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周佳宁
出生日期:2000年2月
入学学校:烟台市十三中
我憧憬着“我以后一定能成为一名好老师”。
“站在讲台上,我感觉自己在发光。” 周佳宁,2000年出生,烟台市十三中化学教师。 说起她“这两个月来第一次当老师的经历,她稚嫩的脸上写满了兴奋”,课堂上,孩子们求知的眼睛就像聚光灯照在我身上。 感觉很棒,我很享受。 当然,这种期待既是动力,也是使命。 它鞭策我继续钻研教学和教学方法,认真学好每一堂课,“关注班里的每一个学生烟台 语文老师,期待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新科目、新老师,让孩子爱上化学
一张“新面孔”的她,依然是初三五班的班主任,同时还担任化学实验室的实验员。 “非常感谢学校给予我这份信任和经历。” 化学是初三才接触到的入门科目,培养孩子的兴趣非常重要。 第一节化学课,周佳宁做了三个小实验。 当她点燃镁条时,镁条立即发出耀眼的白光。 学生们惊讶地说“哇”,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这种燃烧是放热的。 ,“我用触觉,让学生触摸拿着镁条的坩埚钳。 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热量,并感叹化学的魔力。” 我还做了一个氢氧化钠与无色酚酞试液反应的小实验。 当氢氧化钠滴入酚酞的那一刻,溶液很快变成了美丽的红色,学生们感觉就像变魔术一样。 通过让学生对化学产生好奇,他们想要学习化学并学会热爱化学。
“注重激发兴趣。也许这就是2000年以后教师的教学特点。他们刚从这个年龄段出来,知道学生在课堂上‘想要’什么。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参与中更直观地学习知识。”我学生时代就喜欢这样的课堂,所以作为一名老师,我希望为学生提供更多他们喜欢的教学方式和课堂氛围。” 潘英全同学竖起大拇指说:“单元测试我们班里排名第一……周老师太棒了。”周老师的课生动有趣,还经常做实验,让我们可以动手参与。死记硬背。学生们都很喜欢周老师的化学课。
周佳宁高兴地说,作为一名“00后”,她在学校获得了很多“青睐”。 学校为每位新老师安排一名学科导师和班主任,在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和衣食住行等方面提供帮助,非常温馨。 。 周佳宁表示,学校的“蓝色工程”雪中送炭,为新手的她指明了方向。 每次,她先独立备课,然后听老师和备课组其他老师的讲课,然后第二次备课,然后走上讲台,用精心准备的课来感染和打动学生。 。 课堂充满活力,展现了00后的魅力和特质。
年级主任李响作为周佳宁的师父,在谈到这个“00后”时,赞不绝口:宝藏女孩,多才多艺,对待工作非常认真。 “她入职第一年担任班主任,但显得颇为老练。这种老练源于她对教育的热爱和对事业的追求。她耐心、细心、用心。这个00后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努力学习,当一名班主任
在大人眼里,她仍然是一个“2000后”孩子,周佳宁却自嘲,已经逐渐成为学生的“首席家长”。 “我要全面了解班里的学生,无论是生活上还是情感上。” 周佳宁说,手机24小时“在线”,可以随时与学生家长在线沟通。 每天,操场、教室、办公室都是“三点一线”。 “学生们在跑步、锻炼,她也跟着她,每天最多可以走2万步。”
周佳宁说,她有两个提高工作效率的秘密武器:“便利贴”和多个“闹钟”。 她的闹钟会在晨读、跑步、午餐、午休和放学后准时响起。 她把班主任每天的琐事都记录在便利贴上,并一一完成:甲同学中午需要换牙套,乙同学感冒了需要开水泡药,丙同学需要开请假条。跑步练习,教研组备课,并带领班级进行核酸检测。 ..在学生周围忙碌。 一有时间,她就去班级看望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与他们交谈。 “我相信,在更加了解学生之后,他们会更加信任我。”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强调的是“陪伴”。 周佳宁也在日常忙碌的生活中收获了很多温暖,学生们也来找我,“我上网课时感冒了。学生们听到我的声音后,纷纷留言:周周老师,记得多喝点热气。” 水,你感冒了吗? 别忘了吃药。 每天都有暖心的事情发生……
年轻意味着充满活力,应该更多地展现自己。 “我们要把新理念展现、交流、融入到教育教学中,这样才能得到更好的提升,让自己成长得更好。” 这是周佳宁对自己的日常监督。
将新理念融入教育教学
2000年代出生的千禧一代宝宝成长环境丰富多彩,善于接受新事物,愿意不断学习。 周佳宁说,她的父母都受过高等教育,而且非常民主。 当她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们就非常注重培养她的各种特长。 她拥有中国山水画九级、古筝七级、跆拳道黑带等。她在大学连续五个学期获得奖学金,并利用课余时间取得了高级瑜伽教练和空中瑜伽教练资格。 周佳宁说:“我们是德、智、体、艺、劳全面发展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我们希望学生有更高的综合素质,所以我教育学生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强健的体魄、不屈的精神、终身学习的意识。” ”。
大学期间,周佳宁曾获得山东省师范生实践技能大赛一等奖,因此被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到市里进入教学岗位。 她住在青岛。 每次她和父母视频通话时,她都会分享自己的“工作”。 “今天的课特别成功,学生们考试成绩很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也很顺利。” 这时,她的父母的教诲总是遵循着“你必须负责”和“不要辜负学生的期望”。 这激励着她继续前进。 “我的奶奶是一位退休的高中语文老师。在我参加工作之前烟台 语文老师,她告诉我,当我肩负起责任时,我也肩负着使命。” 周佳宁说,当我真正走上讲台,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后,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烟台市十三中副校长杨志强表示,2000年以后出生的教师的加盟,为学校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学校制定了详细的新教师发展规划,帮助新教师一年上岗、三年成才、五年成才。 每年都力争成为一名名师,希望每一位老师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热点新闻回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