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堂原创 | 不杜撰,不转载,有据可查,分享商业创业传奇,解读大佬们的管理智慧。】
参考资料:曹德旺《心似菩提》、黄维方《曹德旺传》。
在福耀新工厂招聘考试的时候,面对各部门提交的上百份笔记,曹德旺斩钉截铁地说:凡是提交了笔记的人,一律直接划掉,不管成绩好坏,一律不录用。
这是曹德旺在福耀新厂招工时采取的果断措施:不招有关系的人。
01 福耀招聘:传纸条者不录用
在那个年代,能进福耀玻璃工作已经是一份好工作了。
新厂房落成后,福耀玻璃厂要招工人,县里各级各部门很多人都交了纸条,要求曹德旺安排自己的子女、亲戚朋友进来。
面对纸条,曹德旺知道,如果这些人进来了,以后公司就无法控制了。
经过深思熟虑,曹德旺果断决定,不接纳任何亲戚朋友。
在那个年代,曹德旺能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好在曹德旺得到了时任县委书记的大力支持:该招谁,就按照业绩招谁!
考试当天,有300多人来考试,但有人悄悄说:“考不考都无所谓,考得再好也考不上……”
为了给各位考生信心,曹德旺亲自发卷、亲自督导考试,并向各位考生承诺:“请您认真对待考试,考试的目的是为了还你们一个公平!”
考试结束后,曹德旺把办公室主任叫过来,交给他一个任务:把考场名单上交了笔记的考生全部标记,直接划掉,一个都没有。然后按照分数排序,通知前100名去面试。
办公室主任有些不解:不管成绩好坏,有纸条的都不录取?
曹德旺坚定地说:是的,不管成绩好坏,凡是写过纸条的人,一律不录取。
不过,办公室主任还有一件事担心,翁县长拿着一到十号的入场券,特意嘱咐他转告曹将军,一到十号是他的,翁县长的意思很明确,不管他们的表现如何,这十个人都必须让进去。
曹德旺对办公室主任摆摆手:这10个人也一样,不管业绩好坏,我们都不要。
不仅如此,曹德旺还特别指示主任,在采访对象中,要优先考虑教师子女。
02曹德旺的策略:杀一个将领,平定下面的百姓
凡是传条子的人,都被拒绝了,以曹德旺这种做事态度,县里各级政府部门肯定都被他得罪了。
更重要的是,身兼玻璃厂董事长的翁县长招工,在约谈通知刚下达的第一时间,就赶到了曹德旺办公室进行询问。
曹德旺做好了充分准备,自信地对他说:
今天招一个工人,你给他写一张条子,如果这样的人来了,明天他迟到、违反纪律,你又得给他写一张条子。你还有写不完的条子,我不可能一张一张地满足你,对吧?这样一来,工厂还要继续开下去吗?还不如赶紧写一张条子,吵一架,断了这茬子。
其实,曹德旺知道,各级机关发来的一百多条批示,根本没办法逐一取得他们的理解,所以只能从最重要的人开始。
之所以这么做,曹德旺记得父亲曾经说过一句话,“杀一个将军,可以平息下面几千人。”他从翁县令写的纸条上说了出来,下面的人自然也没话说,就把纸条说了出来。
翁县长在曹德旺理直气壮的反驳下哑口无言,不过两人之间的恩怨算是彻底平息了,作为福耀玻璃董事长的他,在经营决策上,经常刁难曹德旺。
当然,这样的董事长不能适应市场规律,很快翁县长就被县里撤掉了董事长职务,从此福耀的发展也走上了更加顺利的道路。
03 曹德旺硬汉:我朋友不多
“他有原则,不顾亲家。”很多人渐渐认识到曹德旺的“硬脾气”,他做事一丝不苟,做事一丝不苟,绝不会轻易妥协。
在福耀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曹德旺的强硬脾气多次重现。
首次会见法国玻璃巨头时,曹德旺在宴会上对这家洋巨头谈判代表对中国的偏见和蔑视进行了激烈反驳,称“如果你说我‘父母(指国家)’坏话,请你回去别再谈论这件事了”。
还有一次,省体委的一位领导请福耀赞助龙舟比赛,并承诺福耀杯就是冠军奖杯,由曹德旺颁发,可省体委却找了一位印尼华人来赞助,于是福耀杯就从冠军奖变成了纪念奖。在颁发纪念奖时,曹德旺直接把奖杯扔进水库,并痛斥省体委一位领导是“大骗子”,引起全场哗然。
性格倔强的曹德旺声称,自己最受不了的就是那些阿谀奉承的人,这辈子都不会和这样的人打交道,更不会和他们交朋友。
有人说,中国真正的企业家只有三个,一个是任正非,一个是曹德旺,一个就是董明珠。
任正非领导华为30多年,把华为打造成全球领先的科技巨头、中国高科技行业的标杆,但他却说“我没有很多朋友,没有人一起玩”。
有趣的是,曹德旺和任正非一样,也自称“朋友不多”。他说:“我不跟政界、商界、经济界的人交往,跟他们交往没有意义。”
比如曹德旺喜欢打高尔夫球,但是曹德旺不和别人一起打,他只喜欢一个人打。
我们在高尔夫球场上见过很多场景,有钱人、大牌明星、球童、美女,一堆随从,但曹德旺“不习惯一堆人忙着帮他拿球杆、鞋子”。
“我天生就是奴隶,我不能忍受别人这样对待我。但我也不喜欢和达官贵人一起打高尔夫,后面跟着一大群人,有的拖着球杆招工,有的提着鞋。”曹德旺说。
在福耀玻璃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曹德旺为人耿直、坚持原则、不计较亲疏的例子比比皆是。
04曹德旺:一生需要读两本书
一位实业家,更是一位脚踏实地的人,这就是曹德旺。
虽然他只有初中毕业,但几十年来坚持“只为中国造一块玻璃”,把福耀玻璃做成了全球顶级汽车厂商认证和使用的产品,“美国也要买我的玻璃”!
这样的曹德旺也让耶鲁归来的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印象深刻:这是一位有“远大眼光”的长期创业者。
因此,在2015年福耀玻璃计划在香港首次IPO发售4.39亿股股份时,高瓴资本作为基石投资者,果断认购价值1亿美元的福耀玻璃股份,用实际行动表达对曹德旺数十年坚持的支持,为福耀玻璃提供了一块支持。
作为投资人,张磊与曹德旺一样坚持认为“有些事不能做,有些事从一开始就不应该做”。
短短15年时间,张磊将高瓴资本从2000万美元发展到5000亿人民币,成为亚洲最大的投资机构之一,张磊还入选了《财富》202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30位投资人榜单、“中国改革开放40年40位海归”榜单。
张磊根据自己15年来投资福耀玻璃、格力电器等800多家企业的经历和思考,写了一本书叫《价值》,曹德旺推荐“年轻的创业者们一定可以读读这本书,开阔视野,助力成长”。
曹德旺说:人的一生要读两本书,一本是“有字的书”,另一本是“无字的书”。
“一本无字的书,是经验、能力、知识,我们每天所经历的一切,都是一本书,我们要懂得从中提炼出精华,把里面的知识和过去结合起来,这就叫智慧。”
曹德旺也希望通过自己的笔,还原自己最真实的经历,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和商业感悟,曹德旺的自传《心似菩提》就是这样一本“有字的书”,却讲述着一本从“无字书”中收获的人生智慧。
在这本《心似菩提》自传中,曹德旺详细记录了他童年的贫困经历、从白手起家到创立福耀集团并发展成为全球最大汽车玻璃专业供应商的创业历程,并且书中所有人物都是真实姓名,完整叙述了关于他的完整故事。
曹德旺希望他的经历能够激励后辈从中寻找成功经验。
探寻企业家精神,让前行更有力量,可以读读曹德旺的传记,它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充分揭示了平凡的道理和人生智慧。
▼
有兴趣的话请点击下方卡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