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专业就业方向
据统计,各行业日语专业人才的就业比例为:日资企业占50%-60%; 国家机构(包括外交部、各级政府、海关、外经贸厅、贸促会等)约占20%; 大学教师和日本导游各占10%左右。
1、进入日本企业很容易:
日本企业分布在大连、烟台、青岛、苏州、无锡等东南沿海城市,未来在中国发展潜力巨大。 许多学生把进入日本企业视为职业生涯的开始。
但日本企业的工作方式与国内、欧美企业不同。 日本企业的老板们相信努力工作,加班到11:00或12:00是常事。 他们还要求员工同样勤奋、敬业,决不斤斤计较。 日本企业喜欢制定详细、清晰的工作目标和流程。 然后他就会一步一步细致完整,他不喜欢任何人标新立异; 一切都必须向上级汇报,得到批准后才能采取行动。
2.日语+IT很亮眼:
日本IT产业的快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日语+计算机”复合型人才将十分吃香。 近年来,通用汽车(GE)和美国戴尔集团的亚洲分公司已将原来在日本的业务转移到中国大陆。 他们对既精通日语又精通计算机的人才需求巨大。
如果你对计算机感兴趣,可以参加一些微软的计算机认证考试,然后向IT行业发起进攻; 同样,如果你对法律感兴趣,可以参加国家司法考试烟台日语招聘,然后竞争翻译、法律顾问等职位; 如果你对会计感兴趣,可以参加ACCA(英国注册会计师)等会计考试,然后获得翻译、财务总监等职位的资格。 总之,在学好日语的同时,还应该培养自己的兴趣,争取有一定的造诣。 这将使您的就业前景更加光明。
3. 其他目的地也同样精彩:
过去几年,日语人才的需求主要来自大连等与日本交往广泛的东北地区。 但近年来,一些南方城市,如深圳、广州、上海(虽然上海很难进入)的一些独资企业、合资企业、贸易公司、旅行社都对旅游产品有比较大的需求。日语人才; 烟台、威海、青岛等北方沿海城市对日语人才的需求也较大。 此外,国家部委、省市政府机构对日语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 比如,今年3月中旬,烟台市政府来到大连外国语大学招收20名本科毕业生。 他们将受聘为烟台市区级政府机关和街道社区担任日语翻译和经贸谈判人员,虽然待遇不如日资企业丰厚。 但也反映出国家对日语人才的日益重视。
日语专业就业前景
1、日本企业数量大幅增加
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为日本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近年来,上海日资企业数量大幅增加。 据2001年《在沪日资企业概况》显示,在沪日资企业、机构常驻代表机构617家,日资企业2967家; 2005年,本刊记载的代表机构数量达到1,083家,日资企业数量为3234家。两项相加,截至2004年底,在上海的日资企业和代表机构数量超过4,300家。 包括上海在内的长三角地区有日资企业7000多家。
随着日本企业数量的增加,其吸收的劳动力数量自然也会增加。 据测算,在华日资企业直接和间接雇用员工920万人。
2、日本企业对人才需求旺盛
我们从专业日本人才服务机构上海创价人才服务有限公司了解到,今年前四个月,日本企业招聘需求旺盛,每月委托招聘的职位超过400份。 与去年同期相比,日本猎头招聘的比例有所上升,这表明一些高端职位正在向本土人才招手。 上海创价交易所部长郑军分析,日本企业在快速消费品、制造、金融和贸易公司等领域对人才的需求量很大。 由于一些日本金融和保险公司进入上海,一些金融职位的需求也有所增加。 此外,IT企业对软件人才也有巨大的需求。 懂日语的软件工程师尤其难找。 很多企业不得不委托培训机构代为培训。
3.日语是入门门槛
李小姐曾经是一名护士。 两年前,她打算转行到一家日资公司担任秘书,但日语是最大的障碍。 现在,经过两年的培训,通过日语能力一级考试的李女士已经到一家日资公司工作。
日语是进入日本企业的一大优势。 日本专业人士找工作相对容易,一般可以得到至少三份人才机构的推荐。 目前,上海开设日语专业的高校仅有十几所,培养的学生总数也只有几百人,很难满足日资企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 当然,仅仅懂日语是不够的。 如果您申请高级职位,您需要具备多种素质。 人们普遍认为日本企业的工资低于欧美企业,但事实并非如此。 创价曾对日本企业薪资进行不完全调查发现,日语专业的学生起薪普遍在3000元左右,比其他语言专业的学生要高。而且,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这种差距还会拉大。 ,差距最小的也有千余元。
4. 日语流利会话能力。 日本企业青睐那些能说会做的人。
青岛中小企业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举办的日资企业专场人才招聘会透露,能操作机器、用日语流利交流的“能说会做的人”最受日本人青睐——出资企业。 本次专场活动提供日资企业各类职位数百个以上,求职者众多。 继2月底我市首届日资企业人才招聘会之后,日资企业对本土人才的需求持续旺盛。 其中近78%是制造企业。 未来一两年烟台日语招聘,一万多家日资中小企业也将主要从事机械制造和时装加工生产。 因此,相关机器制造商、服装设计师、各种操作人员、企业责任(日本公司经理)的职位要求最高。 此外,贸易和服务行业的日资企业分别占据第二和第三位,贸易主管、销售经理、营销经理、营销服务等岗位需求量也较大。 人事专家表示,日本企业对人才的突出要求是懂日语、具备专业操作技能,即“能说会做”; 同时,还要勤奋、谨慎、仪表好、有礼貌,这是日本企业特别重视的。 优势。 据了解,日资企业一般管理人员的薪资比国内企业高1.5倍,技术操作人员的薪资比国内企业高50%-70%。 实习生的工资也是2000元到3000元。 招聘人才的竞争非常激烈。
2002年至今,日本对华投资可以说是一个高热期。 这一高峰状态是日本企业对华投资的第三次高潮。 73.9%的海外投资日本制造业企业认为中国是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国。 随之而来的是许多职位对人才的需求。
日资企业与欧美企业不同。 他们的大多数高级管理人员都是日本人。 他们用中文交流的能力有限,很多人根本不懂中文。 因此,日资企业需要大量的日语翻译,甚至是普通员工。 要求。
对于大多数日本专业来说,找工作似乎不成问题。 据调查,每个日语专业毕业生平均有7个就业机会。 对于学日语的学生就业来说,可谓“天皇千金嫁不愁”。 “学日语就更容易找到工作”已经成为招聘市场上的一个特殊现象。 在大家都面临就业困难的时候,日语人才仍然有选择工作的空间。
目前日语说得好的人不在少数,拥有各级证书的人也不在少数。 然而,日本人力资源公司仍然急需人才。 在他们看来,日本企业真正需要的是精通技术和语言的人才。 具有技术能力和语言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已成为日本企业中的稀缺品。 日本制造业大量企业的到来,刺激了对高层次技术人才的需求。 然而,具有技术能力的人才缺乏在日本企业工作所需的语言能力。 同样,没有语言障碍的人才往往缺乏技术背景。
此外,全国各地的欧美企业也是吸引日本人才的好地方。 他们有很多日本企业客户,也需要日本人才。
受人才市场供需信息影响,人们不仅关注英语教育,也将目光转向日语学习。 过去,英语往往是想要学习外语的人的首选。 但近年来情况发生了变化,选择日语作为第一选择的人数明显增加。 部分参加日语培训的学生计划前往日本留学,进行语言准备。 虽然近年来赴日留学的学生人数有所减少,但这一减少是与前几年的高峰期相比的。 。 事实上,每年仍有大量的人去日本留学。 毕竟日本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发达国家。 参加日语培训的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已经工作了几年的学生。 在日资企业工作的经历让他们明白了继续学习的必要性:想要更好的发展,流利的日语是必须的。
中国越来越开放,开放程度越来越高。 中日加强经贸、文化交流是必然趋势。 日语作为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必将使日语人才的发展前景更加光明。
现在学日语比较实用,因为中国的日资企业远多于其他国家,就业前景也很广阔。 而且,日语比其他语言更容易学习。 如果以后想工作,只需要参加二级考试,大约需要一年的时间。 目前,日语相关工作要求日语能力至少为 2 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