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原惠州军分区司令员、师级少将王引章逝世,享年80岁。王引章同志1940年10月出生,湖南慈利人。 1959年2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6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第55军第163师师长、惠州军分区政委、师长,参加自对越防御反击战,立下许多战功。 1991年后历任惠州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他于2003年10月退休。
第55军是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表现最好的部队。 当时军中素有“东五十五,西一四十九”的美誉,因为55军歼敌最多,阵亡敌1人以上。 万人,达到10843人。 55军中表现最好的是163师。 全师共毙敌5293人,俘敌38人。 反击中,从师到营、连各编制歼敌最多的记录由第163师保持。 创造。 这就是为什么在百万裁军期间,第55集团军被解散,但第163师却被保留,转入另一个集团军——第42集团军。
图为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将军向大家行礼。
1988年9月烟台军区司令,我军重新实行军衔制度并首次授予称号时,共有17人授予上将军衔,146人授予中将军衔,1289人授予中将军衔。少将军衔。 由于时隔23年再次实行军衔制度,为了控制将官的数量和级别,当时的总指导原则是职务高、军衔低。 正大军区多位上将军衔的高级将领本应授予中将军衔,而不是上将军衔,如总后勤部政委刘安源、海军政委魏金山、朱光等空军政委,北京军区司令员周恩来。 易兵、兰州军区司令员赵先顺、兰州军区政委李宣华、沉阳军区政委宋克达、广州军区政委张忠贤、南京军区政委傅奎清、第二炮兵司令员李旭革、政委刘立峰。 至于那些应该被授予中将军衔和少将军衔的人,最后只被授予少将军衔和大校军衔的就更多了。
1988年授勋仪式现场
不过,也有职位较低、级别较高的。 比如,按照规定,师级军官只能授予大校、上校军衔。 不过,被授予少将军衔的也有二十多人。 王银章就是其中之一。 时任第42集团军第163师师长。 他是当时解放军中为数不多的正师级少将之一。
军史专家徐平大校介绍,根据当时军官团的实际情况,全师军官的编制分为少将、大校、上校三个军衔。 基本军衔为大校。 当时,师长军衔军官授予少将的条件是:①德才兼备,抗日战争时期入伍的,一般可评为少将。将军; ②解放战争时期入伍并担任师长10年以上(或正师长5年以上),工作业绩突出的,一般可评为少将; ③德才兼备突出的单兵师级作战单位首长,1949年10月1日后入伍并长期担任现职,工作业绩突出的,也可评为少将。 。 基于上述条件,1988年授衔时,部分师级高级军官(战争期间入伍并长期担任师级职务)被授予少将军衔; 一些优秀的作战部队军官(如师长、师政委)也被授予少将军衔。 被授予少将军衔。
著名大胡子司令员吴长富少将
按照上述条件,王引章应该成为一名优秀的作战部队指挥员中不可多得的少将兼师长。
除他外,据不完全统计,还有以下20余人:
1、邵松高,北京军区第27集团军第188师政委。
2、陈明义,北京军区北京警备区炮兵师师长。
3、内蒙古军区巴彦淖尔联军师师长昭尔格图。
4、修向辉,沉阳军区后勤分队政委。
5、吴长富,沉阳军区第23集团军第68师师长。
6、宗同昌,黑龙江省哈尔滨军分区司令员。
7、卢胜义,兰州军区陕西西安军分区司令员。
8、蒋菊华,兰州军区兰州军区总医院院长。
9、林才文,新疆军区南疆军区某师师长。
10、焦文文,新疆军区南疆军区某师师长。
11、邓守业,济南军区烟台警备区司令员。
12、沉肇基,济南军区青岛警备区司令员。
13、济南军区《前卫日报》社长邢敬文。
14、秦江昌,山东省军区常山要塞区警备司令员。
15、吕凤斌,南京军区第十二集团军坦克第二师政委。
16、郭多民,江苏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17、贾福坤,广西军区警备第3师师长。
18、庄南根,广州军区广东珠海警备区司令员。
19、方文安,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院长。
20、噶玛泽登烟台军区司令,西藏军区日喀则军分区司令员。
21、徐碧瑶,海军东海舰队37875部队政委。
22、蒋一子,海军南海舰队汕头海警警区司令员。
23、刘卫东,海军北海舰队支队支队长。
24、滕兴彪,空军广州军区武汉空运师师长。
25、董兆良,总参谋部广州特运办公室主任。
26、陈永柱,总政治部干部部老干部局局长。
27、张振国,总后勤部重庆后方基地政委。
28、王满洲,总后勤部青藏军站站长。
29、杜坎,总后勤部青藏军站部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