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20日,中央根据形势决定正式成立晋冀鲁豫军区,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 八路军第129师在刘、邓军长的领导下,在这里长期坚持抗战。 晋冀鲁豫军区也被誉为刘邓军队的故乡。
成立之初,军区辖济南军区、河北鲁豫军区、太行军区、太岳军区四个军区。 四个军区的首长也都是非常厉害的将领和干部,尤其是四个军长,个个实力强大。 那些震惊全国的名将,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授予军衔,成为开国将军。 四位政委都错失了军衔,但仍然在不同的岗位上做出了贡献。
济南军区司令员是杜义德。 作为一代将领,杜义德最大的特点就是勇猛,善于打硬仗、恶战,善于击败强敌。 他出生于红四方面军,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将军。 早年负责部队政治工作,24岁已任师政委。抗战时期,杜义德与日军浴血奋战多年,名声大噪。在河北南部。 解放战争时期,杜一德与王近山搭档,两人合力创建了虎狼师第6纵队。 刘伯承元帅曾称赞他:“杜义德是政委兼司令,文武兼备的司令兼政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杜义德被授予中将军衔。
李敬宇政委,这个名字很多人并不熟悉。 确实,与司令员相比,他显得有些默默无闻,但他也是一位老革命了。 李敬宇1929年考入山东烟台陆军军官学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与上战场的杜一德不同,他的革命生涯主要是在地方岗位上从事党的秘密工作。
抗战开始后,任平汉线省委(后改为晋冀豫省委)书记。 1938年1月,李敬宇、陈再道率第129师东进纵队进入冀南,开始建设冀南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李静玉大部分时间都在后方学习,理论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新中国成立后,李敬宇开始从事农业工作。 曾任华北管委会农林水利局局长,农业部机械管理局局长,农业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 因此,他没有参与此次封爵。
冀鲁豫军区司令员王秉章、政委张希
王秉章早年在冯玉祥手下当过兵。 后来在董振堂等人的带领下,参加了著名的宁都起义,加入了红军。 抗日战争时期,王秉章在第115师协助师长在鲁西、鲁南、晋西等地抗敌,扩充兵力,创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烟台军区司令,历任河北、山东、豫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 1947年任晋冀鲁豫军区第11纵队司令员,后任第二野战军第17军军长,率部参加渡江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王秉章参与组建空军,并被任命为首任空军参谋长。 1955年授衔时,王秉章被授予中将军衔。
王秉章的搭档是张熙。 在邢台河北省第四师范学校学习期间,他对革命产生了兴趣。 他加入共青团,开始参加革命活动。 1932年,张熙因叛徒出卖被捕,被押往北京草栏子监狱。 在狱中,他从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员。
出狱后,他到支鲁豫特委从事地下工作。 抗战爆发后,张希历任直鲁豫特委书记、冀豫地委书记、台南区委书记。 他长期战斗在冀鲁豫平原,为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河南解放后,任省委书记。 1952年,张希从地方调到中央,在国家计委工作。 因此,他没有参与颁奖。
太行军区司令员秦基伟、政委李雪峰
秦继伟13岁参加黄麻起义,被乡亲们誉为“红孩儿”。 抗日战争开始后,奉命在山西太谷地区组织抗日武装。 他成功地拉起一支队伍,开始了建立太行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艰苦奋斗。 1937年底,组建八路军第129师独立支队。 这支支队后来成为威震敌人的“秦莱支队”。
抗战胜利后,秦基伟担任太行军区司令员。 不久,他担任晋冀鲁豫第9纵队司令员,在中原地区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激烈对抗。 1949年,第9纵队改称第15军,他兼任第15军军长。 新中国成立后,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指挥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 1955年,秦继伟被授予中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李雪峰是山西人。 24岁考入太原国立师范学院,后保送山西大学教育学院学习。 入党后,担任山西省互助会党委书记,领导和组织青年学生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抗日战争时期,李雪峰组建冀西游击队,带领一批省委干部沿平汉线进入山西太行山区,与第129师会合,开始建立太行抗日根据地。
他在太行山区工作奋斗了10年,主要负责领导太行根据地地方党的工作。 1947年,李雪峰跟随刘、邓军队转战大别山,并南下参加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李雪峰也在当地工作,后来调到中央,所以没有参与授予职称。
太岳军区司令员由王新廷兼任,政委王鹤峰
王新亭是一位军政兼备的将军。 参军后他成长得很快。 三年时间,他从一名普通士兵晋升为军政治部主任。 抗战时期,王新亭任386旅政治委员。 他与旅长陈赓一起创建了让日军闻风丧胆的386旅。 他也是陈赓的得力助手。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8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1949年任第18兵团第60军军长、政治委员,后任第18兵团第一副军长、副军长。 政委并参加了解西南战役。 1955年,王新亭被授予上将军衔。
王新亭的搭档王鹤峰也是一位老革命。 1930年参加革命,从事山西抗日统一战线工作,参与组建山西救国救国同盟。 抗日战争时期,至死任第一纵队政治部主任,在晋东南敌后开展游击战争,领导建立太岳抗日根据地,并配合八路军参加抗日游击战争。
解放战争时期,王鹤峰与陈赓配合烟台军区司令,任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第四纵队政治委员,后任华北太岳军区政治委员。军区。 此时的指挥者是刘忠。
解放后,王鹤峰到当地工作,历任哈尔滨市委副书记、工业部部长,黑龙江省委副书记。 因此,他没有参与称号的授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