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苏艳 杜钱 光明日报通讯员 毕莹莹
近日,南京邮电大学牵头组织召开八路军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研讨会。四所在抗战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大学齐聚一堂,探索红色文化资源赋能思想政治教育新路,以红色资源为“活教材”,打造“强磁场” “以修身养性、修身养性。
1942年,南京邮电大学起源于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邮政总局战时干部训练班。它是一所具有优良革命传统的红色大学。 “学校深入实施红色校史教育工程,着力构建以红色为底色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形成具有南京邮电大学特色的红色校史教育体系,使红色校史教育信念才能在师生心中扎根。”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郭玉峰说。
从办学的地方汲取力量
经过400多公里、历时6个小时的车程,南京邮电大学师生来到学校创办地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东甘林村,走进南京邮电大学战时干部培训班。邮政总局。 “第一代南油人以国家安全、民族需要为己任,不畏险境,不畏流血牺牲,筑起了一座理想信念的丰碑。”现场,学校领导讲述了红色学校的历史,给师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红色现实思想政治课。
传承革命文化,延续红色基因。 2019年以来,南京邮电大学先后成立红校史研究会、建立“红校史研究基地”、成立战友红色基因协同研究中心,开展专题研究,梳理解读红校史精神不同历史时期南京大学人的特质。从2020年开始,学校实施红色校史教育“十个一”工程,历时三年打造出具有南京邮电大学特色的教育品牌。
以红根红魂激励师生
研究南京邮电大学的历史是每一位南京邮电人的必修课。 2022年起,由党政主要领导牵头、全体学校领导共同讲授的红色校史专题课程将正式启动并纳入学生培养计划。课程从扎根战火、科技报国、胸怀世界、做信仰丰碑等多个维度讲述了南京邮电大学的红色根源和灵魂,讲述了学校为国家邮电事业不懈努力的感人故事。
徐弈秋是南京邮电大学硕士一年级学生。她参观了校史馆,阅读了校史书籍,认真学习了红色校史专题课。 “学校历史中蕴含的宝贵精神财富深深感染了我,激励我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突破、不断奋斗。”
除了开设红色校史专题课程外,南京邮电大学还建设了红色主题景观“战哨广场”,将校史馆打造成红色校史实景教学场所。学校拓展“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范围,与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共建红色教育实践基地,更好发挥红色资源立德树人的协同效应。
此外,南京邮电大学师生还根据红校历史创作了多部剧目。由师生表演的原创红色学校历史剧《无辜者》以学校发展中的代表性人物为主线,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素材。生动讲述了南油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和“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纯真》于2021年首播,并入围江苏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
学校将不断丰富红色教育内涵,用红色办学历史激励师生坚定历史自信,用红色精神筑牢德育坚实灵魂,为红色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赋能。南京邮电大学思想政治课,培养时代新人。 ”南京邮电大学校长叶美兰说。
《光明日报》(2024年12月4日第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