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不到俩月,烟大片区为何能连续 3 次站上 C 位?

admin

截至2025年,仅仅过去了不到两个月的时光,烟大片区便已三次荣登“焦点”之列。

今年一月份,在烟台市两会召开之际,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海滨景观带,连通海韵广场与里蹦岛之间的滨海休闲步道系统,构筑滨海示范带烟大段,同时完成烟大青春海岸和共创公园的建设。

2月份,在连续举办的“三核引领 烟台担当”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烟大片区再次成为焦点话题。会议集中讨论了如何提高文化旅游服务设施和水平,并计划对烟台大学示范段的“滨海一线”进行综合提升,以深化和拓宽滨海旅游的内涵与范围。烟大商圈依照打通狭窄支路、强化局部道路网络、全面优化交通设施的总体策略,对现有的交通设施进行了重新整理,对行车道、出入口等布局进行了优化,同时进一步增强了局部细支路网的密度……

不久的将来,市民与游客将得以一边沉浸在高校的书香氛围中,一边在繁华商圈选购时尚潮品、品尝地道美食,一边在被誉为“最美岸线”的地方进行一场随心所欲的City Walk……这种将高校、商圈和文旅融合为一体的都市新形态,在我国同类城市中实属罕见。

高校+商圈+海岸,独一份

推动烟大片区焕发活力、加速发展,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长期深入思考的结果。

《烟台市区商圈专项规划》于2022年正式实施,其中将莱山区迎春大街商圈明确定位为城市的“副核心商圈”。这一商圈被赋予了时尚创意的引领地位,是集综合服务于一体的城市商业区域。规划中明确指出,商圈将逐步向北扩展规模、向南提升品质。迎春大街沿线将形成以“两核一轴”为特征的“哑铃状”布局,核心区域通过现状的优化和特色化发展模式,向东西两侧辐射,覆盖约100万平方米的空间。此外,规划还强调了通过滨海旅游资源的串联,打造特色街区,以推动时尚创意产业的发展。

烟大商圈作为迎春大街商圈中起步最早、发展最为成熟的核心区域,在规划中受到了特别的关注——它被赋予了重要使命,旨在通过主题化的发展策略推动老牌百货商场的升级与改造,致力于构建一个全天候的综合体验消费中心;同时,该商圈还致力于塑造城市特色形象,增强区域影响力。

据历史记载,莱山区迎春大街片区一度显现出“城市客厅”的轮廓,并且是莱山区最为重要的商业中心区域。烟台市城市文化领域的专家、山东工商学院的副研究馆员支军在受访时这样阐述。

支军认为,商圈的这种集中效应,正是“城市客厅”逐步形成的序曲。烟台城市早期形态的塑造,恰恰是因为大量内地劳工和商贾涌入并定居,从而形成了新的居民聚居地,并持续向外扩张,最终形成了中心城区。有理由相信,随着新的商圈规划方案的出台,中心区域吸引新居民、形成新居住区的“洼地效应”也将愈发明显。

烟大商圈在现有“高校与商圈相结合”的模式之上,即将新增岸线景观带的扩建与提升,此举将使得该区域的文旅特色更加突出。

本年度,烟台大学滨海示范段将作为试点,首先启动青春海岸和共创公园两个区域的建设工程,实施全面封闭施工,对区域进行全面的改造与升级。马超,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指出烟大示范段系滨海文化旅游产业带的重要市级项目之一,力求在2026年旅游旺季到来之前,向市民和游客展示一个集绝美自然风光、丰富多样的娱乐项目、适合各个年龄段共享的空间以及休闲社交场所于一体的顶级都市滨海公共空间新典范。

去年8月公布的《烟台市滨海一线慢行系统及示范段提升设计草案》中,两个片区的风貌逐渐显现:青春海岸在已有的游泳、赶海、户外露营、海上运动等活动集聚地,正努力打造一个具有显著标志性的海滨休闲场所,为市民带来丰富多彩的娱乐休闲选择;共创公园则凭借烟大丰富的资源,通过场景、内容、社群的共创烟台文化创意产业园,构建了一个先锋实验场,实现了场景的多元化与消费体验的个性化,有效提升了烟大东门的活力,成为烟台年轻人向往的理想生活典范,并打造了烟台首个公园非标商业示范。

这也预示着,在现有高校和商圈这两大核心竞争优势的基础上,经过全面升级的滨海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将有望成为今年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烟大片区的全新经济增长动力。

五角场沙坡尾“打样”,高校商圈这样干

“依托高校荫凉,商圈选址布局趋向校园”——近些年,我国商业圈在选址与规划上,越来越多地倾向于靠近高等院校,以此为基础,与商圈生态相结合,共同构建城市中心,这一做法逐渐成为普遍认同的趋势。

新年伊始,在众多政府工作报告中,“高校商圈”一词被频繁提及。北京市房山区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出了“花园式大学城”的宏伟蓝图。该规划将依托两条城市风景廊道,将5所高校、6个地铁站、7座商业综合体紧密相连,并辐射至20处公园及沿线的林地绿地。这样的布局旨在让广大师生及居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切实体验到“林拥园簇、芳菲满城”的如画美景。广州与重庆等城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明确指出,要促进大学城区域的升级改造,努力构建环绕大学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高校商圈,为何一夜间成了“天选之子”?

显而易见,原因在于:高校师生人数众多且消费持续,这有助于商圈构建一个稳定的消费环境,从而激发周边商业的生机。商圈的运作需要众多服务和管理职位,这为当地居民和大学生提供了就业和兼职的机会。商圈的发展潜力也可能吸引企业投资,从而促进产业和消费的集中。

去年,莱山区庆祝了建区30周年的重要时刻,与此同时,成立于1984年的烟台大学,实际上在年龄上比莱山区多出10年,可谓是这片土地上的“资深居民”。早年,学校周边的各类店铺如小吃店、打印店、文具店和杂货店等构成了基础的商业形态,而今,这里已发展成为商厦林立、功能分区清晰、消费选择多样的繁华地带。这里聚集了城市中最充满活力的消费群体——高校学生,因此,“校园CBD”不仅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城市的核心区域,更成为了众多新兴商业模式的摇篮。

网红餐饮、二次元文化、剧本杀以及电竞等新兴业态,如今已几乎成为各大商圈的“标配”烟台文化创意产业园,实则这些业态的起源多在高校,并如同涟漪般逐渐蔓延开来。随着规划、产业升级以及布局的调整,市民有了更多的消费选择。然而,近年来众多商业综合体纷纷落户,新商业业态也在尝试中,其中源自高校片区的并不在少数。支军如此分析道。

在众多兄弟城市竞相在高校中寻求发展机遇的关键时刻,烟大商圈这个步入不惑之年的商业区域,又该如何实现自身的华丽转身呢?

上海五角场、厦门沙坡尾,已经双双“打了个样”。

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院校,以及周边的高新技术企业、大型制造企业和国际社区,共同汇聚了众多具有高认知力和高消费能力的群体,使得上海五角场商圈得以成为品牌创新和试点的关键区域。在去年的前11个月里,该商圈的消费总额实现了14.7%的同比增长。大学路、江湾体育中心和虬江路等地标性资源,以其独特的多元特色,为该区域的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此地现已成为上海十大商业地标之一,同时也是当之无愧的城市次级中心。

沙坡尾,紧邻厦门大学,曾是鲜为人知的避风港湾,如今却凭借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文艺青年的聚集地,更是众多年轻人争相打卡的网红热门景点。月牙形海滩以其独特的辨识度,成为了各类文创店铺聚集的“基本盘”。近年来,猫街、艺术西区、避风坞等景点逐渐走红,与周边的曾厝垵、白城沙滩连成一片。从高校出发,商业与文旅产业实现了紧密的融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烟大片区同样拥有高校、商业圈和滨水地带的优势,显然,它也能够复制出这种吸引人气的“成功秘诀”。

畅通微循环,打卡更舒心

片区蝶变,业态上新,交通便利,缺一不可。

莱山区商业的黄金三角区,烟大商圈汇聚了保利mall、新世界百货、烟大小吃街、万象汇等众多商场与商业街。周边众多高校的数万学子和各住宅区的居民纷纷聚集在此,其优势显而易见。自商圈形成以来,历经多次升级改造,最近的一次更新发生在2023年。

在这一年中,启动了商圈的全面改造工程,祥龙广场和步行街景观均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其中,前广场、后广场以及美食街的改造面积总计达到了16032平方米。工程旨在打造包括精神堡垒、商业外摆区、互通IP、创意集市、烧烤广场、下沉广场以及特色步行道在内的14个各具特色的场景,以进一步丰富和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商圈内的多个大型综合体,如新世界、祥龙广场、万象城等,其停车场经过改造实现互通,此举正逐步减轻了“停车难”的问题。

去年年底,为了提升“内循环”效率,商圈内交通拥堵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这一变化随着桐林路东段这一商圈“生命线”的全面修缮工程逐步推进。

桐林路东段,位于清泉路西侧至观海路东侧之间,全长仅690米,但在这10余年的时间里,未曾进行过大规模的修缮。尽管道路不长,却巧妙地被分割为三段,周围环绕着祥隆·万象城、万光小区、埠岚小区等众多居民区,以及新世界百货、祥隆上市里步行街等多个商业集聚地。

烟建集团市政路桥公司负责该项目的副经理李竞舸指出,在改造之前,行人、自行车、电动车以及私家车都混杂在四车道上行驶,场面显得异常拥挤。主路中央的路面多处出现破损,破损范围连成一片;人行道上的道板砖也出现了不少裂缝;道路上的交通标志线已经显得模糊不清,破损的井盖仅用反光锥简单围挡,部分水泥路面被餐饮油污污染,显得十分难看。

大修工程启动之际,正值秋风瑟瑟的深秋时节,户外施工的“黄金季节”即将画上句号,降雪随时可能降临。短短20余天,工程在入冬首场降雪来临之前便提前完工,这条既有人气又有生活气息的道路焕然一新,黝黑的沥青路面、洁白的交通标线、全新铺设的路沿石和道板砖让人眼前一亮,“梗阻”问题也因此成为历史。

今年,烟大商圈持续加大力度改善交通布局。据市住建局消息,烟台市计划投入1.5亿元资金,对银海路、清泉路、泉韵北路、宝源路、春晖路、桐林路等主要道路实施升级改造,以畅通该区域的细小道路网络。

商圈“打卡”,将更加畅行无阻。YMG全媒体记者 杨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