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朵云轩艺术中心 沪藏交流展及系列情谊仪式拉开序幕

admin

_萨迦非遗珍品再度来沪,这一展览见证上海援藏硕果_萨迦非遗珍品再度来沪,这一展览见证上海援藏硕果

萨迦非遗珍品再度来沪,这一展览见证上海援藏硕果_萨迦非遗珍品再度来沪,这一展览见证上海援藏硕果_

4月27日下午,朵云轩艺术中心美术馆里响起悠远的藏族长调。来自萨迦古城艺术团的演员身着传统服饰。他们与上海音乐学院的艺术家们同台献艺。这拉开了“初心跨山海·共汇同心圆”上海第十批援藏纪实与日喀则非遗交流展的序幕。

当天正值上海援藏30周年。世纪出版集团与萨迦县人民政府举行了“世纪火种”共建捐赠仪式。萨迦县人民政府向徐汇区人民政府捐赠了援藏纪念唐卡。举行了上海第十批援藏干部工作纪实系列书籍印刷发行合作签约仪式。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捐赠了日喀则帮困专项慈善资金。这些一系列仪式见证了沪藏深厚情谊。它们不仅展示了第十批上海援藏工作的丰硕成果。更体现出社会各界对援藏事业的持续支持。

镜头记录30年援藏路

1995年,上海首批援藏干部开启赴藏万里行程。他们从黄浦江畔出发,那里平均海拔4米。而后前往珠峰脚下,此地平均海拔超4000米。30年来,10批援藏干部陆续奔赴日喀则地区。还前往江孜、亚东、拉孜、定日、萨迦五县。此次交流展设有五大展区。分别是领导关怀展区。图文摄影展区。援藏成果展区。非遗氆氇手工艺展区。唐卡作品展区。通过影像、实物、艺术等多元形式。全方位呈现西藏文化深厚底蕴。呈现援藏工作时代价值。

萨迦非遗珍品再度来沪,这一展览见证上海援藏硕果__萨迦非遗珍品再度来沪,这一展览见证上海援藏硕果

展览呈现了西藏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援藏工作的时代价值。

走进朵云轩艺术中心美术馆。一幅幅珍贵影像资料呈现在眼前。它们生动记录了上海援藏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一工作是在中央和沪藏两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开展的。成就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等方面。

珠峰北大门游客服务中心位于海拔5200米处,它身姿巍峨,与“世界之巅”珠穆朗玛一同迎接远方来客。平措康桑富氧酒店矗立在雪原,于高寒缺氧的极端环境里提供了温暖舒适的住处。2023年,珠峰景区接待游客达47余万人次,营收破亿,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让农牧民实现增收。照片墙上,这些亮眼数据都有了具体体现。

农田变成了现代产业园,场景发生了变换。萨迦县吉定镇的春耕仪式充满了生命的律动。玻璃温室大棚里,数千株藏红花茁壮成长。这些共同诠释了“技术创新 + 高原智慧”的融合之美。2023年,在上海援藏的对接下,“萨迦县高原藜麦种业创新与产业化示范推广项目”签订了。撂荒地变成了“希望的田野”。麦浪中洋溢着农民们丰收的喜悦。

萨迦非遗珍品再度来沪,这一展览见证上海援藏硕果__萨迦非遗珍品再度来沪,这一展览见证上海援藏硕果

援藏纪念唐卡捐赠仪式

上海第十批援藏干部萨迦小组领队称,项目落地的当年,萨迦县扯休乡种植了高原藜麦。种植面积约2500亩,平均产量约400斤每亩。收购价比青稞增长400%以上

展览特别设置了不同领域援藏项目的专栏介绍。有上海天文台射电望远镜项目。有江孜县氆氇手工艺项目。有拉孜县吉角村智慧社区项目。还有定日县珠峰景区项目。通过文字与影像结合的方式。记录当地30年来的发展。记录沪藏携手奋斗的历程。

西藏特色文创、非遗亮相沪上

在援藏成果展区,蓝面具藏香、青稞护手霜、拉孜藏刀等来自日喀则五县的特色产品吸引了不少观众目光。二十余款特色文创产品集体在申城亮相。有观众表示,这些产品一下子让人联想到西藏的蓝天和雪山,希望有机会前往,一睹高原风采

此外还有上海徐汇援藏干部参与打造的“萨迦礼物”系列产品。其中有以萨迦历史文脉为灵感的多款夜灯,比如吉祥海螺夜灯。还有色彩缤纷的随身杯。这些产品都令人耳目一新。“萨迦福祉”皮具系列是“农创 + 文创”产业链升级的创新尝试。其原料选自查神山牧场的优质牛羊皮。设计中融入萨迦古城独有的红白蓝三色传统元素。还融入金刚杵、白海螺等吉祥元素。该系列寄托着千年古城的祝福

_萨迦非遗珍品再度来沪,这一展览见证上海援藏硕果_萨迦非遗珍品再度来沪,这一展览见证上海援藏硕果

文创皮具

现场还有一亮点。那就是上海援藏重点项目“沙涓”羊绒品牌系列展示。引入现代设计理念和市场运作模式后。西藏非遗氆氇编织技艺重获新生。打造出围巾、手包等产品。这些产品兼具民族特色与现代审美。不仅带动当地藏族妇女劳动就业。还通过电商平台走向全国市场。为西藏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_萨迦非遗珍品再度来沪,这一展览见证上海援藏硕果_萨迦非遗珍品再度来沪,这一展览见证上海援藏硕果

“沙涓”羊绒品牌展示

日喀则非遗艺术展区是本次展览的压轴篇章。这里汇聚了30余幅珍贵展品。其中有《八思巴画传》的复制品。还有当代唐卡精品。唐卡是一种彩色卷轴画。它绘制或刺绣在布、绸或纸上。唐卡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萨迦出现过元朝国师八思巴等重要历史人物。这些人物推动西藏正式归入中国版图。这使得萨迦成为汉藏交流枢纽。还书写出古城独特文脉。并且赋能艺术。让萨迦唐卡别具一格。明清时期萨迦唐卡艺术家以历史故事为灵感。创作了三十轴《八思巴画传》。用来歌颂民族团结事迹。这些作品长期珍藏在萨迦古城内。此次展览挑选了其高清复制品。这是在2023年“江河汇流·遍弘海内——西藏日喀则萨迦唐卡艺术展”之后再次来到上海。其中“萨班和八思巴赴西凉图”“八思巴首次谒见忽必烈图”等作品。生动展现了西藏自元代起就被纳入中国版图这一重要史实。还体现了汉藏民族密切的交流、交往、交融。这些作品既是绘画精品。更是历史的见证。

萨迦非遗珍品再度来沪,这一展览见证上海援藏硕果__萨迦非遗珍品再度来沪,这一展览见证上海援藏硕果

日喀则非遗艺术展区有《八思巴画传》珍贵复制品。还有当代唐卡精品。两者加起来共30余幅。

与之交相辉映的当代萨迦唐卡精品 由一批艺术家创作 西藏美协副主席次仁旺加是代表 这些作品遵循传统唐卡严谨规制 还融入现代审美元素 为萨迦唐卡艺术发展注入新活力 “这些作品让我们看到了西藏文化在新时代的蓬勃生命力。” 现场观众李女士在唐卡展区驻足良久

_萨迦非遗珍品再度来沪,这一展览见证上海援藏硕果_萨迦非遗珍品再度来沪,这一展览见证上海援藏硕果

唐卡展品

承办方朵云轩艺术中心美术馆的工作人员称,朵云轩承担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使命。他们期望借此次展览,进一步推动沪藏两地的交往交流交融。还要向全国展示一个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辉映的新西藏。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5日,免费向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