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长臂猿是海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目前仅分布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地区,共有7组42只。根据种群建立时间按字母顺序编号。其中,C组规模最大。
凌晨5点左右,大家在海南长臂猿监测队队员李文勇的带领下,来到白沙县青松乡海南长臂猿C组居住的山脚下,开始了用手电筒攀爬。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攀爬,我们到达了海南长臂猿经常出没的区域。 6点左右,海南长臂猿开始鸣叫,这是宣告领地、与家人交流的信号。
经过长时间的追踪,海南长臂猿终于被追踪到。他们在树上攀爬、跳跃、玩耍。
监测队员李文勇也开始了监测工作,统计人口、拍照、录像,这些都是他们的日常工作。监测组成员的日常监测,为科研人员了解海南长臂猿的情况积累了宝贵的数据。
海南长臂猿监测队队员 李文勇:海南长臂猿监测的主要目的是记录长臂猿的数量、它们喜欢吃什么、每个季节吃什么水果。在此期间,他们吃猕猴桃和碎布叶。
2021年,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启动“智慧雨林”项目,霸王岭分园在海南长臂猿活动区部署了数百台红外热敏触发摄像机。约35公里的振动光纤可实现海南长臂猿等珍稀物种的24小时自动监测和实时数据传输。
在全天候跟踪监控海南长臂猿活动的同时,非法进入长臂猿栖息地的行为也受到监控和制止。目前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已从1970年代的2群不足10只增加到2024年的7群42只,种群数量呈现良好稳定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