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市场上,估值超过10亿美元但尚未上市的公司被称为独角兽。此类企业因其规模大、核心竞争力强而被视为市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全球独角兽榜》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球共有1453家独角兽企业。其中,美国以703家独角兽企业位居榜首,占全球总数的48%。中国以340家企业排名第二,增加了24家企业。世界其他地区占四分之一。
2023年中国新增独角兽企业24家; 2021年11月至2022年底,仅新增15家企业; 2020年3月至2021年10月,新增企业74家。
相比之下,2023 年全球将新增 92 家独角兽企业,美国将新增 37 家独角兽企业。 2021年11月至2022年底,全球新增公司303家,美国新增公司179家。事实上,疫情这三年是独角兽历史上最活跃的三年。尽管经济增长放缓,全球仍诞生了近800家新独角兽公司。
图1:中国及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
从绝对数量来看,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仅少于美国。但2021年11月至2023年期间,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增速明显低于2019年6月至2021年10月期间,也低于同期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增速。
初创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既没有重资产可以做抵押,也没有稳定的现金流入,很难获得银行和债券市场的资金支持。因此,风险投资对于此类公司至关重要。独角兽企业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市场的创新活力和资金实力。
风险投资下降
目前,中国新独角兽企业数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风险投资的减少。风险投资的主要退出渠道是被投企业上市。近两年,A股上市募集资金规模大幅下降,是创投减少的一大原因,也间接造成了新独角兽数量的减少。
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很复杂。然而,影响中国独角兽企业规模变化的因素与企业集团的特征有关。作为未上市的初创企业,独角兽公司没有足够的营业收入,同时又必须技术先进,这意味着大多数独角兽公司将无法长期实现盈利。
企业通过银行和债券市场筹集资金,需要证明自己能够按时偿还本金和利息,因此需要有足够的固定资产作为抵押品和稳定的现金流入。独角兽公司既没有重资产,也没有稳定的现金流入,这种融资渠道很难进入。
因此,大多数独角兽企业都需要风险投资(包括天使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资金的注入来支持自己度过艰难的初创期,直到产品和服务打开销售并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入。
风险投资在培育独角兽企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风险投资自然与初创企业和创新活动联系在一起。
在信息不对称严重的创新活动中,风险投资可以凭借自身的经验以及对市场和行业的理解和判断,有效地选择企业和筛选创新项目,为有潜力的企业和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此外,风险投资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广泛的人脉关系,能够整合各方面资源,有效监督和参与企业管理,提供发展战略、公司治理等增值服务。
图2:中国风险投资公司数量
通过观察2016年至2024年中国获得风险投资的企业数量,我们会发现,2018年出现了一个峰值,2021年也出现了峰值。但2022年之后,获得投资的企业数量开始持续减少。2023年, 12,666家企业获得投资。与 2018 年相比下降了 36%。
第三方股权研究机构清科研究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创投案例数量同比分别下降36.2%和39.0%;投资金额同比分别下降16.7%和55.7%。两项指标跌幅均呈现扩大趋势。由于风险资本的支持较少,成长为独角兽的初创企业数量不可避免地会减少。
风险投资退出困难
风险投资下降的原因有很多。例如,随着经济增长放缓,特别是疫情之后,企业和消费者信心下降,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增长更加悲观。此外,过去几年,很多初创公司的估值快速上涨,但实际业绩却未能支撑其估值。泡沫破灭后,风险投资投资者对未来回报预期变得更加谨慎。
此外,退出困难也是创投下滑的重要原因。风险投资为初创和成长阶段的公司提供支持。在风险投资等专业投资机构引导下成功发展的企业不断成长为独角兽企业和高科技引擎企业。进入成熟期后,独角兽公司在资本市场实现上市、并购或股权交易,风险投资即可完成退出。通过资本市场的投融资活动,资金回流创新生态系统,最终形成“投资-退出-再投资”的动态循环。
图表3:A股IPO融资金额(亿元)
因此,风险投资的主要退出渠道是被投资公司完成上市。 2023年,中国将有18家独角兽企业因完成上市退出独角兽榜单,但没有一家企业因并购退出。近年来,随着股市的下跌,退出不畅已成为困扰中国创投行业的一大因素。
通过观察2014年至2024年8月末A股IPO融资金额,我们会发现,疫情这三年,实际上是A股IPO融资最多的三年。但到2023年,融资金额同比下降近40%至3565亿元。 2024年前8个月融资额仅为423亿元,不到2023年的零头。
如果股市发展不好,企业上市的机会就会减少,上市筹集的资金就会减少,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也会减少。如果退出过程出现问题,风险投资将很难实现投资回报。不仅投入的风险资本无法回流到创新生态系统,未投入的风险资本也会因为无法退出而不敢进入创新生态系统。
股市低迷也会影响所投资初创企业的估值。通常情况下,股票市场估值的下降会传导至一级市场,从而压缩一级市场的企业估值。在估值较低的情况下,初创企业很难在理想条件下获得下一轮融资,或者可能面临更为严格的融资条件。
此外,在当前国际地缘政治冲突、中美摩擦以及美元加息的背景下,美元基金大量撤离中国市场,也是创投减少的原因之一。美元资金的部分缺口由拥有国有资产的投资机构填补。据清科研究统计,在中国创投市场中,国有机构投资金额占比已从2019年的10%提升至2023年的22%,国有机构逐渐成为市场主力。但具有国资背景的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更倾向于投资处于成熟阶段、能快速看到盈利的项目。
风险投资有帮助
以美国七大科技巨头(亚马逊、苹果、Facebook、谷歌、微软、英伟达、特斯拉)为例。在上市之前,它们都是独角兽公司。它们具有核心竞争力,代表了当时的先进生产力。以及未来市场发展方向。这些企业上市后逐渐成长为科技巨头,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为股东实现了丰厚回报,推动了整个行业及其上下游的发展,为美国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经济。
美国七大科技巨头的融资历史清楚地表明了风险投资对于初创公司发展的重要性。前面提到,风险投资对初创企业的帮助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方便、最明确量化的就是资金支持。公司初创时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其中一小部分来自于创始人的自有资金(包括向家人、亲戚、朋友借来的资金)。然而,更重要的来源是风险投资。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再通过上市完成融资。
以亚马逊为例。 1994年至1995年间,公司先后从贝佐斯本人、他的父母、亲戚、朋友和员工那里筹集了394,900美元的资金。 1996年6月21日,亚马逊从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管理的两只风险投资基金获得约800万美元的融资。 1997年5月15日,亚马逊成功上市,融资5400万美元。上市之前,亚马逊几乎没有债务。 1997年亚马逊上市后才开始借钱。亚马逊上市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盈利,因此需要依靠债务来发展业务。因此其资产负债率远高于谷歌等公司。
图4:亚马逊的资产负债率和净利润
2000年4月,香港电讯盈科和IDG合计向腾讯投资220万美元。 2004年6月16日,腾讯上市,筹资15.54亿港元。 2002年至2006年,腾讯没有任何债务。与谷歌类似,强劲的盈利能力让腾讯能够维持低负债甚至零负债。
图5:腾讯资产负债率及净利润
除了腾讯之外,所有知名大公司的早期发展都离不开风险投资的支持。阿里巴巴在发展初期得到了雅虎和软银的支持,而滴滴则得到了红杉、软银等大多数知名风险投资机构的支持。财政支持。
如何破解游戏
为了解决中国初创企业面临的困难,笔者认为需要首先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突破。
首先,我国必须尽快恢复新股上市步伐。许多人认为股市表现不佳是因为新股发行过多,从而呼吁减少甚至暂停新股发行。 2023年开始,我国新股发行节奏明显放缓,但股市表现依然低迷。事实上,初创公司完成融资,将资金投入到自身发展中,投资者将与公司分享成长的好处,从而实现财富积累。
新股发行减少的直接后果是企业融资减少,企业发展缺乏资金支持。此外,企业上市是风险投资退出的主要渠道。顺利退出不仅导致风险投资减少,也间接导致新独角兽数量减少。
其次,仍要大力支持包括天使投资、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在内的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市场发展,尽快完善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股权转让制度,为其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退出通道。此外,还要继续推动资本市场开放,吸引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发展都需要外部资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