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鲨简介:每吨价值2万元的豌豆蛋白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 | 陈世峰
编辑| 卢旭成
你可以想象? 从制作粉丝过程中排出的废水中提取的豌豆蛋白原本作为饲料出售,价格仅为1000元/吨。 然而,随着植物肉成为趋势,它成为核心原料并转变为“黄金”。 售价飙升至2万多元/吨以上。 废品变金子,价格涨20倍,这家神奇的公司叫双塔食品。
近期,有不少消息称双塔食品引入华润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 尽管官方辟谣双塔尚未与任何投资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但仍有人认为这种可能性存在。
因为2019年以来,双塔食品乘着人造肉的风潮,股价一路飙升,市值已突破百亿。 这家号称“中国人造肉第一股”的公司已逐渐进入公众视野。 双塔食品凭借其独特的技术实力和加工制造能力,与人造肉明星品牌Beyond Meat、嘉吉、杜邦、玛氏、雀巢、双日、联合利华等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手头上有这么多大牌客户,华润关注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且,2021年,双塔食品实现营业总收入21.65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68亿元。 这份报告可谓漂亮。 令人惊讶的是,这样一家明星公司,其背后的控股股东是一家集体企业,原来的主营业务是卖粉丝。
双塔食品是如何从乡镇企业发展成为中国领先的粉丝生产企业的? 它是如何转型为人造肉明星供应商的? 作为人造肉供应商,它能走多远? 请看蓝鲨消费解读:
01
中国领先的粉丝制造商从乡镇企业中脱颖而出
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流行一句话——“南看广东,北看山东”。 其中,烟台被誉为中国乡镇企业的发源地。
1992年,旅日华侨林荣与烟台招远龙口粉丝加工厂(金陵镇乡办企业)达成协议:该加工厂将支付总计105万美元的厂房费用,机器设备和场地使用权。 作为投资,林荣以100万美元现金共同设立了一家中外合资企业——金华粉丝有限公司。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林荣的外商投资身份未得到承认,昌富利商贸公司被当作香港投资者,但出资实际上是林荣夫妇提供的。 这种“假控股”让金华球迷有了“外资”的外表,可以享受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林荣为何要在烟台招远投资一家粉丝厂? 主要考虑历史和地理因素。 粉丝是我国的传统食品,以绿豆、豌豆等农作物制成的淀粉经过加工而成。 受中国饮食文化影响,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都有吃粉丝的传统。 山东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发育。 农业发达,农产品资源丰富,为原材料采购提供了有利条件。 早在1916年,烟台龙口港开港后,山东各地的粉丝就聚集于此,然后运往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造就了闻名海外的“龙口粉丝”。 根据国家产品原产地保护政策,招远市是龙口粉丝的原产地之一。 当地公社、队有就地取材、加工粉丝的传统。 他们也是第一批收获外贸出口红利的人。 。
除了政策和资金优势外,金华粉丝厂的崛起还离不开一个人——杨俊民。 他原是山东省招远市的一名当地农民。 19岁进入乡镇企业当工人,工作九年后晋升金陵。 现任金矿副厂长。 34岁的杨军民放弃了丰厚的工资,到金华粉丝厂担任总经理。 经过一系列军事化管理和培训,传统弊端逐渐得到解决,金华粉丝厂正式成立。
生产方面,金华粉丝在保持龙口粉丝核心生产技术的同时,引进先进的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设备,实现粉丝由作坊式生产向工厂式生产转变。 例如,原料浸泡、研磨、浆渣分离等采用流水线技术,制粉过程采用机械化……规模化生产使金华粉丝能够保证原料稳定供应,减少原料消耗。采购成本采用集中采购。
在采购方面,豌豆、绿豆等原材料主要从农户直接采购。 金华粉丝与本地及外地农民保持长期合作关系,指导他们在种植过程中采取必要措施,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 辅助材料以供应商报价为准。 选择价廉物美的供应商进行采购。 值得一提的是,生产规模的扩大促进了原材料的批量采购,批量采购也让双塔食品在与农户合作中拥有了更多的议价能力。 一些农户甚至愿意给予他们一定的信用期,这有利于他们的现金流稳定。
在销售方面,金华粉丝专门设立了国内贸易部和国际贸易部,明确部门职责,拓展不同业务市场的客户。 国际贸易部主要拓展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销商; 内贸部打造直供和分销两大体系:直供渠道主要为大型连锁商场,包括上海易初莲花、山东家家悦等。 、成都红旗连锁等; 经销商体系规划了各级区域渗透,并派出专门团队进行指导。
同时,为激发管理团队活力,金华粉丝厂于2008年实施MBO(管理层持股)改革,以杨军民为代表成立金都投资。 金华粉丝厂中外合资经营期满后,与益和财富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合作,该公司及其他六家公司接管了林荣的全部股权。 随后,金华粉丝厂由乡镇企业改制为烟台双塔食品有限公司,其中金都投资持股23.08%,成为继招远龙口粉丝加工厂之后的第二大股东。
作为行业内最大的粉丝生产企业,烟台双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成功上市,管理团队身价暴涨。 十一年后,在胡润富豪榜上,杨军民以20亿元的财富排名第2769位。
02
从废水中赚钱
依靠粉丝上市的双塔食品,其主要产品不仅是粉丝,还有豌豆蛋白和食用菌。 值得一提的是,豌豆蛋白实际上是从粉丝生产废水中提取的。
一般情况下,每生产一吨粉丝,排放废水13~15吨,不仅浪费大量大豆蛋白,而且造成环境污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双塔食品开发了从废水中提取分离蛋白的技术。 但长期以来烟台双塔食品待遇,普通豌豆蛋白不能直接食用,只能作为饲料。 是双塔食品粉丝的配套产品。
2012年起,双塔食品开始延伸产业链,转型多元化经营。 2015年,成立子公司益源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开拓全球豌豆蛋白市场。 但数据显示,豌豆蛋白真正成为双塔食品的中流砥柱是在2018年。从2012年到2018年,双塔食品粉丝的营收占比从76.82%下降到24.67%,而豌豆蛋白的营收占比从10.29%上升到38.29%。 2018年,“人造肉”概念刚刚兴起,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双塔食品就已经开始获胜。
双塔食品豌豆蛋白-03
目前,双塔食品已与Beyond Meat、嘉吉、杜邦、玛氏、雀巢、双日、联合利华等巨头达成合作协议,豌豆蛋白产能占全球10%。 豌豆蛋白质约40%,被誉为“中国人造肉第一股”。
双塔食品为何能独领风骚?
技术领先。 人造肉有两种,一种是植物蛋白制成的,另一种是动物干细胞制成的。 第二类尚未取得重大突破。 植物蛋白中,大豆蛋白含量较高,但其中的嘌呤很容易引起体内尿酸升高,因此并不是人造肉企业理想的原料。 豌豆蛋白虽然健康营养,但豌豆中的蛋白质含量仅为2%,而且提纯也比较困难,使得高端豌豆蛋白相对稀缺。 在中国,大多数小公司只能生产纯度为80%的低级蛋白质,而双塔食品几乎垄断了高端豌豆蛋白市场。
据悉,双塔食品自主研发的技术创新项目“低钠高钙零大豆过敏原豌豆分离蛋白的研究及产业化”采用豌豆碱溶酸沉、絮凝剂促进剂等多级提取技术挂面。 从工艺水中回收豌豆蛋白,蛋白回收率达到95.5%。 利用淀粉酶将豌豆蛋白的纯度提高到90%以上。 通过该工艺生产的不含大豆过敏原的豌豆分离蛋白,没有原豌豆粉丝加工水的异味。 产品风味品质优良,口感更佳,满足了人造肉企业进一步生产终端产品的需求。
业内人士透露,“过去作为饲料销售的豌豆蛋白价格每吨只有1000元左右,经过技术攻关,高端豌豆蛋白价格可以达到2万元以上。” 截至目前,双塔食品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豌豆蛋白生产企业。 掌握湿法、干法、新型干法三种豌豆蛋白提取工艺的企业。
吃了很多。 双塔食品通过豌豆加工技术的深入开发,形成了“淀粉提取——粉丝生产加工——豌豆蛋白分离——食用纤维提取——植物蛋白肉——白蛋白——低聚糖——废水沼气——粉渣净化发展食用菌——菌渣生产有机肥的“1+10”循环经济产业链,利用加工副产品的价值,使双塔食品的整体成本保持在较低水平。
原材料优势。 早在2014年,双塔食品就在加拿大设立了中加贸易全资子公司,保证原料(豌豆)稳定持续供应,并与国际主要粮商达成合作,努力减少粮食影响价格波动对业绩的影响。
2B为主,2C为辅。 从目前来看,双塔食品的客户主要是工业客户,以海外客户为主。 过去主要通过经销商向工业客户供货。 旗下招远君邦贸易有限公司与美国知名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合作,签订85%豌豆蛋白销售合同,双塔食品开始向工业客户直接供货。 这种供应模式简单,货物从工厂到客户之间的环节很少。 再加上目前豌豆蛋白紧缺,付款周期更快,资金压力更小。 此外,双塔食品还从人造肉供应商向产业链下游拓展,推出了双塔旗板品牌。 2020年9月,还投资植物肉初创公司嘿肉,致力于研发和生产高品质植物肉产品。 一旦豌豆蛋白的供需关系发生变化,双塔食品也有自己的消化渠道和产能。
双塔食品2019-2020年营收情况
2021年财报显示,双塔食品实现营业总收入21.65亿元,同比增长7.22%。 其中,食用蛋白产品营收8.29亿元,同比增长26.90%,占营业收入的38.28%,毛利率高达56.00%。 成为双塔食品当之无愧的第一产业。
03
前景的几何形状是什么?
作为人造肉原材料供应商,双塔食品仍处于人造肉产业链上游。 规模化的产能使其占据全球豌豆蛋白市场40%的份额,拥有较大的话语权。 然而,双塔食品的未来并不顺利。 蓝鲨消费者认为,主要受到以下几点限制:
1、技术壁垒并非坚不可摧。 双塔食品的核心技术在于掌握湿法、干法、新型干法三种豌豆蛋白提取工艺。 为此,双塔食品持续投入研发费用。 2021年,双塔食品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4.69%。 占营业收入的3.35%,使其成为豌豆蛋白生产领域的领先者。 然而,人造肉的技术路线并不只有一种,豌豆蛋白也不是不可替代的。 比如动物干细胞人造肉技术的重大突破,或者类似大豆蛋白提纯技术的革命性技术的出现,都会对双塔食品的豌豆蛋白技术路线产生重大打击。
双塔食品2020-2021年研发投入情况
2、市场前景存疑。 《2021年中国植物肉行业洞察白皮书》指出,未来五年中国植物肉需求量将增长200%。 不过,白皮书也指出,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国内植物基企业投资事件多达21起。 2021年,资本逐渐停滞,一年内仅有4起投资事件。 这意味着,由于价格、口味等因素的制约,下游人造肉品牌在消费端接连碰壁,已经难以真正打开市场。 投资者转为谨慎,这种情绪已传导至上游供应链公司,导致双塔食品的业绩深受影响。
3、原材料价格波动严重影响利润。 以豌豆为代表的原材料是双塔食品成本的主要来源,占总成本的64.94%。 豌豆价格与国际粮价挂钩,原材料依赖进口。 民生证券研报显示,2021年以来,进口干豌豆价格持续上涨,2022年1月涨幅达到70%左右,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烟台双塔食品待遇,导致双塔食品毛利整体下滑2021年利润率大幅提升,加上粉丝等产品存货资产减值,双塔食品遭遇近年来首次亏损。 2022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双塔食品预计净亏损800万元至1500万元,同比下降103.64%至106.83%; 预计不排除后净亏损为1100万元至1800万元,同比下降105.28%至108.64%。
从原料、客户、市场、是否有替代技术等影响因素来看,双塔食品人造肉原料供应商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自有品牌向下游产业链的拓展也未见成效。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