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2月16日)18时0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利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道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并发射升空。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52次飞行。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又称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一箭发射多颗卫星
长征五号系列火箭包括用于发射高轨道航天器的长征五号和用于发射低轨航天器的长征五号B。 Chang 5B的运载能力为25吨。它将中国空间站的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送入太空。由于这是长五乙首次用一枚火箭发射多颗卫星,因此对多星分离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朱海洋: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重点研发了一种新型的捕获缓冲装置,相当于在分离过程中提供了类似于减震缓冲的功能,大大减少了影响负载环境。这为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据介绍,此次任务火箭共进行了20项技术改进,进一步提高了任务的适应性和可靠性。此外,长征五号B火箭研制团队将试验发射流程从原来的54天优化缩短至43天,并将继续优化至37天以内。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朱海洋:本次任务结束后,我们将继续完成多运低轨星座网的发射任务。未来我们还将进一步完成空间站光模块等其他模块的一些发射任务。
携手远征二号上级卫星“进站下车”
单火箭多卫星发射需要火箭将每颗卫星发送到预定的分离点。为了更高效地完成多颗卫星的部署,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还带来了一个小兄弟——远征二号上级。
上级形象地称为“航天飞机”,卫星就是“乘客”,与上级组装在一起。上级和火箭接力工作。火箭将上级送至预定位置后,上级飞行较长时间,将卫星送至想去的地方,并在车站下车。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张新宇:上级可同时搭载多名“乘客”。在入轨过程中,可以为卫星节省燃料,缩短卫星入轨周期,使卫星更好、更快地入轨开展工作。
远征二号上部级是我国最大、变轨能力最强的液体动力上部级。它是长征五号系列火箭的“老朋友”。早在8年前,它就与长征五号火箭合作,将实践十七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使长征五号火箭首飞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张新宇:上台八年之后,回到文昌与长征五号B火箭结合,可以说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接过长征五号B火箭的接力棒后,上级快速点火,增加飞行能量,可以提高星座组网效率。
长征五号B火箭“新”新特点
用一枚火箭发射多颗卫星尚属首次。除了任务适应性更强之外,长征五号B火箭此次还拥有不少新功能。
据介绍,这艘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首次搭载了“扁鹊”故障诊断处理系统。该系统具有在线故障诊断和任务重规划两大核心功能。相当于火箭携带了一位便携式医生,可以随时为火箭“把脉”,让火箭更加智能。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朱海洋:知道它得了什么病后,我们可以根据它的剩余能力,进一步评估它目前的能力能到达什么轨道。重新规划飞行剖面的部分功能,可以大大提高长五系列火箭的飞行可靠性,也为下一代运载火箭的智能化升级提供支撑。
此外,这款火箭还具备一级火箭受控亚轨道离轨功能。完成任务后,火箭可快速重返大气层,从源头解决空间碎片问题,提高着陆区安全性。
(央视记者 崔霞 李宁 陶嘉树 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