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乐韵连心活动举行,沪疆学生共谱动人乐章

admin

乐韵连心跨越千里!沪疆学子在辅德里共唱《我和我的祖国》_乐韵连心跨越千里!沪疆学子在辅德里共唱《我和我的祖国》_

乐韵连心跨越千里!沪疆学子在辅德里共唱《我和我的祖国》_乐韵连心跨越千里!沪疆学子在辅德里共唱《我和我的祖国》_

6月24日,在静安区辅德里公园举办的“乐韵连心·丝路同行”音乐交流活动上,新疆巴楚县第二中学的青少年与上海本地学生携手,以音乐为纽带,共同奏响了一段沪疆情深的美妙旋律。活动现场,歌声此起彼伏,吸引了众多市民纷纷驻足聆听。

新民晚报记者得到消息,此次“祖国情·中华行”静巴青少年“手拉手”——“歌唱母亲河”青少年合唱团交流研学活动,是2025年的一项关键环节。在此期间,他们还参与了6月25日市北中学为庆祝建校110周年举办的“歌唱母亲河”主题音乐会,共同执掌音乐之笔,高歌赞美滋养人类的母亲河。

乐韵连心跨越千里!沪疆学子在辅德里共唱《我和我的祖国》_乐韵连心跨越千里!沪疆学子在辅德里共唱《我和我的祖国》_

辅德里公园瀑布广场上,文化交融之花绚烂绽放。巴楚学子以《青春舞曲》点燃了整个现场的热情,欢快的鼓声与充满异域风情的歌声交织,瞬间将西域绿洲的炽热情感带到了浦江之畔;冬不拉琴声悠扬,奏响了热情洋溢的《一杯美酒》,让人瞬间仿佛置身于葡萄架下的温馨聚会之中。上海的学生们以纯净的嗓音作为热情的回响,《天使的翅膀》和《世界赠予我的》等独唱作品旋律悠扬,宛若天籁;琵琶名曲《十面埋伏》在演奏中唤起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充分展现了海派文化对中华艺术珍品的传承精神。在激昂的西域风情与深远的江南韵味交织于音符之间时,舞台上绽放出多元艺术的璀璨光芒。

此刻的辉煌成就,源于无数次的悉心排练。巴楚二中学生迪丽娜孜·艾克拜尔感慨道:“在市北中学王老师的亲自辅导下,我们学会了如何激发情感进行歌唱,上海的朋友们也与我们并肩作战,共同进步,分享了众多歌唱技巧。歌声跨越了地域的隔阂,让我们的心灵彼此贴近。”

乐韵连心跨越千里!沪疆学子在辅德里共唱《我和我的祖国》_乐韵连心跨越千里!沪疆学子在辅德里共唱《我和我的祖国》_

沪巴乐桥·合声音乐市集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在明信片寄语区,众多上海市民驻足于摊位前,为巴楚学子倾注真挚的祝福。他们纷纷写下“愿新疆小朋友快乐健康”“我在上海等你,期待你的到来”等充满温情的话语,这些话语中蕴含着对边疆青少年的深厚情感。正在写明信片的张女士表示:“希望通过这张小小的卡片,传递上海人民的热情与关爱。”

在互动环节,一场名为“接歌词”的游戏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一曲《如愿》紧接着《小城夏天》的旋律,又与新疆的经典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相映成趣,市民们纷纷热情参与。当沪疆少年携手唱起《我和我的祖国》,那份炽热的情感照亮了辅德里的夜空。丝路韵律与海派风情相互交融,沪疆青少年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演出、共同创作,使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在心田生根发芽。

_乐韵连心跨越千里!沪疆学子在辅德里共唱《我和我的祖国》_乐韵连心跨越千里!沪疆学子在辅德里共唱《我和我的祖国》

这场跨越千里的音乐交流盛会,源自巴楚学子们为期五天的深入文化熏陶之旅。在这场文化交流活动中,我们精心安排了包括文化艺术交流、科技体验以及红色文化传承在内的三项实践活动,旨在让巴楚学子们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上海这座城市的活力脉搏和海派文化的独特魅力。在钱学森图书馆,我领略了航天梦想的壮丽;漫步电影博物馆,我与百年胶片展开了对话;飞机模拟课程中,边疆的少年们感受到了科技的跳动;在徐家汇书院,墨香与中共二大会址的红色基因相互交织,共生共荣。走进上海音乐学院乐器博物馆,巴楚的学生李添恩凝望着千年古琴,不禁感叹:“这里的乐器种类繁多,每一件古老的乐器都仿佛是一部生动的史书,它们弹奏出的音符,是我们共同的文化密码。”

_乐韵连心跨越千里!沪疆学子在辅德里共唱《我和我的祖国》_乐韵连心跨越千里!沪疆学子在辅德里共唱《我和我的祖国》

青春共鸣,友谊长存。此次“歌唱母亲河”青少年合唱团交流研学活动,由上海援疆巴楚分指、巴楚县教育局以及上海静安幸福益站志愿服务中心共同承办。活动以音乐为媒介,采用“行走的课堂+舞台的实践”这一新颖形式,旨在促进文化润疆,实现从单纯输送资源到激发当地创造力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