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获省科技奖励25项科学技术进步奖23项

admin

万峰雄伟,必有主峰。

新旧动能转换,

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打造高质量发展坚强支撑,

归根结底,这一切都取决于创新。

在近日举行的省科技创新大会上,我市共获得省科技奖25项,其中自然科学奖2项,科技进步奖23项。 我市推荐获奖成果数量居全省第二位。

近年来,我市攻坚克难、攀上新台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将丰富科技创新资源的“势”转化为科技创新成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新动能。 蓬勃发展、新技术不断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加速集聚,为烟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引擎。

布局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聚焦全国、省市

发展战略需要,

一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烟台卓越新能源招聘_烟台卓越新能源有限公司简介_烟台卓越实业有限公司怎么样

重要的支持。

4月28日上午,烟台市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视频签约仪式“在远处”举行。 在这场“屏幕式”签约仪式上,我市与中科院兰州化学研究所、利和科技创新集团、山东省火炬生产力促进中心共建的三大科技创新平台签约。

烟台卓越新能源有限公司简介_烟台卓越新能源招聘_烟台卓越实业有限公司怎么样

三大科技创新平台携手签约

YMG全媒体记者唐守睿、刘浩杰摄影报道

三大科技创新平台分别为“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烟台利和国际先进技术创新中心”和“山东(烟台)中日产业技术研究院”,涵盖了基础创新领域创新链。 、公共服务、成果转化等关键环节,发挥合作伙伴创新资源聚集、技术密集、人才丰富的优势,赋能助力烟台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我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坚实基础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 支持。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研究所、山东省火炬生产力促进中心、利和科技创新集团等大型院所、大型创新企业,创新资源聚集、技术密集、人才丰富。 此次合作共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将为烟台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赋能。

“力和科技多年来专注科技创新服务,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企业孵化,持续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深圳市同产力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季世山表示,利和将致力于打造创新圈,搭建创新平台,集聚创新人才、投入创新资源,产生新的创新模式,加速产业、技术、产业的深度融合。学术和研究,并刺激现有产业。 升级,引领新兴产业落地,为烟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省科技厅厅长唐波在签约仪式上表示,烟台市签约的三大科技创新平台涵盖实验室、创新中心、技术研究院等各类创新平台,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 ,发展前景良好。 希望烟台市以共建重大创新平台为契机,充分发挥各方积极性,汇聚优势创新资源,不断完善科技创新链,促进区域经济融合发展与国际创新接轨,协助实施烟台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打造烟台市科技创新“城市名片”,为推动全省现代科技治理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完善科技治理体系,提高科技治理能力水平。

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聚焦国家和省市发展战略需求,是增强区域创新能力、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烟台卓越新能源有限公司简介_烟台卓越新能源招聘_烟台卓越实业有限公司怎么样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先后获批国家创新型城市、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济青岩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城市创建城市。 “创新名片。

为助力打造科技创新平台,今年上半年,我市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重点支持重点实验室建设省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其中,国家级项目立项资金补助标准由200万元提高到300万元烟台卓越新能源招聘,省级项目立项标准由20万元提高到50万元。 同时制定实施了《烟台市新型研发机构管理办法》、《烟台市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关于规范实施市科技创新平台工作报告制度的通知》等文件。 上半年,市级项目陆续认定,新增研发机构7个,培育省级以上创新平台6个。 目前,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已达520个。

吸引全球高端人才“智聚烟台”

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

培育壮大新动能,

我们必须从世界各地选拔最优秀的人才并使用他们。

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

在创新活动中培养人才,

集聚创新事业人才。

6月1日,万华大学教学楼在磁山万华全球研发中心正式启用。 这是我省第一所化工企业大学。

烟台卓越新能源招聘_烟台卓越新能源有限公司简介_烟台卓越实业有限公司怎么样

烟台卓越新能源招聘_烟台卓越新能源有限公司简介_烟台卓越实业有限公司怎么样

6月1日,万华大学教学楼在磁山万华全球研发中心正式启用。

“万华始终把人才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来培养。” 万华化学集团高级人力资源总监赵继德说。 这是万华对人才培养体系的重塑和再造。 从培养到培养的转变,意味着万华的人才培养正在朝着集团需要的方向发展。 更加系统化、组织化、针对性强,建设新型人才。 团队快速成长的平台。 据介绍,万华全球研发人员已从两年前的1000多人增至2500人,平均年龄不到31岁。

全球研发中心的人才引进工作是我市招贤引智工作的一个纲要。

吸引人才的能力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竞争力。

3月份召开的全市重点任务动员大会指出,要打好“双招双引”攻坚战,对标全省领先、全国一流,出台更具竞争力的“人才新政策” ”,并且愿意花很多钱。 有针对性地引进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打造人才集聚“洼地”。

烟台城市环境优良。 目前,正以开放的心态吸引世界各地的高端人才“智聚烟台”。

为引进优秀人才,持续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能量,我市推出了《桑子创客计划实施办法》《重点企业扶持实施办法》等8项优惠政策(园区)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 《烟台市引进拔尖人才(团队)“一案一议”实施办法》出台,对拔尖人才(团队)实行“一案一议”,人才政策体系健全立足全国,不断完善。

数据显示,目前全市人才总数达181万余人,其中高层次人才9.4万余人。 入选国家重点人才项目数量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 引进一位全职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是“史无前例”的。 优胜者。

为科技型企业培育奠定坚实基础

新动能不断涌现、壮大的背后

我市基础扎实,正在加快完善。

烟台卓越实业有限公司怎么样_烟台卓越新能源招聘_烟台卓越新能源有限公司简介

科技创新实力雄厚。

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是科技型企业分级培育的基础支撑。 我市深入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应有尽有评价”加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据库,为其提供精准化评价服务和支持。

烟台卓越新能源招聘_烟台卓越实业有限公司怎么样_烟台卓越新能源有限公司简介

中集来福士建造的全球最大、最先进的深水养殖工作船“JOSTEINALBERT”

YMG全媒体记者 唐克 摄

为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鼓励科技型企业更快更强发展,我市连续三年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大赛,提供为竞赛优胜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鼓励科研开发。 对符合纳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纳入培育库,给予10万元资金支持。 按照高新技术企业标准提供一对一的服务,增强公司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8家,同比增长29.4%。 截至目前烟台卓越新能源招聘,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达823家,继续前进,位居全省第三位; 新登记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945家。 ,约占全省登记总数的六分之一。

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保障,筑牢科技型企业培育基础,深度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贵、融资难的“老问题”规模企业。 2019年以来,我市克服困难,积极探索为企业增加信贷的新路径,优化政策“菜谱”,搭建广泛的政府、银行、企业联系桥梁,创新“科技城联动”新模式。信用”,有效促进金融“血液”不断流向科技创新高地。

今年3月,烟台卓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科贷”获批700万元短期流动资金贷款,雪中送炭。 公司主要从事风电电热储能设备、低谷电热储能设备、太阳能储能设备的研发和销售,电采暖固体蓄热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安装设备。 产品节能效果好,环保性好,可替代锅炉产品污染高,产品一经推出,受到市场广泛好评,订单需求迅速增加。 由于企业规模较小,无法提供充足的抵押品和有效的担保,无法满足其融资需求,导致无法承接一些大额订单。 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按规定主动向中国银行等合作金融机构推荐国家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并快速提供贷款,解决企业融资困难,解困小微企业融资渴求。

“‘科技信贷’和‘成果贷’业务的发展,有效推动了银行创新金融产品,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开辟了绿色通道,缓解了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以中小企业为主。” 市科技局局长李永军说。 我市设立专门绿色通道,专人专岗,优先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加快贷款审核效率,解决企业融资燃眉之急。

“科贷”、“成就贷”增长势头强劲。 20201年上半年,全市147家(次)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科信”、“成就贷”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约7.5亿元,比上年增加7.5亿元。比去年。 贷款平均年利率4.96%,同比下降1.04个百分点,最低年利率3.8%,有效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企业。

打造“1+10+N”科技创新支撑体系

市科技局近日发布了2020年第一批市级创新创业社区建设名单。记者在名单中看到,本次发布的市级创新创业社区涉及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轻质材料、光电材料、高效农业、橡胶工业和医疗保健产业技术。

创新创业共同体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政产学研资”多种要素聚集,实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企业孵化、金融保障、产业提升。 和载体,具有地域性、连锁性、多元化等特点。

烟台卓越实业有限公司怎么样_烟台卓越新能源有限公司简介_烟台卓越新能源招聘

中国航天513研究院科研人员正在研制微纳卫星

YMG全媒体记者 唐克 摄

“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打造一批高端科技创新基地,增强面向行业的研发和孵化能力。” 市科技局局长李永军表示,这些体系不仅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更是技术进步的加速器,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

据悉,我市计划五年内建成市级“烟台工业技术研究院”,并在优势重点工业领域布局建设10个左右工业技术研究院,形成“1+10+N” “城市”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引领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打造创新创业社区,赋能全市高质量发展,去年8月,我市印发《关于开展烟台市“政产学研”创新创业社区建设工作的通知》计划。

通知显示,我市将立足本市科技和产业优势,对接全省科技创新总体部署,聚集国内外科技资源,建设一流科研设施,集聚第一培养一流创新人才,产出一流科研成果,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目标是以协同创新为重要手段,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布局和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共同体,形成“政、产、学、研”创新要素的有效聚集和优化配置。和科研经费”,不断突破重大核心关键技术瓶颈,实现重大创新、技术成果不断涌现的创新发展新局面。

根据规划,我市面向新旧动能转换重点产业领域和高端产业链科学布局。 通过建立以“工业技术研究院”为代表、以不同专业研究机构为支撑和补充的新型研发机构,打造不同主体、不同模式的“政产学研资”创新创业共同体,路径和方向。 用5年左右时间建成市级“烟台工业技术研究院”,在新材料、先进制造、医疗健康、现代海洋、海洋工程等优势重点产业领域建设10个左右研究院所。高效农业。 产业技术研究院培育、建设、加盟一批相关领域不同产业方向的专业技术研究院、研究所、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从而形成“1+10+N”的技术创新支撑城市系统中。

新技术落地铸“金”,新动能蓬勃发展,为烟台提供有力支撑,注入澎湃动力。

YMG全媒体记者唐守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