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山沸腾了。
6月24日,福山区兴华庄棚改北地块被中海竞得,出让价格高达4.8亿。
虽然烟台最近土地市场一直较为火热,但都集中在芝罘南大街、机场路等繁华板块。
福山作为烟台的老城区,不论是在政府规划还是在房价上均处于被遗忘的边缘,而这一次福山一鸣惊人,溢价率高达74%,楼面价高达3748元/平方米。
照该楼面价推算,项目最终定价将至少在8500元平米。
在市场仍然处于下行区间的现在,中央一直强调“房住不炒”政策并未有放松迹象的现在。
烟台的土地市场却逆势而行,让烟台的楼市瞬间扑朔迷离。
但如果单纯凭借几块热起来的土地就对市场回暖下定论,似乎有些太不把中央调控当回事,毕竟从政策到融资,市场并没有放松的迹象。
反倒是房价回暖的苏州、西安等地,再次受到中央的点名批评,调控再度加码。
除去市场回暖的可能,在品牌房企疯狂抢地的背后折射出来的,是对开发商生死攸关的考验。
01
大品牌开发商开发节奏的重合导致土地之战一触即发
该地块受到万科、中海、金地、越秀四家品牌房企的强势争夺。
而这四家房企争夺的背后,是项目及土地储备的捉襟见肘。
万科在福山的城市之光已经开盘烟台福山的房价,金地的浅山艺境也刚刚开盘销售,而金地格林世界和金地澜悦已经售罄。
中海位于高新区的国际社区即将售罄,上周中海锦城的开盘,由于靠近开发区有着极高的性价比,去化效果较好。
同样全国知名房企越秀,也一直想要在烟台大展身手。
几家品牌房企的拿地节奏不巧的凑在了一起,撞车了。
换句话说,房企激烈争夺的关键因素,是土地储备的减少。
而为了能有“粮”活下去,争夺土地,成为他们的第一要务。
不拿地现在死,高价拿地,可能以后能迎来市场转机。
狭路相逢勇者胜,在“活下去”的战略支撑下,土地大战一触即发。
02
市场下行,抢占市场份额及发展品牌战略成为房企能够活下去的根本
据锐理数据显示,2019年1-5月,烟台六区共网签新建商品房(不含保障性住房)18019套,销售面积186.19万㎡。
与2018年同期相比,销售套数、面积同比大幅下降,下降幅度分别约26.2%、25.6%。
比销售面积下跌3成更可怕的是,龙头房企的市场占有率受到了严重冲击。
据锐理数据显示,2019年5月,龙湖以9.5亿位列榜首,碧桂园其次,为9.5亿元。
而在2018年,第一名万科2018年销售金额55.64亿元,第二名中海44.86亿元。
万科、中海市场占有率的下降,对企业的品牌影响力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会增大企业的品牌建设及营销成本。
举个简单的例子,万科去年1-5月份卖56亿时可以骄傲的说,烟台每卖100套房子,就有8套是万科。
强大的市场占有率给予品牌强大的影响力,使得万科品牌深入人心,在烟台有多少人买万科的房子是因为听说他卖的好?
而一旦这种品牌影响力消失,房企无疑要对自身的品牌建设和营销加大成本。
在利润率越来越低的现在,增加品牌建设成本对开发商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所以争夺市场份额,争夺销售龙头,对开发商来说,既能打造品牌形象,又能增加利润率。
在这样的你死我活的激烈竞争下,土地争夺就显的格外重要。
让我们再仔细的看一下榜单,万科9.4亿,中海9.2亿,金地7.4亿。
中海和万科的差距仅有0.2亿,中海死死咬住,就使得福山这块地的重要性更加显著。
03
地块本身的优越性和战略性
让我们再回到地块本身来研究一下。
最值得关注的是地块的容积率,1.8-2.4,可以较为轻松的做一些刚需小户型。
我在之前一篇文章《金科强推,金象泰搅局,黄务价格战一触即发》写道烟台福山的房价,烟台房价上涨后,购房成本的提升,使得刚需和刚改成为市场主流。
价格低者得烟台,而烟台很多项目容积率较高,迫于利润要求,不得不做成100平米以上的三居室,以及120平米甚至150平米以上的四居室。
烟台未来缺少刚需房,福山未来需要刚需房。
而这块地,则恰好补充了福山刚需市场的空缺,只要售价不定太贵,一定不愁卖。
而且地块位置看起来也还不错,具体的我就不多说了,毕竟烟台的规划更改也是一个迷。
写在最后:不要轻易的以为地价上涨就是开发商看好市场,背后隐藏的原因才是要挖掘的真相。
地价上涨,或许会带动房价的上涨,但也可能会有其他原因,没必要单纯的因为地价上涨就引起房价上涨的恐慌和焦虑。
永远不要小看中央此次调控的决心和信心。上一波大涨已经透支了未来教长一段时间的房价涨幅,稳定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