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迄今,Volante已在6个月内完成五轮亿元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1亿美元。
如今,公司正利用募集资金“招兵买马”,继续推进机型研发和制造,推动高级别商用客运电动垂直起降飞机商业化。
eVTOL是一种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也是低空经济领域最受欢迎的部分。上海诞生了众多eVTOL明星企业,成立于2021年6月的Volante是其中最年轻的。
短短三年多时间,Volante已获得超过860份意向订单,成为行业领先者。公司创始人兼CEO董明表示,对战略目标和路径的掌控,以及团队的组织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效率,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尽管成立时间短,发展迅速,但事实上,在成立之前,董明及其核心团队就已经关注eVTOL技术,并对其进行了六年的观察和思考。如果再往前推,董明在民航领域工作了20多年。曾就职于中航工业、通用电气GE、罗克韦尔柯林斯、AVI Avionics等公司,深度参与ARJ21、C919、CR929飞机的研制。正是多年的积累,让董明确信eVTOL技术将推动航空业的变革,并制定了清晰的战略目标和产品开发路径。
“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董明表示:“上海之所以能够诞生很多电动垂直起降明星企业,是因为上海有中国商飞,有国产大飞机研制等重大项目。10年前我们没有这样的机会,但现在,大飞机的发展让中国航空工业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人才和本土产业链,具备了进行适航审定的能力,让我们在电动垂直起降新赛道上走在世界前列,参与国际竞争。竞赛。 ”
董明认为,eVTOL的机会在于商业客运领域,因此Volant创立之初就明确将商用客机作为其目标产品。他提出了产品开发的三个关键词——“安全、耐用、易用”。安全是航空业永恒的主题,也是行业发展的基础;安全主要源于故障少、维护成本低,因为除了飞机制造之外,运营成本也是决定产品商业成功的关键;易用性就是场景 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良好的用户体验,包括医疗救援、景区观光、固定交通路线、农林播种、消防等。无论哪个市场好,公司的产品都能与之匹配。
也许十年后eVTOL将能够成为一种私人交通工具,但目前来看,这显然还无法实现。因此,董明的计划显得更加务实,而这种务实来自于他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积累、观察和思考。
有困难很正常,关键是解决困难的效率
如今,低层经济成为焦点,行业内的明星企业也获得了资本的青睐。然而,在过去的几年里,情况却完全不同了。沃兰特也面临着压力,甚至出现了核心人员离开时的“最黑暗”局面。时间”。
“早期,国内资本看好eVTOL的不多,我们的融资大部分来自海外。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技术挑战。”董明转移话题说:“有挑战很正常,关键是解决问题的效率。在挑战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也建立了信心。”
正是解决难题的效率,让Volante跨越了周期,迎来了潮流。解决难题的效率最终取决于研发能力。董明告诉记者,飞翔自成立以来只做了三件事,分别是缩小比例飞机的研发制造、全尺寸技术验证飞机的研发制造、产品飞机的研发,这三件事都离不开研发。
研发的关键是人才和产业配套。董明表示,大飞机的发展让上海航空产业不缺经验丰富的人才和成熟的产业配套。同时,上海是国际大都市,有利于引进国际专家、先进技术和供应链产品。此外,上海的大学资源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生力军。
Volante总部位于闵行区大零湾,与上海交通大学仅一街之隔。 Volante与交通大学保持密切联系,双方正在探讨系统及座舱研发、飞行验证等领域的合作。与此同时,一些毕业于交通大学的高素质学生近期也加入了Volante的研发团队,帮助企业打造不同年龄段的人才团队。
商业价值被证明是基础,但不能用来鼓励增长。
与直升机相比,eVTOL不仅由于电气化和飞机配置在理论上更安全、噪音更小,而且制造和运营成本也降低了10倍。在董明看来,eVTOL的技术迭代将为行业带来颠覆性变革,其影响将远远大于新能源汽车对传统汽车的影响。
Volante首款产品VE25-100 eVTOL,采用复合材料机翼构型,起飞重量2.5吨,设计航程200至400公里,巡航速度可达每小时235公里,可搭载1名乘客。司机及5人。乘客。目前该产品的理论直接航空运营成本为5分钟飞行20公里,单座成本为60元。这个费用极具竞争力,接近今天乘坐出租车的价格。
但董明坦言,商业价值验证是行业发展的基础。理论再好,也必须通过实践来证明。只有运营商、制造商、产业链各方都能赚钱,商业逻辑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Volante近期有一个目标,就是根据意向订单尽快形成第一批确认订单,这是走出景气周期的第一步。
飞机要量产并实现商业飞行,必须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的型号合格证(TC)、适航证(AC)和生产合格证(PC)。其中,型式证书最为关键,难度也最大。
2023年9月,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管理局受理了飞翔VE25-100 eVTOL型号合格证申请。这也使得沃兰特航空成为华东地区第一家获得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机适航验收的公司。公司预计于2026年获得型式认证并开始商业运营。
“客机的适航认证比货机的适航认证复杂得多,但我们会配合当局,用最高效的方式验证飞机的安全性。”董明说:“当然,我们不会扰乱应有的节奏,毕竟这是一架飞机,它的安全性必须得到充分验证。我们不应该‘挫败别人’,宁愿放弃某些商机。” ”
载人飞机产品安全不仅是对生命负责,也是对企业自身发展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