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钟倩和丈夫在龙华中心区签订了一套新房合同。几天后,一揽子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政策相继出台,深圳楼市持续三年多的低迷局面骤然扭转。
钟倩的房子位于龙华中心区,购房价格刚出400万。现在钟倩和丈夫也承受着不小的经济压力。买房,钟倩的工资缩水不少。她在金融行业工作。今年的市场与往年不同。她的表现“非常显着”下降。她丈夫的工作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一些变化。好在在双方父母的全力支持下,房子的首付已经支付了50%,所以两人的房贷压力并不算太大。
钟倩从中介了解到,由于政策刺激,近一个月来,房屋市场价格上涨了2万至30万元。房子正好是在谷底买的,钟倩现在想起来还觉得难以置信。 “我们当时觉得价格合适,就买了。即使再降一点,我们也能接受。反正我们自己可以住在这里。”
我接触的四位购房者年龄都在30岁以下。最早买下这套房子的是小袁。她于2023年上半年在龙华区购买了一套一居室,近一年来下降明显。肖媛承认,房产缩水是因为“买了就能住”。
与早些年的购房者不同,钟倩等三位年轻购房者不再看重房产的投资表现。他们的选择重点是“住得舒服”。
李方在深圳一家房产中介工作了5年。方力发现,近三年多时间,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者数量明显减少。他接触的购房者“并没有那么关心涨跌”,“因为他们大多是买来住的”。许多购房者在做决定时,更多地考虑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 “他们需要房子。当房价下降时,他们就买得起,所以他们就买了。”
1、分手后买房的机会
2021年5月以来,深圳房价持续下降。深圳乐友家数据显示,2024年8月,深圳二手房成交均价为5.9万元/平方米。与三四年前相比,深圳不少地区的成交价格下降了40%至50%。福田梅林村,2021年6月、7月成交单价在10万左右,2024年上半年成交单价徘徊在6万左右。位于龙华中心区的一小区,2021年6月成交单价7万多,但2024年9月已跌至4万出头。光明区某小区,2021年4月出售的楼盘单价高达8.62万,而该小区目前挂牌价才5万出头。
在深圳,方丽接触过的客户中,两三年前买房后市场价格一路下跌的情况很常见。对于小型住宅来说,下降尤为明显。小房子和老房子也是“最难卖的”。方力了解到的二手房交易中,跌幅最大的小户型无疑是深圳湾的47平米户型。总价在两三年的时间里从九百万多跌到了六百万多。
对于卖家来说,出售二手房所需的时间也在拉长。统计显示,2022年深圳二手房成交平均需要153天,2024年上半年则需要168天。
在楼市下跌期间,唐秋莎看到了买房的可能性。
唐秋莎2016年来到深圳,当时的她对房价一无所知。直到2018年,蓬勃发展的房地产市场和高得惊人的房价才引起了她的注意。 “我记得罗湖有的新房单价甚至达到10万元。” “如果房价继续保持2018年至2020年的水平,(我们)可能真的买不起。”
2023年,唐秋莎和老公开始准备结婚,也开始在罗湖、坪山、光明等地区看房,“也是因为房价下跌了,感觉压力没那么大了” ”。
买房前,唐秋莎和丈夫看了坪山的房子和光明的公寓。 “当时公寓的价格相对较低。”两人看中的是一套挂牌价150万的公寓。 “阁楼40到50平米,舒适度不好。(样板房)很小,特别是客厅,连餐厅都没有。”公寓尚未完工。旁边规划的商场和写字楼还没有建成。考虑到工程未完成的风险以及再次出售的难度,他们放弃了这套公寓。
最终,唐秋莎买下了罗湖布心区的房子。房子是去年建的动迁房。价格在同地区是较低的。 “有些拆迁户手里有很多套房,急于出售,所以价格就会低一些。”看房时,唐秋莎也对比了一下,“深圳整个城区就在这附近,还有坪山,也算低价位了。”与坪山相比,布心距离市中心非常近,附近各种配套设施齐全。唐秋莎家旁边,新建了一所配套学校。
今年4月,唐秋莎和丈夫买了房子。该公寓面积不足5平方米,被开发商设计成两居室小户型,“至少能满足我们未来10年的需求”。
房子的前主人是一位叔叔,他在这个安置小区拥有几处房产。唐秋莎买的房子去年就被一位买家看中,开出的价格超过230万。叔叔不愿意卖掉它。结果到了今年,房子的市场价格已经下降了很多。
唐秋莎看房子的时候,房子挂牌价才两百万出头。经纪人跟大叔谈了190多万。双方进行了会面和交流。 “叔叔急于出手,于是唐秋莎和丈夫就把总价提高到了180万以上。”中介说,我们的公寓是小区同类户型中价格最低的。
市场数据也印证了唐秋莎的讨价还价经历。贝壳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深圳二手房交易议价率为6.7%,创2019年以来半年新高。所谓议价率就是成交价与业主报价之间的差价。如果议价率高,说明业主的报价普遍偏低。
毕竟,唐秋莎的房子单价是每平方米38000元。 “我们认为不可能跌到1万到2万元,即使再跌一点,也在我们的掌控范围之内,毕竟我们是急需的。”唐秋莎说道。
今年4月,杨帆在龙华区购买了一套约50平方米的一居室。杨帆2019年来到深圳打工,直到2023年初她“连买房都没有考虑过”。早些年,房价高不可攀,她一直没有下定决心要住常驻深圳。直到2023年底,买房门槛不断降低,她有了一些积蓄,手头的预算足够市中心一套小公寓的首付,她才开始考虑房屋。
杨帆在福田工作,单身。他买了这栋房子作为自己的住所。 “没有升值的预期,所以只是保值的问题。”她想把自己的通勤时间限制在一个小时之内,她能选择的区域就只有福田、罗湖和龙华。 “罗湖的房子太旧了,福田能买得起的房子要么太小,要么采光不好。”最终,她选择了龙华。
这套房产的成交价才300万出头。代理商在价格谈判中表现良好,最终成交价比卖家挂牌价低了30万多。交易过程中,杨帆考虑了房价下跌的问题。她的判断与其他几位购房者的判断类似:“不会再跌太多了。” “没有人能保证自己走到最低点,只是必要,活得舒服更重要。”
钟倩买了一套近90平米的三居室。两年前刚开始看房时,钟倩的预算只能买光明区的“最便宜的三居室”和龙华观澜区的“两居室或小三居室”。得益于房价的下跌,她在龙华中心区买了一套房子,无论是户型、采光、环境、设施都符合她的预期。
2. 购房者更加谨慎
在买房之前,钟倩和丈夫花了两年时间看房。钟倩身边,有一些两三年前买房的同事,现在“首付基本都赔光了”。金融行业降薪后,他们每月的房贷负担越来越重。 “这样的例子我们见过很多,后来就变得非常谨慎,不要用高杠杆,把月还款压得更低。”
唐秋莎身边也有“半山买便宜货”的例子。夫妻俩的一个朋友两年前在光明买了一套房子。当时每平方米的价格在4万多。 “今年已经下降到两万多了,他着急,只能观望。”
唐秋莎买房的原则是量力而行。 “我不会考虑你能做多少,或者你能做多少。如果结婚要买一套100平米的房子,每个月的房贷至少要2万元,那么我们的压力一定很大。 ”。
唐秋莎的房贷约为7000元,占夫妻俩月收入的三分之一。 “我们也考虑过失业风险,如果一方没有工作,另一方收入紧张,还能支撑。”
唐秋莎的丈夫从事销售工作,非常依赖经验和资源,因此丈夫的职业危机感较低。从事运营工作的唐秋莎更担心失业问题。 “已婚但未生孩子的女孩是最难找工作的。”
唐秋莎有一个朋友,也是已婚没有孩子的女人。我朋友现在的工作是996工作制。 “加班太辛苦了,她受不了。”我的朋友决心换工作。招聘软件上问她最多的就是她的生育计划。 “几乎每个人力资源人员都会问这个问题。”更郁闷的是,我的朋友不断地投递简历却没有收到像样的面试通知。
朋友最近的求职经历对唐秋莎来说就像一面镜子。如果你看看你的朋友,你就会知道你可能会经历什么。 “我现在的工作强度不大,就先做吧,反正环境也不好。”
和大多数深圳女孩一样,唐秋莎也想开拓一份副业。 “如果公司倒闭或者发生其他变化,你找不到工作,你还是要给自己留一条出路。”最近她正在装修自己的房子,家居博主也是她正在考虑的方向之一。
3.房子仍然有归属感
这栋房子是唐秋莎和丈夫的新婚之家。他们买房的最大动力来自于唐秋莎的父母。 “我父母有这样的要求,他们认为女孩子结婚后就不能到处乱逛。”
唐秋莎丈夫的老家在梅州,几年前她的家人就在梅州市为他准备了一间婚房。因此,丈夫和公婆一开始并不是很愿意买房。 “在深圳再买一套房子对他们来说压力很大。”不过,经过与父母的面对面沟通,公公婆婆接受了在深圳买房的提议。最终,在双方父母的支持下,夫妻俩凑够了房子的首付。
“其实我老公也想在深圳有个家,他也想在深圳长期发展,但经济压力很大。”
我们见到唐秋莎时,她和丈夫正忙着完成婚房的装修工作。社区背靠唯岭公园,凉风习习,空气清新。草坪的一侧矗立着几棵高大的树木。花园长廊里,闲坐着两三个老人,不时有家长推着婴儿车的孩子。经过。
天黑了,我和唐秋莎坐在小区花园的凉亭里。 “住在自己房子里的感觉和租房子完全不一样,”她说。她和丈夫目前在市中心租了一套公寓。配套设施在她看来“很好”,但居住体验不佳。 “总感觉厨房和卫生间不干净,而且公寓里也没有宠物。人多,(宠物)经常随地大小便,总有一股臭味。”
晚上的小区里,唐秋莎很喜欢楼下的环境。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我接触过的其他几位购房者,比如唐秋莎,都认为房子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安居、归属感等价值。
钟倩直言:“我对房子很迷恋。”钟倩刚刚毕业一年多了。当她刚开始看房时,她的丈夫在深圳工作,她在其他地方读研究生。 “我们都是在三四线城市长大的。无论是我们还是家人,对一线城市都非常熟悉。我们向往这座城市,觉得只有买了房子,才能有家的感觉,才能在这座城市扎根。”
在社交平台的分享中,钟倩描述了自己第一次买房时的喜悦——“网上签约后,我到了新家,无意间抬头看到了一轮明月。” “愿明月常照,前路健康开放。”她在分享中许下心愿。
(注:为保护个人隐私,本文人物均采用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