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应急管理部谈安全生产执法举措

admin

5月22日,上午时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对规范企业行政执法专项行动的实施状况进行了详细阐述。

事故隐患清单如何编制_应急管理部:推动各地将重大事故隐患纳入检查重点事项清单,作为必查项_

发布会现场。图/国新网

应急管理部:推动各地将重大事故隐患纳入检查重点事项清单,作为必查项__事故隐患清单如何编制

记者向应急管理部提问,询问该部门在安全生产执法领域实施了哪些具体行动以执行此次专项活动的规定?同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如何降低对企事业日常运营的不利影响?

事故隐患清单如何编制__应急管理部:推动各地将重大事故隐患纳入检查重点事项清单,作为必查项

针对此事,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执法和工贸安全监督管理局局长杨智慧指出,自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严格规范企业行政检查的相关意见以来,应急管理部紧扣“规范化、严格化、精准化以及企业自律”这四个核心要素,迅速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文件,主动减轻基层与企业的负担,同时提高了执法工作的效率。

首先,我们关注规范问题。在这方面,我们进行了分类分级检查制度的优化。具体来说,针对高危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二级、三级及未定级的企业,年度累计检查次数分别设定为不超过2次、4次、8次、12次。而对于非高危行业领域的企业,这一数字则分别设定为不超过1次、2次、4次、6次。同时,我们还对执法检查的频次上限作出了明确规定。积极推动宽严相济的执法理念,确立了行政处罚的自由裁量标准,实施了七项针对初次轻微违法不予处罚的举措,同时,全国24个省级应急管理机关亦编制了免除和不予处罚的具体事项目录。

事故隐患清单如何编制_应急管理部:推动各地将重大事故隐患纳入检查重点事项清单,作为必查项_

二是严格把控。对于严重的违法行为,尤其是那些出于主观故意的行为,必须依照法律实施联合惩戒和移交司法机关等手段,同时对这些企业执行“一案双罚”的处罚,即不仅要对涉事企业进行处罚,还要对企业的负责人进行处罚。此外,通过发布通报、公开执法案例等方式,增强执法的震慑力。

第三点,注重精确打击。各地正将重大安全隐患纳入检查的优先事项,确保必查,并敦促企业全面排查大问题、彻底消除大隐患、有效预防大事故。目前,已有9个省份启动了非现场执法的试点工作,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增强执法的精准度,降低现场检查的频率。

应急管理部:推动各地将重大事故隐患纳入检查重点事项清单,作为必查项_事故隐患清单如何编制_

第四点,关注企业自我约束。需令企业高层领导充分履行安全生产“首要责任人”职责,构建企业内部安全监管体系,定期对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隐患进行排查,同时,将排查所得信息及时上报给企业高层领导、当地应急管理部门或相关监管机构,以此促进安全生产从外部约束向企业内部自律的转变。若对重大事故隐患疏于排查、忽视整改、未及时上报,一旦监管机构察觉,必将严格追溯相关责任。

九派新闻特派记者 温艳丽 龚凌蔚 北京报道

编辑 肖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