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 9 月 26 日至 12 月 31 日盛大开幕

admin

上海雕塑艺术中心__上海雕塑艺术

静安雕塑公园、南京西路及苏州河静安段沿街共展出雕塑35件,其中22件为艺术家为上海新创作。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2024 JISP)将在城市街头呈现给公众。本次雕塑展由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承办,展览由UCCA Lab策展,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宇担任策展顾问。

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自2020年起推出十年新主题——“空间”,雕塑展以“空间协奏曲”为主题,借用协奏曲的隐喻,探讨艺术、城市与市民的和谐共生,为市民在日常行走空间带来艺术体验。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本次雕塑展特意增加了法国艺术家作品的比例,希望通过展览进一步促进中法友谊。

_上海雕塑艺术_上海雕塑艺术中心

展览海报

来自10个国家的31位艺术家带着作品参加了此次展览

今年的雕塑展共展出来自10个国家的31位艺术家的35件作品,众多大师级艺术家的参与,让展览达到了新的高度。代表法国参展的还有法国国宝级艺术家马夏尔·雷斯、威尼斯双年展“最佳国家馆”金狮奖获得者、另一位国宝级艺术家丹尼尔·布伦,他是20世纪最重要的动态艺术家之一,以精准、充满诗意的雕塑而闻名。——乔治·瑞基等艺术家的作品也在展出之列。

展览亦邀请多位海外艺术家委托创作作品,包括瑞士艺术家克劳迪娅·孔特、法国艺术家马克·福内斯、日本艺术家铃木由里等,带来全新创作的雕塑作品,透过不同媒介探索生态、建筑、声音与雕塑之间的交响关系。

上海雕塑艺术_上海雕塑艺术中心_

此次雕塑展的主展区静安雕塑公园展出了法国艺术家马克·福尔内斯的《美丽的狂想曲》和日本艺术家铃木由里的《OTONOMORI-声音森林》两件最重要的作品。

_上海雕塑艺术中心_上海雕塑艺术

马克·福内斯,《美丽狂想曲》,摄影:赵一婷

上海雕塑艺术中心_上海雕塑艺术_

《美丽狂想曲》是本次雕塑展的主展品。作品为球形结构,高8米,由1000块超薄轻质铝板构成,形成复杂的立体造型。作品铆接而自由延伸,高低起伏,引人漫步驻足,激发好奇心与探索欲望。艺术家希望,当人们身处这个蜿蜒变幻的球形空间中,可以嬉戏、可以放松,也可以暂时忘却往事。这件作品是法国艺术家马克·福内斯及其团队专为静安雕塑公园设计的,也是他在中国大陆的首件委托作品。

_上海雕塑艺术中心_上海雕塑艺术

铃木由里,《音之森-声音森林》,摄影:赵一婷

上海雕塑艺术_上海雕塑艺术中心_

OTONOMORI - Sound Forest 是一个巨大的公共艺术装置,灵感来自于人们在森林中自然聚集在树木周围的方式。艺术家通过一系列相互连接的彩色管道和喇叭状的扩音器创造了一个有趣的声场。该装置还结合了滑梯、秋千、攀爬杆和座椅,使它不仅是孩子们的游乐场,也是各个年龄段的人交流和探索的聚会场所,增强彼此之间的联系。

30余场公共活动拓展艺术文化领域

响应“太空协奏曲”主题,展览将于9月拉开以开幕式、高峰论坛为标志的“序曲”,10月开启青年主题画作征集、摄影征集、草坪音乐会等“第一乐章”;11月开启系列城市巡展、法国特色文化活动等“第二乐章”;12月开启摄影大赛、青年主题绘画比赛评选与展览、艺术工作坊、闭幕式等“第三乐章”。

上海雕塑艺术_上海雕塑艺术中心_

工作地点图

9月高峰论坛将以“时空交响”这一全新主题展开学术探讨,探讨当代雕塑与城市公共艺术的共生关系,以及水生态、园林造景对形成多元城市空间的重要作用,引导观众对雕塑的思考。青年主题绘画征集活动也将聚焦静安区支持的新疆巴楚、湖北夷陵、云南文山等地青年,鼓励他们通过绘画表达对“空间协奏曲”主题的理解。此外,展览还将邀请泛文化领域嘉宾进行特别公共导览,他们的身份包括学者、作家、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等,将与市民分享不同方向的公共艺术实践经验和对城市文化的个人思考。

为响应《上海“一江一河”发展“十四五”规划》,推动苏州河沿岸世界级滨水区建设,协同南京西路“千亿商务区”规划,引领新消费树立商业地标,本次雕塑展以“一园两线”布局,延伸串联六大公共艺术场地(静安嘉里中心JAKC、兴业太古汇、静安同福花园、上海苏河湾万象城、苏河豪斯天际线、静安区双拥公园),用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进一步拓展公共文化的覆盖面、辐射力和渗透力。展览期间,雕塑公园艺术中心将举办“灵溪再现——石里人犀牛雕塑艺术展”、“五行共生”花艺雕塑艺术展、上海大学、上海“东西南北中”高校雕塑邀请展等室内展览。美术学院为市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视觉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