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书记孟凡利 让开放成为新时代山东最鲜明的标识

admin

今年的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让开放成为新时代山东最鲜明的标志”、“深化和扩大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合作”。 不难看出,今年将是山东与大湾区城市进一步推动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一年,而现在烟台已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5月26日至6月1日,在“港澳山东周”举办的同时,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德彦将率团前往深圳、香港、澳门开展经贸洽谈,开启南北合作,开创未来之约,推动烟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机遇,谱写烟台、深圳合作共赢新篇章、香港、澳门。

人们知道烟台书记孟凡利,在一个省内建立牢固的经贸合作纽带仍然是困难的。 但烟台现在想要跨越大半个中国,实现更大格局、更广领域、更多主体的区域经贸合作格局和理念令人感动。

更重要的是,在当前时点,推动烟台与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合作的条件日趋成熟,建立跨区域经贸合作关系并非奢望。

深厚的地域根基

这并不是烟台第一次接触大湾区城市。 相反,无论是深圳、澳门还是香港,都与烟台有着深厚的渊源。

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在烟台工作近四年。 他领导烟台谋划“十三五”规划,提出“把烟台建设成为当地人自豪、外国人向往、宜居宜业宜游的成功城市”。 “烟台现在的发展目标和上升势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孟繁利书记在任期间打下的基础。

香港元素贯穿烟台开放发展的全过程。 香港是烟台最早、最大的境外资本来源地。 改革开放后,烟台最早的外资、第一家独资企业和合资企业均来自香港。 目前,已有华润、招商局、世茂等多家香港知名企业在烟台投资,投资项目共计4100多个,实际使用港资179亿美元,占全市利用外资的41.4%。

澳门与烟台的交往也很密切。 据统计,澳门在烟台累计投资项目73个,金额9028万美元,涉及服装、机械、管道、资产管理等领域。 澳门山东商会、澳门山东省工商业联合会多次组团来烟台考察投资合作。 烟台东方电子与澳门电力有限公司在系统升级、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澳门著名食品公司“巨记纪念品”每年都会去烟台采购食品原料。

除了经济合作与发展,地区之间也保持着密切的文化交流。

香港河北山东同乡会、香港山东商会等团体和组织多次到烟台开展参观交流,积极宣传烟台,吸引港澳同胞和国际友人前来烟台来烟台考察、旅游、投资、商务拓展。

今年,烟台政协积极开展“烟台港澳交流活动年”,以“兄弟、亲情、共进”为主题,激发“桥梁、智库、纽带”作用烟台政协港澳地区委员和侨胞顾问,拓展家乡“朋友圈”,画“同心圆”。

从文化角度看,这种文化交流也将对金融合作、文化发展、产业对接起到助推作用。

因此,烟台与深圳、香港、澳门虽然相距万里,但交流对接密切,这也意味着合作前景广阔。 烟台市长此次率领的到访,无疑将推动这一进程向前迈进一大步。

行业领域高度兼容

举办经贸合作交流会、走访企业商业机构、集中项目签约是郑德炎市长此访的主要议程。

应该说,此访对于两地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世界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制造业众多,涉及电子信息、家电、机械、新能源汽车等多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当前,大湾区坚持制造业引领,把制造业作为现代产业体系非常重要的支撑。 着力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丰富“中国式现代化”内涵。

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也是烟台的标志。 在高端制造领域,两者存在高度重叠。

2022年烟台书记孟凡利,烟台GDP将达到9516亿元,增长5.1%,增速和增量均居山东第一,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26位,距离进入GDP城市行列仅一步之遥数万亿。 偏僻的。

要实现这样的增长趋势,工业制造业功不可没。

近年来,烟台已形成有色贵金属、绿色石化两个2000亿级产业集群,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汽车、食品深加工等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清洁能源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 这些主要产业集群对烟台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非常高,从长远来看,烟台这些主要产业集群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烟台是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名城,是世界四大深水半潜平台建造基地之一,正在积极打造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中心。 汽车产业产值突破千亿,烟台港成为中国沿海第三大商用车。 作为外贸出口口岸,2022年商用车吞吐量将突破40万辆。烟台生物医药产业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去年,建设60万平方米的蓝药谷生命岛科技园,推动山东新药创制。 省级实验室等高能创新平台,今年绿色石化产业预计突破2000亿元。

因此,在新兴产业领域,烟台与深港澳先进制造业有着非常大的合作空间。 此次经贸盛会也是两地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的契机,有助于地区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更深层次上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前景广阔的“未来科技创新城”

烟台的另一大亮点是正在规划的“未来科技创新城”,这也是本次城市发展交流的一个焦点。

烟台嘉河两岸规划建设“未来科技创新城”。 位于主城区空间发展的中轴线。 该地区山海相连,河海相连,海湾岛屿相得益彰。 它连接两岸三区,生态背景优越。 开发腹地广阔,距机场40公里,距火车站仅5公里。

放眼整个烟台,这样的区位优势很难相比。

更重要的是,在定位上,未来科创城将对标深圳大沙河生态走廊等先进理念,打造创新智慧发展动力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新型科技创新城。城市建设示范区、生态适宜区。 立足新城区,打造绿色低碳、智慧创新、生态宜居的兴趣之城、未来之城。

对比深圳大沙河生态走廊,让人眼前一亮,更显烟台的诚意。

规划依托烟台市嘉禾生态走廊东岸,引导重大公共服务设施、高端产业、中外合作大学等创新资源集中布局。 辅以文化创意、品质社区等功能,形成南北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轴; 在嘉禾口区打造以科创总部为核心的发展集群,东接海洋世界,西接开发区产业发展核心,形成研发中心、运营中心的超级走廊中心和结算中心。

从规划中不难看出,烟台对科创城未来的发展寄予厚望。 科创城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需要更大的科研创新支撑和人才智力资源。

在烟台考虑,吸引深港澳企业、投资机构、大学科研院所来烟台并不是单方面的产业转移,而是更好地利用技术和产业优势,建立市场化的管理机制。 打造与大湾区城市发展有效互补的有效平台,重点发展科技创新、第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

从这个角度来看,本次经贸洽谈盛会将为两地合作开辟更广阔的空间,两地合作前景值得期待。

(通讯员:王仙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