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程度,现有的经济结构和分工体系必然会崩塌,崩塌与重建的过程注定会同时发生。这时候,武汉出租车司机与萝卜跑的故事不仅会更频繁地发生,而且影响也会更深远。而这一切的底层,最关键的还是人工智能与人类的中线。
跳跃中心线
AI 与人类之间的中线正在跳跃,在 OpenAI 的五阶段 AI 体系下更容易看到这一点(阶段是 OpenAI 的,阶段的描述是我写的,可能与 OpenAI 不完全一致):
第 1 级 AI:Chatbot。此时 AI 可以和人对话,光看对话内容是无法分辨是人还是 AI。对话过程中,AI 可能会出现幻觉、胡言乱语,但逻辑是自洽的。我们目前就处于这个阶段。此时只能出现 Copilot 这样的纯生产力工具,其他高级想法只能在很小的领域实现。所以此时很容易区分 AI 和人类。AI(包括 AI Agent)作为助手能做什么?人类不应该做它能做的事情,比如在一定层面上写程序、写文章。
第二级人工智能:能够推理并解决现实问题的机器人。当你给人工智能一个现实问题时,它可以自行推理,甚至向你询问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或资源,然后它才能真正代替人类解决问题。在这个阶段,人工智能与人类的中点是,所有功能性白领工作基本上都不需要人类,比如招聘、财务等。
第三级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代理。它们完全感知物理世界,并能采取行动解决问题,相当于将第二阶段的能力从虚拟的数字世界扩展到现实世界。这一阶段人工智能与人类的中点是,不仅是白领工作,所有物理工作都不再需要人类,大街小巷可能到处都是机器人。
第 4 级 AI:创新者。AI 可以结合现有元素,在特定方向上进行创新。例如,它可以创造性地将面条和动物组合在一起,创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动物。现阶段,一家拥有 200 名员工的公司估计只需要不到 10 人。AI 还可以承担产品经理等需要创新能力来定义产品的角色。以公司为例,此时 AI 与人类的中点是,具有初级创新属性的白领不需要人类。
第五级AI:组织者。到了这个阶段,AI可以负责组织协调,承担AI之上的AI角色(过去的高管、CEO的角色)。到了这个阶段,我们现在看到的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AlphaGo,这个AlphaGo的专业性和能力远超过去的人类,同时也是全能型的。到了这个阶段,AI与人类的中点是:大多数公司不需要管理者,全部被AI接管。人类必须迁移到新的领域,现有经济体系中的大多数工作必须交给AI。
显然,这是一个人类逐渐退出现有经济体系的过程。这种必然性是如此明显,而变量只有一个:这五个级别的人工智能能否逐一实现。只要人工智能水平提高,就没有其他可能,人类也不能靠情绪去对抗这种边际效率更高的新生产方式。
在第5级之后,这个中线会趋于稳定,进入一个不稳定的平衡状态,在新的平衡状态下,人类和AI都会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因此,根本问题不是这是否会发生,而是五级之后会发生什么。
5级之后
想象五级以后的世界,既需要想象力,也需要一些方法。
向着五级人工智能进化的过程,是人工智能世界和人类世界重叠的过程,这个扩展过程的最终结果,就是人类需要站在世界的边缘。
这是一个不断迭代、不断递归的过程,一旦开辟出新的领域、新的高度,某一部分从混沌走向规则,这一部分就会变得更加适合人工智能。
简单总结一下,在五级AI的世界里,AI世界和人类世界是重叠的,人类需要站在世界的边缘,世界里面是属于AI的。
站在世界的边缘意味着什么?
比如刀郎在创作《罗刹海城》和《花仙子》的时候,就是站在了人性的边缘。在过去,世上根本就没有这种东西,甚至没有想象中交织着轮回与爱情的花仙子。刀郎创造了她,相当于拓展了人界的边界。同时,如果他后续的新创作总是这种类型的话,就意味着站在了世界的边缘。
伴随着这个过程,人类世界的范围会越来越大,但是宇宙是无限的,所以这个旅程是没有终点的。
这种分工可能和事物的属性有关。
碳比硅活泼,适合开发;硅比碳稳定,适合维护。因此,碳基人工智能与硅基人工智能的分工或许在各自诞生之初就已经确定。
这是否意味着只有少数人能够站在边境?
其实不然。因为类别是无限的,人人都可以做。做寿司可以成为神,做煎饼当然也可以成为神。无限的类别其实就是无限的神化位置。核心在于人自身的定位和AI提供的环境。
生活与社会
这种递进的格局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但表现形式可能会因为分配而产生很大的差异。在这个过程中,整个人类形态会因为某些变量而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比如AI调度的资源、财富分配的方式等。
2016年,我在《终极复制》这本书的结尾想象了五种可能的未来结果,这些结果按照内心冲突的强度排列。现在,我会换个角度,做一些微调。
(1)黄金时代
当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当每个人都能站在世界的边缘,当每个人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充分融合,当多点多维度的经济循环顺畅构建,当人工智能辅助创造但不属于少数人,那么技术就会创造更大的财富,同时也会更好地分配这些财富,形成一种波动但丰富的平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黄金时代。
(2)虚拟世界
当相当一部分人因为种种原因无法站在世界的边缘,却被AI的能力所遮蔽,失去一切经济价值,而必须依靠社会去支撑时,一个虚拟世界就必然会出现。
那时候,大多数人可能就像《黑镜》里描述的那样,住在一个摆满屏幕的五平米小屋里,玩游戏既是收入来源,也是主要的娱乐方式,但却无法接触现实世界,因为现实世界太昂贵了。
爱恨、喜怒哀乐、成功、失败,一切都是虚拟的,因为虚拟化更便宜。
(3)冷平衡
冷平衡和虚拟世界,本质上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永远会有新的归因方式,也永远会有人认为这种一部分人是黄金时代,另一部分人是虚拟世界的状态是人为制造的,非常不公平。所以肯定会有一场又一场的冲突。这种冲突在构建冷平衡的同时,也在新技术的推动下隐藏着危险。
(4)机器人
大猩猩发怒时只会扔石头,但AI其实放大了每个人的力量。理论上,在一个完全AI化的世界里,只需按一下按钮,整个世界就能被毁灭。当冷酷的平衡不断向负面偏移时,就会爆发更多的冲突,更多的冲突会压缩生存空间。当生存空间被压缩时,人们就会开始强化自己的生存能力,而强化自己的简单方法就是成为机器人。没有人愿意想象自己会像《阿丽塔》里那样双腿换成轮子生存下来,但关键是要防止环境真的恶化。
我们都不喜欢戴口罩,但几年过去了,我们不是终于习惯了吗?
(五)大涅槃
如果冲突的激烈程度无法控制,就会像《X战警:第一战》里的模型一样,因为我们人类的身体太过脆弱,与我们拥有的力量越来越不相容。最后地球可能变成火星,剩下的就只有机器人瓦力了。过去我们灭绝了尼安德特人,现在我们可能也会把自己送入文明的尽头。
智慧生命并不总是智慧的。
概括
经过几十万年的奋斗和演化,人类终于获得了打开黄金时代大门的能力,但风险也确实暗藏。当这份选择权回归我们,意味着世界的走向将变得完全主观,选择即结果。而选择的基础无疑是文化本源之下的价值判断。如果真是这样,意味着文明最初的设定其实就蕴含了结果。这或许体现了各个文明中吞尾蛇的形象。
无论如何,这是一个混乱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