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北经济开发区扩容近3倍彰显产业发展雄心

admin

济南经开区扩容近3倍,淮阴经开区扩容近5倍……今年以来,济南已有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扩容”。 开发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更大力度改革开放中发挥着重要示范引领作用。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的扩张不仅仅是空间的简单扩张,更重要的是产业承载能力的升级,这也意味着产业发展已经站在了更大、更高层次的平台上。

烟台支柱产业和就业竞争_烟台支柱产业_烟台支柱产业是什么

展现推动产业发展的雄心

4月11日,省政府批准调整济南新材料产业园、济南临港经济开发区、济南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 调整后,三大开发区均实现大规模“扩能”;

5月18日,省政府批准济南济北经济开发区扩建及面积调整请求。 调整后,济北经济开发区面积扩大近三倍;

5月24日,省政府批准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扩建及面积调整请求。 调整后,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面积扩大近五倍;

7月27日,省政府批复同意山东平阴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调整。 调整后,山东平阴经济开发区面积扩大近三倍……

改革开放以来,开发区不断发展壮大,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只有回归最初,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扩张意味着更大的空间、更大的产业承载力、更大的发展潜力。

开发区产业集聚程度高,可吸引外资。 提升其提质升级的意义不言而喻,产能扩张只是其中之一。 另一方面,也彰显了我市加快工业和实体经济突破的雄心。

烟台支柱产业是什么_烟台支柱产业和就业竞争_烟台支柱产业

一个有力的证明就是今年第四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期间我市11个省级以上开发区的“组团”推介。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打通济南与跨国企业的“契合点”? 济南选择公布重点产业合作机会清单,将全市产业发展空间与企业投资需求直接高效对接。

只有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才能在新起点上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产业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

我市现有省级以上开发区13个,其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8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2个。 各开发区坚持“聚集、错位协调、功能互补、全球特色”的布局原则,致力于成为高端产业主战场、对外开放主阵地、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以我市最早设立的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济南高新区走出了一条兴工业区、建设工业强区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数据显示,2022年,济南高新区“四新”经济增加值将达到694.3亿元,同比增长12.5%,占GDP的比重为42.9%。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达25.3%,占比27.7%,超过济南市19.7个百分点。

烟台支柱产业_烟台支柱产业是什么_烟台支柱产业和就业竞争

以三大主导产业为支点,济南高新区正在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今年以来,已有70个项目入选山东省软件产业重点高质量发展项目,占全市76.1%、全省36.6%,位居全省开发区之首; 3个集群入选全市先进制造业集群,位居全市各区县之首。 第一名; 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聚集相关企业3000多家,产业规模超过3850亿元。 在生物医药领域,集聚了全市85.0%以上的生物医药企业,企业总数超过4000家,连续4年位居全国高新区前5名……

此外,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及相关产业收入达600亿元; 莱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在谱写新时代钢铁产业发展新篇章; 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已形成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 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已形成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 北部经济开发区聚集旺旺、统一、康师傅等160多家国内知名食品企业...

毫无疑问,以济南高新区为首的各开发区已成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集聚优化的一面旗帜。 它们一方面推动了我市产业的不断完善和升级,另一方面也勾勒出了这座城市的轮廓。 城市不断前行的发展曲线。

以创新驱动提升综合竞争力

工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 工业兴则城市兴,工业强则城市强。 济南目前拥有大数据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优质钢材和先进材料、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等41个工业门类和全部31个制造业门类。 规模达到1.4万亿元。

烟台支柱产业是什么_烟台支柱产业_烟台支柱产业和就业竞争

该愿景的重点是我市的开发区。 我市各开发区依托雄厚的工业科技基础,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先进材料等主导产业,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为人工智能、超级计算、量子技术、区块链、氢能源、航天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前沿产业早日布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山东省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21-2025年)》烟台支柱产业,到2025年,我省开发区基本形成结构优化、技术领先、集群发展、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形成开发区协调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烟台支柱产业和就业竞争_烟台支柱产业是什么_烟台支柱产业

在综合竞争力方面,《规划》显示,到2025年,济南、青岛、烟台开发区在国家级开发区总体发展排名中前移烟台支柱产业,工业总产值超过国家级开发区的企业达到60家左右。 1000亿元,其中将实现5000亿元以上。 超3000亿元开发区3个,超3000亿元开发区14个。 要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5+5”现代产业集群,打造一批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重点产业集中度显着提高,开发区前三大主导产业集中度提高到70%以上。

今天的济南正进入新旧动能转换的深水区。 急需一批经济发展新领军人物和一批带动力强的产业项目。 作为全市最具竞争力的创新和产业高地,开发区前景广阔。

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