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生物系统热科学研究所迎来 40 周年庆典,多项成果推动低温生物医学发展

admin

上海理工大学生物系统热科学研究所前身为低温医学与食品冷冻研究所,今年迎来成立40周年。近日,生物系统热科学研究所成立40周年庆典活动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当日,“华泽昭创新基金”正式启动,旨在鼓励低温生物医药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推动我国低温生物医药可持续发展。

生物融合技术_融合生物地_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上海理工大学低温生物医学研究小组就开始了鱼类胚胎冷冻保存的研究。其储藏温度和复温成活率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998年,该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将气管冷冻保存和复温技术成功应用于临床。 2022年,团队联合上海胸科医院等单位,共同研发出全球首创用于肿瘤治疗的柔性冷刀“红袖刀”,实现了肿瘤的“无创消融”。此外,团队还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低温生物工程实验室,研制了我国第一台低温显微镜,撰写了我国第一部《低温生物医学技术》专着,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冷冻冷藏实验室”。工程”本科专业,制定了我国首个病原微生物资源低温保存标准。

_生物融合技术_融合生物地

融合生物地__生物融合技术

生物系统热科学研究所所长徐毅回顾了研究所40年来的发展历程,坚持“走自己的路,与临床医学相结合”。他表示,低温生物医学研究的是“深冷”,但却是与生命温度密切相关的学科。未来,我们一定要走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之路,“让低温生物医学普及起来!”

融合生物地__生物融合技术

四十年的辉煌历程,是上海理工大学生物系统热科学研究所几代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上海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王凌宇表示,学校将继续全力支持研究院建设发展,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服务社会经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