取得初步成效。 在全省率先发布《烟台市医疗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产业发展方向和路径。 确定到2022年,医疗健康产业建成千亿级支柱产业; 确定“中心区引领、三带协同、六点突破”的产业区域空间布局,实现错位发展、整体推进。 确定产业发展重点,突出医疗服务、健康养生、生物医药等九大领域,构建产业发展支撑体系。
具体到医养结合,我们以建设全国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城市为契机,坚持“家庭医疗为主体,机构医疗为主体”的原则。以家庭医生签约为抓手,以信息化建设为基础,以保障机制为补充。” “系统支撑”总体思路突出规划引领,注重模式创新烟台御花园老年公寓,推动医养结合深度融合发展。 目前,全市拥有综合医养结合服务机构241个,综合医养结合床位2.2万多张。 创建8个省级医养结合试点县(市、区)和7个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单位。 在工作推进方面,我们突出需求导向,围绕“护”到“医”、“医”到“护”双向沟通打通“四个通道”。
努力打通医疗机构进入养老的渠道,让优质医疗资源在养老中发挥更大作用。 支持医疗机构为养老机构开通预约服务和就医绿色通道,推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签约合作,实行双向转诊机制。 全市95%以上的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签订了服务协议。 鼓励公立医疗机构设立养老机构。 蓬莱市中医院利用顶级中医医院的优势,设立涌泉康复中心,提供“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一体化医疗护理服务。 及时将符合条件的机构纳入定点医保协议管理。 扩大医保报销范围,将偏瘫肢体综合训练等9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报销。 推出职工长期护理保险。 目前,全市100家医疗机构被认定为长期护理保险定点单位,累计减轻残疾人负担1554万元。
努力打通社会资本参与医养结合的渠道,让行业龙头在医养结合中发挥更大作用。 逐步完善配套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兴办综合医疗护理中心、康复医院等。充分发挥国有企业资金优势,鼓励国有企业与三级医疗机构联手建设综合医疗机构医疗、护理机构。 成发公司与毓璜顶医院联合成立成发鱼跃医疗护理中心。 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医养结合服务。 民办综合医养机构在长期护理保险、定点医疗保险、人才培训等方面享受与公立机构同等待遇。 烟台御花园高级公寓投资7亿元,设计医疗、护理床位4000张,开设老年居家服务公寓。 目前,全市122家民办养老机构中,90%以上是中医护理一体化。
努力打通信息技术助力医养结合的渠道,让智慧的力量在医养结合中发挥更大作用。 加强医养结合信息化,投资1亿元建设烟台市居民健康门户,提供网络化健康数据查询服务。 目前,全市所有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均已纳入平台,已采集信息数据超过50亿条。 积极发展医疗健康智慧服务平台,实现服务内容多屏互动、同步共享,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系。 浮山区福汇社区建设了3000平方米的社区信息医疗护理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面对面、零距离的“一站式”综合服务。
努力打通基本需求与特色需求相结合的渠道,让市场调节发挥更大作用。 坚持以家庭和社区医疗为主体,依托医疗保健机构,提供专业、全面的分级诊疗和康复服务。 一方面,夯实家庭医疗基础。 完善社区医疗、护理服务设施建设,推动社区护理服务设施与健康、助残等公共服务设施协调布局、互补共享、互补共享。 组建了由签约家庭医生、老年能力评估师、营养师等组成的服务团队,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医疗救治、康复训练等10大类50余项的一体化医养结合服务,覆盖全市70%的老年人口。 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开设农村福利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开设日托中心、敬老院等,与周边养老机构发展“嵌入”。 另一方面,依托医疗、护理机构满足独特需求。 改造扩建现有医疗、养老机构,为残疾、半失能老年人提供集中医疗、护理服务。 截至目前,全市已新建、改建、扩建综合医疗护理机构108个。 大力发展高端医疗、护理机构。 烟台范丽娜养老院坚持私人定制、个性化护理,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紧急救援、精神慰藉、健康管理等服务。
如需寻找记者、报道或帮助,请从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一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一点情报站”。 全省600多家主流媒体记者等你在线报道信息!我要报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