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社会情感学习研讨会聚焦啥?如何帮幼儿解决情感问题?

admin

我们心中的爸爸和爸爸自己认为的不一样,你有什么感想?

怎么都爬不上“跑酷墙”,你的心情怎样?可以怎么做?

怎样跟同伴合作划龙舟?大家意见不统一怎么办?

近期,于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牵头,苏州高新区教学研究室协办的“学前儿童社会情感学习”主题研讨会上,三场教学研究活动并行开展,集中探讨教师与家长如何协助儿童应对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情感”挑战。

幼儿社会情感发展策略__幼儿社会情感的重要性

在长期的幼儿园教学研究实践中,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叶小红观察到,尽管学前教育注重于塑造全面发展的儿童,然而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过分重视认知而忽视情感培养的倾向。到了2023年,她牵头组织了一些幼儿园,从教学研究、亲子阅读等多个角度出发,开展了“幼儿社会情感培养的支持策略”的研究工作。

1 “园长,我也想哭,可以吗”

情绪疗愈释放教师的压力

墨墨踏入苏州高新区枫桥天之运幼儿园时,哭泣着反复说着:“我想妈妈,我想回家……”张亚楠老师将他拥入怀中,试图用言语安抚他,并试图转移他的注意力,但这些努力都未能奏效。当巡班的园长尚红艳出现时,张亚楠眼含泪水,忍不住开口道:“园长,我也想哭,可以吗?”尚红艳轻轻拍打着张亚楠的背,回应道:“当然可以,相比于压抑消极情绪,表达出来会更好。””听到园长的话,她终于绷不住了,捂着脸哭了起来。

幼儿社会情感发展策略__幼儿社会情感的重要性

苏州高新区幼儿教育领域的教研员傅萸向记者透露,为了缓解教师的压力,部分幼儿园设立了“情绪疗愈区”。在该区域,教师可以将同事的优点记录下来,放入标注有自己名字的“优点漂流瓶”中,通过互相赞美来增强自信;同时,他们还可以将令人焦虑的事情写在气球上,充气后踩爆,以此来“击碎”焦虑情绪……

除了设立“情绪疗愈站”,高新区还为教师们准备了众多情绪解码技巧。例如,在教研活动中融入正念冥想技巧,帮助教师们察觉情绪对身体的影响;在“情绪卡”游戏中,通过交换情绪卡,教师们可以学习如何辨识情绪、感知并处理负面情绪。

在研究过程中,高新区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成果亦发生了转变。教学研讨不再局限于严肃、刻板的模式,教师们可在晴朗的日子里,于户外草地上以轻松的互动游戏来展开。例如,针对“小班幼儿的分离焦虑”以及“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等问题,都是在轻松愉快的“下午茶”时光或“情境模拟”活动中进行深入探讨的。在“抱怨”“观赏演出”以及交谈的过程中,教师轻而易举地收集到了宝贵的“策略”。

教师的情感得到关注后,他们同样会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于是,教师们开始尝试对孩子讲述那些充满魔力的言语,诸如“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都会陪伴在你左右”“你的感受对我来说非常宝贵”。“情绪小屋”、“情绪温度计”以及“和平桌”等工具应运而生,孩子们在它们的帮助下学会了如何恰当地表达、处理自己的情绪和解决冲突。

2 “我多希望妈妈能陪陪我呀”

幼儿社会情感的重要性_幼儿社会情感发展策略_

亲子阅读唤醒家长有温度的陪伴

那位孩子在一次关于《妈妈山》的绘本分享会上,表达了对母亲打麻将而忽视陪伴自己的遗憾之情,这番话深深触动了张家港市世茂幼儿园的沈亚娟老师。于是,她带领工作室的教师们,对172位家长进行了访谈,结果令人震惊:众多家长对孩子的情感需求视而不见,同时,他们自身也欠缺引导孩子情绪的技巧。

如何缓解孩子因缺乏陪伴而引发的孤独感?沈亚娟选择了从推广亲子阅读活动着手。她精心挑选了涵盖自我认识、亲子互动以及社会交往等主题的绘本,安排每周四家长们可以预约入园,共同参与幼儿园举办的亲子阅读活动。在充满沉浸感的阅读环境中,教师不仅指导家长与孩子一同体验绘本中角色的情感波动,而且将现实生活融入其中,使家长认识到孩子对父母“情感陪伴”的强烈需求,以及他们自身行为对孩子产生的长远示范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长们逐渐开始自觉地调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

实际上,亲子阅读的火种不仅仅在张家港燃起,它如同繁星点点,已扩散至徐州、太仓、溧阳等地区。以溧阳市为例,当地教育局与图书馆等机构携手合作,组织了由全市幼儿园园长和骨干老师构成的39人志愿者队伍,他们定期为家长们提供亲子阅读的指导。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00场活动,服务了超过1000个家庭。

沈亚娟指出,通过对话式的绘本阅读,家长们不仅能够洞察到孩子内心未被满足的情感渴望,还能意识到自己在亲子互动中存在的不足。与此同时,“手机陪伴”这一冷冰冰的现象正逐渐减少,而充满情感温度的亲子时光则日益增多。

幼儿社会情感的重要性_幼儿社会情感发展策略_

3 “大白鹅好可怜,我们能帮帮它吗”

在真实经历中激发幼儿的同理心

在一次偶然的发现中,苏州市吴江区金家坝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注意到了园中那只大白鹅受伤了。它无法站立,只能通过不断扇动翅膀来移动。然而,园长计彩娟观察到,尽管孩子们在谈论这只大白鹅,他们依旧欢声笑语,似乎并未真正体会到大白鹅所面临的困境。计彩娟心中明了,她意识到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

教师录制了关于大白鹅日常遭遇诸多困扰的视频,随后引导学生们展开讨论:“当你们受伤时,会有怎样的感受?”在观看视频并集体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将情感投射到大白鹅身上,体会到了它的痛苦,进而产生了“大白鹅真是太可怜了,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它”的想法。于是,一场针对大白鹅的救助行动应运而生。紧接着,学生们又提出了保护动物的倡议。他们从旁观者变成了关怀者,又从帮助者变身为“倡导者”。

计彩娟指出,饲养活动构成了孩子社会情感发展的根基。她观察到,孩子们在参与饲养过程中,并非仅仅是照料动物,他们通过这一过程,学会了体会他人的痛苦,领悟行动所蕴含的力量,以及认识到生命的宝贵。

幼儿社会情感的重要性__幼儿社会情感发展策略

在江苏省内,幼儿园不仅开展饲养活动,还拥有众多帮助孩子学习社会情感技能的途径。

在太仓市实验幼教中心的实验幼儿园,教师们精心设计了“生活·关心卡”,卡片上包含了诸多小任务。孩子们通过这些任务,得以了解小区中的狗狗,学会了用多种方式表达感谢,还认识了情绪小怪兽。在这些关心卡的帮助下,孩子们逐渐学会了如何感知周围的环境,发现了身边的亲朋好友、动物以及自然景观,并逐步培养出了观察和关照他人的能力。无锡市实验幼儿园对儿童的“经历学习”进行了长达二十余年的深入研究,通过融入社会情感这一视角,孩子们得以在现实场景中感知他人的情绪,并在扮演不同角色的过程中激发出自身的责任感。

尽管各家幼儿园在教育幼儿社会情感方面的具体做法各异,但它们普遍采纳了相近的支持性措施。借助现实情境或具体事件来触动孩子们的情感,唤醒他们的同理心,并促使他们与他人建立起情感纽带;通过情感共鸣或角色互换的体验,让孩子们将同理心内化为自身感受;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或参与具体事件,孩子们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得到培养。

叶小红指出,社会情感学习的根本目标在于,赋予每个人追求幸福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