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平:建议修建烟台至旅顺海底隧道
山东至辽宁1小时车程
3月5日下午,山东省代表团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会上,全国人大代表、烟台市委书记张树平就加快海洋管理、发展海洋经济提出三点建议。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注意到,为了解决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的陆海联通问题,张树平提出建设从烟台蓬莱到辽宁旅顺的海底隧道,从而缩短两地交通距离由1800公里增至100多公里。
张树平表示,围绕解决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陆海互联互通问题,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多年来对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工程进行不懈研究论证。 他们希望利用渤海海峡的有利地理条件,通过海底隧道或铁路,将烟台蓬莱经长山群岛连接至辽宁旅顺,建设一条公路和铁路相结合的直达渤海海峡快速通道。隧道和桥梁的结合。 烟台至大连陆路运输距离将由1800多公里缩短至100多公里。 ,出行时间由6小时缩短为1小时,每年可节省至少100万吨燃油,减少碳排放800万吨以上。 这对于加快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东北振兴、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张树平建议,国家层面要继续加大对这一跨海通道项目的关注和支持,协调推动有关方面加强对该项目的经济研究,力争尽快将其纳入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可能的。
◆◆◆ ◆◆
2019年3月5日晚,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烟台市委书记张树平做客山东广播电视台2019年全国两会综合媒体采访节目《两会》会谈”,讨论加快深入推进海洋治理、大力发展蓝色经济。 讨论。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大力发展蓝色经济,保护海洋环境,建设海洋强国”。 海洋经济能否走在前列,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能否在新一轮发展中占据主动、占据优势、赢得未来。
在张叔平看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海洋经济发展的相关表述,为各地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也提供了良好机遇。 “烟台市发展海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我们拥有2.6万平方公里的海域、1000多公里的海岸线、200多个岛屿,有条件、有能力、有基础走在海洋管理的前列。”
海洋经济发展
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烟台市今年将重点做好三件大事:一是打造海洋牧场示范城市。 坚持规划引领,按照绿色化、企业化、工程化、规模化要求稳步推进海洋牧场。 建设,加快从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的跨越,也加快从近海养殖向深海养殖的进军;
二是打造海洋旅游品牌城。 今年,我们将与央企合作,在烟台建设邮轮母港,建设大型海上世界旅游项目,发展邮轮经济,发展邮轮产业,推动烟台整个海洋旅游转型升级。 同时,大力推进朝阳所城文化综合体建设,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品质;
三是打造海洋装备制造名城。 烟台拥有一批重点海洋装备制造企业,以及“蓝鲸一号”、“蓝鲸二号”等一批非常成熟、市场曝光度较高的产品。 今年的重点是以创新驱动,提升这些海洋工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通过这三个关键点的突破大连到烟台海底隧道,带动整个海洋经济战略的深入推进。
海洋医学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是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 也是目前最具成长性、前景最好的行业。 我们将大力支持该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其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一是充分发挥绿叶、荣昌等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引领整个行业更快更好发展; 二是大力发挥烟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加快学校和地区之间的融合,加快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三是大力引进人才。 海洋生物制药产业是技术高度密集、资金高度密集的产业,需要高端人才。 我们要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为这个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海洋生态保护
今年,一是主动参与国家密集的渤海湾生态环境整治攻坚战,坚决整治一些海岸线,坚决解决一些非法排污问题,解决一些非法用海问题,奋战渤海湾,冲在最前线; 二要大力发展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实验区,以建设国家海洋公园为目标。 以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为重点,大力发展生态渔业和生态旅游,把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实现共生、健康、可持续发展。
发展港口经济
去年烟台港吞吐量突破4亿吨,位居全省前三名、全国前八名。 下一步,它将在对日韩经贸、打造东北亚经贸合作新高地方面肩负重大使命大连到烟台海底隧道,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将以世界视野谋划烟台港发展,积极对标世界一流港口寻找差距,取长补短,力争港口吞吐能力显着提高,港口吞吐能力大幅度提升。港口的质量和效率。 在对外贸易合作中发挥着独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