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上午,“媒体聚焦烟台·聚焦制造业创新”2019全国媒体烟台人气征集活动走访绿叶和杰瑞。 采访团队采用全方位、立体化的沟通方式,全面记录和展示了烟台加快制造业创新的重要举措和取得的丰硕成果。 点击查看详情→
今日,媒体继续采访东方电子、泰和新材、中集来福士、冰轮集团。
6月11日下午
东方电子
东方电子:创新为王打造转型发展“源动力”
“媒体聚焦烟台·聚焦制造业创新”全国媒体烟台彩风采访团走访东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拥有知识产权350余项,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33项,其中国家标准25项、行业标准8项……这样的企业有什么样的创新呢? 精神和运营模式? 6月11日下午,国家级媒体烟台财丰星“媒体聚焦烟台·聚焦制造业创新”采访团走访东方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探访公司如何打造转型升级的“源动力”通过创新求发展。
“媒体聚焦烟台·聚焦制造业创新”全国媒体烟台彩风采访团走访东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电子始建于1958年,是一家集科研开发、生产经营、技术服务、系统集成于一体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集团。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公司顺应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潮流,把技术创新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力量。 智能电网、环保节能、物联网是公司的“三大主业”,可为客户提供“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各环节的智能自动化控制产品和解决方案”产业链。
东方电子拥有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代表中国参与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国际标准的制定,并向非洲、北美、东南亚、中东等25个国家和地区输出技术和服务。 连续多年位居第一。 跻身“中国软件企业百强”,连续十多年位居中国电力自动化行业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出口总额位居同行业第一。
“媒体聚焦烟台·聚焦制造业创新”全国媒体烟台彩风采访团走访东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6月11日下午
泰和新材料
泰和新材:走自主创新之路,让中国高性能纤维走向世界舞台
“媒体聚焦烟台·聚焦制造业创新”全国媒体烟台巡回采访团莅临泰和新材
从“引进消化”到“自主创新”,从掌握“通用技术”到“核心技术”烟台东方电子集团招聘,6月11日,“媒体聚焦烟台·聚焦制造业创新”全国媒体烟台行采访团走进泰和新材料,探讨企业30多年来如何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一次次打破国际垄断,让中国高性能纤维走向世界舞台; 新时代如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高性能纤维产业更具国际竞争力。
“媒体聚焦烟台·聚焦制造业创新”全国媒体烟台巡回采访团莅临泰和新材
30多年来,泰和新材的每一次突破都赢得了更大的舞台,自主创新的步伐也越来越稳健。 一切都要提前做好,不然就毁了! 随着“一带一路”等重大工程的深入推进和新旧动能转换,泰和新材以行业前瞻和谋划,制定高质量发展新规划。对行业的洞察力。
根据公司发展规划,泰和新材拟总投资120亿元,在山东烟台、宁夏宁东建设“双生产基地”,打造氨纶、芳纶“双产品集群”,提升“双产品集群”水平。规模和技术领先水平,实现效益和利润“双增长计划”,形成年产间位芳纶纤维1.2万吨、对位芳纶纤维1.2万吨、氨纶9万吨、3000吨的生产能力年产芳纶纸1.2万吨、间位芳纶纤维1.2万吨。 其中,芳纶纸产能稳居全球前二,对位芳纶产能稳居全球前三,氨纶产能稳居全球前五。
泰和新材料氨纶纺丝车间
6月12日上午
中集来福士
中集来福士:核心是我! “海洋工程巨头”登上世界之巅
“媒体聚焦烟台·聚焦制造创新”全国媒体烟台巡回采访团莅临中集来福士
6月12日,“媒体聚焦烟台·聚焦制造创新”全国媒体烟台行采访团走进中集来福士,恰逢严酷极地海域“仙境烟台”钻井平台命名仪式。 该钻井平台由中集来福士拥有80%知识产权,专为北海定制。 配备离线接管系统、风浪补偿等高效系统。 可抵御北海百年一遇的风暴,适合在北极等地区使用。 恶劣的环境。 “烟台仙境”这个名字体现了烟台与挪威的友好合作关系。
“仙境烟台”半潜式钻井平台命名仪式
“基础的、核心的东西是买不来的烟台东方电子集团招聘,是求不来的,必须靠我们自己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来实现。我想你们有这个信心,希望你们能够迎难而上、继续努力。” 走过中集来福士烟台基地,一年前总书记冒雨视察这里时的指示犹在耳边,所见的一切都是蔚为壮观。
今年,在总书记的殷切嘱咐下,中集来福士取得了更大的进步:第七代超深水钻井平台(船)创新项目、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大洋钻井船)等专项科研项目有序开展。 助力我国深海资源开发进程; 与西门子、瓦锡兰、阿克集团等国际知名设备制造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建联合实验室; 获得“蓝鲸一号”、CR600等平台运营合同; 与英国石油公司(BP)合作签订自升式平台设计与建造合同,打入国际主流客户。
“媒体聚焦烟台·聚焦制造创新”全国媒体烟台巡回采访团莅临中集来福士
从无到有,到领跑,短短十几年,中集来福士实现了核心产品自主设计的突破,自主知识产权从零到100%,国产化率从不足10%提升到60% %。 %。 烟台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目前拥有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名员工,聚集了800名海洋工程专业研发人员,占我国海洋工程技术人才队伍的50%以上。 已完成重大科研项目20余项。 突破行业50余项重大关键技术,荣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并被工信部认定为首批行业协同企业之一创新中心。
向海繁荣,与海同航! 中集来福士正在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将高端海洋装备制造打造成烟台海洋经济的“金品牌”!
6月12日上午
冰纶集团
冰伦集团:“老字号”焕发“新动能”,自主创新为冰伦腾飞插上翅膀。
“媒体聚焦烟台·聚焦制造业创新”全国媒体烟台财风行采访团莅临冰轮集团
烟台冰轮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56年,是中国制冷行业名副其实的“老字号”。 前路漫漫,埋头苦干。 经过60多年的艰苦奋斗,已跻身中国制冷行业龙头企业之列。
自主创新为秉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秉伦拥有5个国家级、8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其中包括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不断推动行业在安全、绿色、节能方面的技术进步,掌握了-271℃至200℃全温度范围。 热芯科技是中国最广泛的温控行业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荣获中国制冷学会唯一两项科技进步特等奖,承担三项联合国制冷剂替代项目,引领行业绿色制冷技术发展。 ; 近10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72项; 主持、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48项; 并授权专利143项。 其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
“媒体聚焦烟台·聚焦制造业创新”全国媒体烟台财风行采访团莅临冰轮集团
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是秉伦的核心竞争力。 1990年代末,冰轮开始加速技术研发体系改革,明确提出“创新能力是决定冰轮未来的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战略,全力投入新型螺杆制冷压缩机等核心设备机组及环保宽温区控制技术系统解决方案正在开发中。
目前,冰轮在商用冷冻冷藏领域,汇聚了世界先进制冷技术的精华,在氨、二氧化碳等制冷剂的研究和应用方面走在行业前列。 其冷热系统集成能力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为食品加工、低温物流、水电核电、煤矿冻井及隧道开挖、环境模拟实验等提供世界一流的制冷设备及系统解决方案,在温控、环保减排、绿色能源综合应用等领域贡献冰轮智慧。
“媒体聚焦烟台·聚焦制造业创新”全国媒体烟台财风行采访团莅临冰轮集团
走出去,秉伦已从国内领先企业转型为全球运营企业。 秉伦集团凭借卓越的产品品牌和产品品质,已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其低温制冷、中央空调、环保供暖、能源化工设备等广受市场欢迎。 为进一步增强动力、拓展市场,冰纶集团正在逐步实施国际化战略。 在不断加速技术创新、占领行业制高点的同时,正努力通过国际化战略寻求更大的国际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