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新闻
2023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招标采购领域也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全年,小编检索了国务院、发改委、住建部等中央部委直属部门20余件招标采购领域的重大事件和政策和城乡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全国公共服务平台官网和核心媒体网站,带您回顾2023年,这一年我们共同经历了非凡的。
2023年招标采购领域年终盘点!
↓ ↓ ↓
012023 年度政策检讨
2023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将高度重视招标采购行业。 1月至12月,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近千项招标采购领域的政策法规,涉及降低交易成本、推动数字化转型等多个方面!
2023年十大政策盘点
0113处:进一步降低竞价交易成本
1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完善招标交易保障制度进一步降低招标交易成本”。 《通知》要求严格规范招投标交易担保行为,全面推广保函(保险),规范保证金收退,清理历史积累保证金,鼓励减免政府投标保证金实行投资项目差别化保证金缴纳,加快完善招投标担保服务。 系统。
02
国家发改委:加快推进招标投标领域数字证书(CA)跨区域兼容互认
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在部分地方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和企业试运行招标投标领域数字证书跨区域兼容互认功能的通知》招投标采购平台”加快推进数字证书在招投标领域的推广。 (CA) 跨区域兼容性和相互承认。
03
国家标准《供应链数字化管理指南》正式实施
5月1日,为引导企业开展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新的国家标准文件——《供应链综合管理系统数字化管理指南》 《信息化和工业化》(GB/T 23050-2022),该文件将于2023年5月1日正式生效。该国家标准文件重点关注供应链规划、角色分工、业务运营、数据开发、技术应用等,系统地为企业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供应链规划、执行、控制和优化提供方法指南和指导建议。 ,为企业开展供应链数字化管理提供基础、全面的指导。
04
四部门:推动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修改
5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并积极推进招标法与政府 修改采购法,完善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交易规则,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着力消除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和外地企业设置的不合理限制和壁垒。
05
国家发展改革委:就招标采购领域妨碍公平正义问题公开征求线索和意见
8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营商环境发展促进中心正式发布《关于深入调查研究违反全国统一市场建设行为并向社会公开收集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的公告》 “对全国统一市场建设的政策法规进行约束。 、阻碍依法平等准入和退出、妨碍招标采购领域公平正义、违规设置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强制要求产业配套或“捆绑政策”等。 ,征集期限为2023年8月3日至2023年8月31日,可通过邮件、电话、投递材料、扫二维码、留言等方式反映问题。
06
国家发改委:畅通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领域政府失信投诉渠道
8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以下简称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完善政府廉洁履职机制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通知》,要求领导部门全省社会信用体系畅通政府采购、招投标等领域。 政府违约失信投诉渠道。
07
国家发改委:规范招标投标领域信用评价应用
10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招标投标领域信用评价应用的通知》。 《通知》要求,各地不得通过信用评价、信用评分等方式变相设置竞价交易壁垒,不得区别对待不同经营主体,不得利用特定行政区域的业绩,设置竞价交易壁垒。当地分支机构、当地缴纳的税费和社保等作为信用评价加分。
08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依法惩治串通投标犯罪5个典型案例
11月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检察机关依法惩治串通投标犯罪典型案例。 该批案件揭示了串通招投标犯罪的常见类型,旨在警示教育招投标市场主体,防范招投标领域犯罪的发生。 本批次典型案例共5个,其中4个涉及工程建设领域。 4起串通投标案件共涉及59人,涉案金额超过82亿元。
09
当中标通知到达中标人时,合同成立。
12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 。 关于合同的订立,《解释》第四条规定,合同通过招标方式订立,中标通知书送达中标人时,当事人请求确认合同成立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 合同成立后,当事人拒绝签订书面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招标文件、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等认定合同内容。
10
国家发展改革委:就《招标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规则》公开征求意见
12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起草了《招标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规则(征求意见稿)》,明确政策制定机构应当确定专门机构负责招标工作,履行公平竞争审查职责。 审查公平竞争的招标政策和措施。
02招标采购行业创新举措
2023年,我们收集整理了全国各省市招标采购领域重点创新举措共4项。 这些创新尝试持续推动我国招标采购行业快速发展和健康运行。 让我们来看看!
创新举措
01
海南@全面推行“机管招投标”
6月15日,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海南省交通运输厅、海南省水务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机电一体化”工作的通知》海南全面推行“机管招投标”“管理招投标”工作,持续营造公平公正、廉洁高效的营商环境,使之成为全国招投标制度改革的“标杆”据悉,海南基本创新构建了招投标体制机制,完成了“1+3”“机管招投标”体系建设和试点运行,具备了全面推广“机管招投标”的基本条件。管理招标”。
02
河北@全面推进招标“双盲”评审
“双盲”是指评标专家的“盲选”和“盲评”工作,拒绝熟人,不评判人,公平公正。 “盲选”是指通过专家遴选系统从全省统一评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评标专家。 系统不显示入选专家的姓名、联系电话等信息。 “盲评”是指招标文件的技术部分采用“隐性招标”的形式。 评标专家在不了解投标人信息的情况下进行评分。 系统自动汇总得分,并按程序确定中标人。 这项工作将进一步规范招投标市场秩序。
03
贵阳@“招标新方式:席位制分散评标”
席位分散评标是评标过程中一种新的评标方式,旨在提高评标的公平性和专业性。 不同于传统的集中评标方式,将投标人代表和评标专家分散到不同的评标室或远程交易中心进行评标。
该评标方式是投标人代表单独在评标室参加评标,评标专家随机分配到2-3个评标室或场外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评标。 评标专家利用音视频数据进行在线互动交流,利用云工具对评标过程进行同步评分和签名。
04
烟台@招标创新实施远程远程评标新“123”全覆盖模式
远程非现场评标“123”全覆盖模式是指烟台市行政区域内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且必须依法进行招标的建设项目,应当在烟台市行政区域内采取远程非现场评标。同城或异地异地评标,省内跨市或跨省。 远程非现场评标,符合相应标准的项目,跨省远程非现场评标比例不得低于20%,跨省市远程非现场评标比例不得低于20%。小于30%。 该模式基于打破当地评标专家“小圈子”,解决专家之间“熟面孔”问题,对投标人、投标人与评标专家进行地理隔离,有效防止人为因素干扰评标过程。 为营造阳光高效、公平公正的招商环境增添新动力。
03 招标采购行业热点事件
2023年,我们还将从数千个招标采购领域热点事件中评选出社会影响力较大、关注度较高的热点事件。 希望大家以史为鉴,共同维护招标采购行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热门活动
01
学校标价3600元插排,校长被调查!
2月,安徽省当涂县网友发帖称,“当涂二号中标金额488万元的采购项目中,单价3600元的排插和单台灯控器4000元的价格出现了。 总价19万元,采购涉嫌虚增成本和胡萝卜竞价。”记者从两款产品的生产厂家处获得了报价,上述同款产品的单价均在200元以上。该校校长已被立案调查!
02
“600亿大工程”开工仅三天,违法
12月5日,《海口发布》发布“海口军休大院”项目公告,指出该项目自称“建设规模2.6万亩”涉嫌违法用地,引发网友热议。社会。 该项目预计总投资600亿元。
03
18亿项目,5.4亿元中标后弃标!
9月5日,重庆公共资源交易网公布了重庆第一纵线白棚路至小湾立交工程第二施工段(科学大道九龙坡段)中标结果。 该项目的第一个获奖候选者是湖南省。 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标价格为5.4亿元人民币。 本次招标项目预计合同额约为18亿元人民币。 随后,中标者“弃标”,引发网友热议,称“损人害己”!
04
浙江省纪委捣毁一个串通招投标犯罪团伙,涉案金额逾50.74亿元
截至5月13日,在浙江省纪委监委总体指导下,省公安厅召开全省公安机关视频调度会,部署首次集中封网行动开展专项整治招标领域突出问题。 此次行动在全省11个地市同步开展。 截至5月13日,共出动警力1756人,打掉犯罪团伙8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98名,涉案总价值50.74亿元。
05
5.1亿土建工程中标20天后被取消!
招标网官网显示,中标价超5.11亿的某科研中心项目土建工程已发布招标失败公告。
招标失败原因显示,“本标段招标图中单体建筑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中标单位现有企业资质【建筑工程总承包二级】不符合要求,且无法承接该项目,中标无效,重新招标。 ”
06
1750万个项目,728家企业投标,127家企业被罚款,数千万存款被没收!
安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多次发布公告:在“潜山市X104罗塘路(天柱山至水后段)县乡公路升级改造项目”项目中,127家公路企业在招标过程中具备放贷资格。 因诈骗,光是竞买保证金就被没收了,损失就是几千万!
07
3家建筑公司垫付资金数亿元,却被骗4000万元以上。
上海3家建筑公司承建了扬州旧城改造工程,垫付资金数亿元。 项目完成后,他们被政府告知,这样的项目不存在烟台招标采购,他们签的合同是假的,他们联系的官员也是假的。
杨某等人因涉嫌诈骗罪被提起公诉。 2023年8月9日晚,江都区人民法院通知取消开庭,延期审理。
08
34亿平铺河流!官方及时回应
今年6月,一则郑州“斥资34亿铺设河道”的消息在网络上疯传。 网上发布的截图显示,河南省郑州市正在对金水河进行综合整治。 工程全长22.3公里,总投资34.03亿元。 平均每公里投资约1.5亿元,1米造价约15万元。 官网回应:该工程花岗岩石料河道长度约10.8公里,面积约2.68万平方米,总造价约650万元,占总投资0.2%,悬石位于人行道外。
09
350亿元EPC项目突然夭折,招标方竟然是假央企!
6月21日,中国招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4GW光伏离网制氢项目EPC总承包招标公告》。 投标人为中国广通科技(酒泉)有限公司,项目资金350亿元。 这个“巨无霸”项目一经公布,氢能源板块相关概念股暴涨,引起行业巨大震动。 短短6天,中国招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就发布了《关于终止4GW光伏离网制氢项目EPC总承包的公告》。 公告称,该项目终止的原因是“因采购方采购计划发生变化”。 后来查明,国资委《中央企业公布造假国有企业名单汇总(第二批)》也显示,中国广通是名副其实的造假大户。
10
2000万项目,招标文件中竟包含“陪标”
5月,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下发《关于全省住房市政工程领域分包、借贷资质、串标等违法违规8起典型案例的通知(第五批)》。 江西某建筑公司在工程招标过程中,其招标文件技术标目录中有“随标”字样烟台招标采购,涉嫌串通投标,涉案金额2084.16万元。 2022年8月,经调查核实,发现江西某建筑公司与宜春市某建筑公司存在串通投标行为。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这也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年。 2023年中国招标采购重大事件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