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起点! 新坐标!
1月13日上午,烟台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隆重开幕。 烟台市市长郑德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烟台市要积极融入环渤海湾,全面对接重大战略,积极推进环渤海通道建设,加强与环渤海城市的协调联动,成为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到2035年环渤海地区。
“飞跃”是关键词。 烟台努力建设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简单就能实现的。 这是非凡之举,是真正的创业精神,是努力克服困难、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精神。 新的创作之旅。
“飞跃”,理念飞跃必须先行
跳跃意味着速度; 上升的意思是上升。 飞跃意味着快速进步。
“飞跃”首先是观念上的飞跃。 “环渤海中心城市”一词出现在省政府批准的《烟台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 2023年12月28日召开的中共烟台市委第十四届五中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烟台首次明确提出发展“锚定成为中央“2035年环渤海地区城市”目标。
实现大发展,必须与大战略相结合。 这一提法的背后,有着深思熟虑的战略考量,就是要看到烟台超越烟台,“以更高的定位、更大的格局谋划未来,开阔全球视野,链接四面八方的资源,汇聚巨大的力量”。城市转型升级的能源。” ”
展开地图,烟台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交通来看,似乎都处于边缘和尽头。 但我们放眼整个渤海湾。 烟台是渤海门户,与辽宁乃至东部三省遥相呼应; 然后我们看看整个东北亚。 烟台地处黄海与渤海交汇处,东接日本、韩国。 西接京津冀地区,北接东部三省,南接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 它是海上丝绸之路和陆地丝绸之路的重要结合点。
一个例子就足以说明烟台区位的重要性:日韩商用车在烟台港中转,可以向东出太平洋到达南北美洲。 它们可以沿着丝绸之路南下到达亚洲、欧洲和非洲,也可以直达中欧班列。 中亚、欧洲。 2023年,烟台港全模式运营商用车辆将突破70万辆,其中国际中转量将达到30万辆,同比增长一倍,位居全国港口第一。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东北地区全面振兴、京津冀协同发展……一系列环渤海地区重大国家战略将是烟台下一步高水平发展的重大机遇。高质量发展。
乘着大战略、打开大局,烟台正以更广阔的视野规划未来发展的蓝图。
“跨越”就是面对困难,重新出发。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感受到更大的责任和新的挑战。
从国际形势看,高通胀、高利率、高债务导致世界经济增长乏力。 各类“黑天鹅”事件引发全球金融、贸易、能源等领域供需周期的深刻变化和调整。 烟台企业尤其是上市企业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必须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
从国内情况看,我们面临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诸多障碍和困难。 但总体来看,发展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大于不利因素。 中央将按照“稳中求进、促稳、先建后破”的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宏观环境总体宽松,经济回升向好。 基础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从烟台市情况看,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后,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能够更好地吸引人才、资金、政策和资源集聚,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企业。 机会和平台。 城市之间的“内卷化”更为严重。 前有引领者,后有追赶者,实现发展浪潮的跨越,实属不易。
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新兴产业、数字经济发展不够快。 创新平台发挥作用还不够。 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够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烟台毫不避讳“暴露短板”。 这些短板恰恰是烟台的潜力,是烟台飞跃的动力和增长点。
烟台从不畏惧困难,烟台人从不畏惧挑战。
1892年,爱国华侨张弼士投资300万两白银,创办张裕酿酒公司。 这是中国第一家工业化酿酒企业,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先行者;
为了解决“让老百姓有皮鞋穿”的问题,“六五”期间,国家投资4.6亿元,建立了万华化学的前身烟台合成革厂。 凭借敢为人先、引领潮流的创新精神和家国情怀、乐于奉献的责任精神烟台投资创业人,万华化学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MDI供应商;
作为现代工业的摇篮,烟台工业门类齐全,既有以张裕公司、东方电子、泰和新材料等为代表的国有企业,也有南山集团、海德集团、登海种业、龙大集团等多家企业。 无一不是“敢于冒险、敢于做事”的典范。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烟台启动全省首个核电和海上风电,海阳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热城市,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跻身全国前列山东省第一。 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是全国首个海洋经济开发区...
烟台靠着敢为人先的勇气、攻坚克难的勇气,取得了今天的辉煌。 如今,面对新的发展机遇,烟台重新收拾行囊,踏上星夜征程,走向新的辉煌和梦想。
Leap是烟台的第二次创业。 “跃升”二字足以说明年轻烟台的雄心壮志和奋斗烟台的自满。
“跨越”意味着担当责任、书写新篇章
烟台过去的成就是靠努力和责任换来的。 成为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靠的是执行者、行动者、实干者。
关于2024年工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重点做好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扩内需稳增长、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深化改革开放等十个方面的工作向上。
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方面,烟台将强化优势产业骨干,开辟产业成功新赛道,增强数字经济竞争力,强化产业园区主体地位,推动服务业快速升级。行业。 翻阅政府工作报告,给记者最直观的感受是“真实”——
绿色石化产业,玉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一期全面投产。 中交万华乙烯二期工程竣工烟台投资创业人,莱州银海化工园开发取得突破;
汽车行业,上汽通用东岳基地纯电动汽车项目竣工投产、奥腾能超级工厂建设完成、潍柴(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一期投产;
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加快艾睿光电红外热成像和金宝5G铜箔项目建设,推动光电传感产业园投产,打造“三新”电子材料基地;
高端装备制造业推进金正环保、恒辉节能等智能制造项目,开工金鹏矿业智能装备产业园建设,推动奥朗机械液压、中孚制冷等项目投产技术。
针对各行业发展,工作报告已落实到具体项目,明确了2024年要达到的节点。有关部门和各区市将根据节点安排工期,挂图工作,扎实推进将“施工图”变成看得见、可感知的“真实场景”。
2023年,烟台开展“冲刺万亿元,机构当先锋”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活动,完善挂图作战指挥体系,表彰执行先锋和标兵,振奋全员精神各级各部门,激发新作为,凝聚干事创业的伟大力量。 在创业过程中,烟台探索出了产业链龙头制度、挂图运营、服务企业专家、企业倍增计划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
新的一年,烟台将切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牢固树立重在落实、狠抓执行的明确方向,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坚持快点办事、全力以赴激发干部担当责任。
烟台将坚持以项目建设为主线,开展重大项目竞赛,掀起大项目热潮,实施省级重点项目148个,总投资8191亿元,市级优质项目299个开发总投资9329亿元。 项目。 深入落实产业链链长制度、挂图作战机制、服务企业专家制度,实现项目推进、清单管理、责任落实,在新起点、新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
唯奋斗者进,唯奋斗者强,唯奋斗者胜。 以这次“两会”为号角,烟台开启了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建设的新征程。
(大众新闻客户端董庆丛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