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通告,自10月27日起,全国范围的民用航空活动将依照2024至2025年度冬春季的航班安排方案开展。这个新的飞行时段将一直持续到2025年3月29日,总共包含154天的时间。参与此航季服务的国内外航空公司合计194家,它们计划每周安排客运与货运的飞行任务共计11.8万次,这一数字较上一年的同期记录增加了1.2个百分点。
“十一”假期结束之后,通常是错峰出行的好时候。航班数量持续上升,机票费用有所降低,国内外的机票和酒店费用都出现了下降。这次调整季节之后,秋冬季节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航线增多了。总而言之,今年第四季度前往热门地方的票价比去年同期减少了百分之七。
一些网友兴奋地喊出“假期赶紧休起来”天津到烟台航班机票,不少人心痒痒地想着“远游的念头开始活跃”,票价更是划算得让人咋舌。
遵循国际惯例
每年两次调整航班计划
依照全球通行做法,航空运输领域每一年都要实施两次飞行安排的变更。每年三月最后那个周日到十月最后那个完整周的周六期间,采用夏季秋季飞行安排。十月最后那个周日到次年三月最后那个完整周的周六期间,采用冬季春季飞行安排。
这次调整包含两个原因,首先是针对不同地区旅游旺季和淡季的航班安排,其次是配合一些国家从冬季时间到夏季时间的变更。同时,季节交替导致天气状况和气压水平发生显著变化,这直接影响了飞行规范,因此必须重新规划航班时刻和路线。
这个季节轮换之后,前往秋冬季节受欢迎的旅游地点的航线增多了,前往那些有名的风景优美的小地方的航班也变得丰富起来。
统计表明,转入新季节后,前往东北方向、新疆地区、海南岛地区的交通费用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百分之十。在对外航班方面,飞往新加坡的舱位费用较去年同期也下降了百分之十。综合观察,第四季度的热门旅行地点,交通成本比去年同期降低了百分之七,并且与“十一”假期相比较,降幅接近四成。
机票百元时代来了
业内:降价不会亏,不飞才亏
新航季来临,机票价格相对较低,是旅客出游的好时机。
另外,从十月五日开始,国内航班的燃油补偿也减少了,导致机票费用有所降低。调整后的规定是这样的,对于800公里以内的航线,每位成人乘客每段旅程要支付10元燃油补偿;如果航线超过800公里,那么每位成人乘客每段旅程需要支付20元燃油补偿。和调整之前的费用标准相比,800公里以下的航线降低了20元天津到烟台航班机票,800公里以上的航线则减少了30元。
多重利好因素激励下,旅游淡季机票百元时代真的来了。
根据去哪儿网的信息,接下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从大连飞往北京、上海、重庆、西安、南京、青岛、济南、烟台、天津、太原这些城市的机票,价格都在300元以内(不包括机场建设费和燃油附加费)。对于国际航班,从大连到首尔的机票价格从370元开始,到大连去大坂的机票,起步价是475元。
许多网友心存疑虑,票价持续走低航空公司岂不是要亏本?航空界人士说明:降价销售不致亏损,停飞反而会损失。
根据中国航协的统计,今年上半年的航空公司总收入为201.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07.7%。已有20家航空公司实现了年度盈利。尽管今年航空票务价格普遍处于较低状态,但航空业整体盈利却显著提升,这主要得益于“低价促销、提升销量”的经营策略。从乘客座位使用率来看,今年该指标一直维持在较高数值上。实际运送的人数占所有座位数的比率就是客座率,这个比率很高,表明降低价格确实让乘客数量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