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月至11月,是我国广东登革热的高发季节。在广东广州,当地政府试点了“灭蚊”技术。专业团队释放有益蚊子,降低野外蚊子种群密度,有效防控登革热传播。
登革热的预防和治疗
试点“以蚊治蚊”生物防治技术
在广东广州白云区,“灭蚊”团队研究员甘仁贤打开一个透明塑料盒,看到密密麻麻的蚊子涌了出来。场面十分震撼。
广州“灭蚊”团队研究员甘仁贤:我们的雄蚊被称为“绝育雄蚊”。蚊工厂大规模繁殖后,将就地释放。释放后,它会与野外的雄性蚊子相互作用。为了争夺雌蚊的交配权,雌蚊一生只有一次交配机会。如果我们的“绝育雄性蚊子”赢得了这场交配竞争,那么未来雌性蚊子产下的所有卵都将被破坏,无法孵化出新的蚊子。
“以蚊治蚊”的策略主要是减少白纹伊蚊的数量。通过长期释放有益蚊子,可以大大降低白纹伊蚊的种群密度,有效防控登革热的传播。
有效控制蚊子
降低灭蚊成本
早在2009年左右,“灭蚊”团队就发现天然沃尔巴克氏体本身就可以形成抗登革热病毒的功效。 2011年,研究小组从库蚊中提取沃尔巴克氏体,并成功将其引入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建立了携带新沃尔巴克氏体的稳定蚊株。 “以蚊治蚊”试点效果如何,给当地带来了哪些变化?
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下石村党支部书记朱杰勇:利用“灭蚊”技术,我们基本减少了大规模的驱虫喷洒,对人们的身体健康确实起到了保护作用。
据介绍,自项目出台以来,下石村将登革热防治工作从“人找蚊子”转变为“蚊子找蚊子”。防控工作更加高效精准,也为村民提供了更加安全、环保、健康的环境。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