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博主在联合国总部打卡引发热议,人设打造风潮再升级

admin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网络环境中“脱颖而出”,网红博主的赛道越来越“量”。从最初的五星级酒店,到开豪车、豪宅炫富,再到塑造所谓的知识精英形象,一批又一批的网红因为相似的形象而走红。如今,打造网红人物的风潮已经烧到了联合国。

近日,社交媒体上涌现出多位在联合国总部打卡的网红博主,引发网友热议。

联合参观企业项目简报__美元人物介绍

▲图片来源:蓝鲸财经

据蓝鲸财经介绍,他们发布的帖子中,通常都穿着正装,妆容精致。有的在联合国总部大楼旗杆下拍照,有的在空荡荡的会议厅里拍照,有的对着麦克风讲话。

文案方面,无论男女第一句话都是“今天是去联合国开会的日子”。随后分享的话题大致相同,包括“青少年成长、国际气候变化、儿童和妇女问题”等。

_联合参观企业项目简报_美元人物介绍

联合参观企业项目简报_美元人物介绍_

▲图片来源:蓝鲸财经

活动结束后,博主发布了一段在联合国共进午餐的视频。与工作人员聊天时,不时冒出一些陌生的英文单词。平时只出现在新闻里的联合国,成了他们的随机通道。地方。

但仔细对比发现,这些联合国签到内容似乎来自同一条流水线,签到点相同,文案相同,视频风格相同,甚至剪辑节奏也相似。

美元人物介绍_联合参观企业项目简报_

▲图片来源:蓝鲸财经

据潮新闻报道,联合国官网首页设有预约入口。票价成人26美元,13岁以上学生凭学生证18美元,5-12岁儿童15美元,60岁以上老年人18美元。现场还提供多语言导游服务。相关预订已完成至2025年1月。

除此之外,联合国还提供进一步的服务。只需几百块钱,就可以参加内部演讲、外部演讲、在线会议参与等活动。联合国官员表示,此类活动适合各类群体,包括学生、教育工作者、商界领袖等。

_美元人物介绍_联合参观企业项目简报

可见,联合国所有“参与项目”在官网上都明码标价。

美元人物介绍__联合参观企业项目简报

▲访问联合国的第一步。资料来源:联合国官网

_联合参观企业项目简报_美元人物介绍

▲联合国参观预约页面。资料来源:联合国官网

网友们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_联合参观企业项目简报_美元人物介绍

美元人物介绍_联合参观企业项目简报_

联合参观企业项目简报_美元人物介绍_

──────────

【观点】

网红涌入联合国“开会”

虚假的精英形象注定会被推翻

撰稿/苏诗意(媒体人)编辑/何锐/刘悦校对

联合参观企业项目简报__美元人物介绍

▲资料图:联合国总部大楼。图片/IC照片

_联合参观企业项目简报_美元人物介绍

据界面财经旗下蓝鲸新闻报道,近期社交平台上涌现出不少在联合国总部打卡的网红博主。贴出的帖子中,有的在联合国总部空荡荡的会议厅里拍照,有的对着麦克风发表演讲。文案的第一句话通常是“今天是去联合国开会的日子”。分享的话题大致相同,包括“青少年成长、国际气候变化、儿童和妇女问题”等。

平日出现在新闻中的联合国,成了这些博主可以随意出入的地方。在社交平台上,一些网红博主拥有如此高大上的精英形象,瞬间吸引了不少网友的关注和羡慕。此外,这些博主大多是年轻人。凭借巨大的认同感反差,这些博主获得了不少关注。

不过,据媒体报道,仔细对比可以发现,这些联合国打卡的内容似乎都来自同一条流水线:同样的打卡点、同样的文案、同样的视频风格,甚至剪辑的节奏很相似。博主所说的“会议”,其实是联合国总部提供的公共游览服务。这让很多人感到惊讶。

这里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公众正常参观联合国及相关记录并无任何不妥之处。毕竟从媒体报道来看,这些探访服务和所谓参加“内部演讲”很多都是联合国本身开展的正常商业活动。也就是说,民众只要交钱,就可以访问联合国并参加相应的“内部演讲”,甚至有机会坐在比尔·盖茨等大牌的会议室。对此无需评论。

那么为什么一些网红涌入“访问联合国”赛道会受到批评呢?主要原因是流水线上塑造的虚假精英人物引起了公众的厌恶。从媒体报道来看,这些网红博主利用信息鸿沟误导公众,打造虚假的精英人物形象来吸引流量。难怪公众对此感到厌恶。

当然,也有一些博主的操作方法非常高明。如果你翻看他们过往的帖子,其实很难发现他们公开承认过自己的一些“精英身份”。然而,在整个走红的过程中,博主模糊的话语、相关帖子评论区的“粉丝认可”以及营销号的助力,恰恰为一些“不喜欢”的公众树立了精英形象。知道公众可以参观联合国。”以至于它的神秘至今仍然存在。

公开报道显示,此类网红往往会与相应的MCN机构签约。同时,他们利用这种个性吸引了一定数量的粉丝后,往往以此为基础来接收广告,开展线下商业活动。有些人甚至利用这个在粉丝群体中举办“音乐会”。因此,公众批评的并不是实际上访问联合国,而是利用信息差距制造虚假人物并牟取利益。

联合参观企业项目简报__美元人物介绍

近年来,随着网红数量的增多,一些博主想要“出名”,就需要不断寻找新的吸睛点和流量密码。此时,聚焦联合国、打造精英人物已成为一条“新赛道”。与以往高调炫富等操作方式不同,这一类人物的创造方式更加巧妙,也更加隐晦。然而,无论操作方法多么巧妙,其本质无非是利用了一定的信息差距和公众的贪婪心理。

但这样的操作显然很容易被推翻。需要明确的是,社交账号要想保持人气,就必须不断发布内容,而基于虚假的精英人物就像空气中漂浮的泡沫,迟早会破灭。试想,当人们发现看似光鲜亮丽的精英形象实际上是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产品时,自然会引起反弹。

目前,随着赛道逐渐变得更加拥挤,越来越多的相关信息被披露,很多公众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从最初的羡慕、羞耻,到如今的嘲笑、怀疑,再次印证了一个道理:真诚和真实,才是永远不会倾覆的信心。

综合蓝鲸财经、潮新闻、新京报评论、网友评论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