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新闻6月3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郭超 摄影报道)今日,牟平区龙湖商业街一家私人健身房内,一名女学员在教练的指导下慢慢举起、放下杠铃。 看似很费劲烟台公园体育健身器材厂家,但减脂瘦身的信念让她坚持了下来。 同样,在莱山区石狗屯的一家瑜伽馆里,伴随着舒缓的音乐,教练戴着面罩,指导一名学员“调整呼吸、呼气、放松肩膀”……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市内多家室内外健身场所。 随着天气好转、疫情得到控制,不少市民穿上运动服,让器械跳动,消耗多余的热量……市民健身活动更加常态化,全市健身产业正在回暖。
变化是显而易见的,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健身、减肥。
“自4月底开业以来,每天看到跑步机上的人越来越多,‘举铁’高手们练习得也越来越起劲,积极健康的工作生活状态终于回来了。” !” 动力馆二等兵健身房经理王红龙告诉记者,“疫情期间,我们组织学生在家尽力训练,但效果远不如健身房。”
“我已经两个多月没有运动了,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身体笨重。疫情期间,我看了新闻,专家说,提高免疫力是抵抗病毒的最好办法。接下来,我会继续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 采访中,一位正在拿着器材锻炼身体的市民说道。
大家迫不及待地“冲”去健身房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家呆了两个多月,已经积累了太多的脂肪。
“健身重新开放后一个明显的变化是,询问减脂的人数同比增加了一倍。” 王红龙说,往年同期,前来咨询减脂塑形相关事宜课程的人中,约有三四人,但最近,咨询减脂相关事宜的,则有十分之七八。 追究原因烟台公园体育健身器材厂家,大伟告诉记者,前段时间,由于人们长期宅在家里,很少运动,假期里又少不了各种美味佳肴,体重迅速增加,减脂迫在眉睫。
“生命在于运动,减肥在于坚持。” 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宅在家里,一不小心就胖了近20斤。 当他听说这几天健身房开门了,他就下定决心要继续锻炼。 。
每天消毒,健身器材“单独”使用
已恢复营业的健身房防护措施是否到位? 记者走访中发现,所有开业的健身房均能遵守相关规定,让市民在锻炼时拥有舒适健康的环境。
昨天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莱山区银座新动力时,被提示测量体温并登记个人信息。 此时,健身房里已经有市民在锻炼身体,有的正在跑步机上跑步。 烟台新动力健身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波告诉记者,为了顺利复工,公司为员工采购了口罩,并准备了体温枪、消毒酒精等防护消毒用品。 经备案,公司旗下多家健身房已于4月底开始恢复营业。 疫情防控期间,健身房将实施严格的防护措施。 所有进入店内的人员必须配合测量体温。 体温合格后,方可登记个人信息,方可进入场地健身。 场馆内也实行严格的人群控制。 同时,根据防疫相关要求,进入健身房的人员必须全程佩戴口罩,不得中途摘下口罩。 未戴口罩者禁止入内。
为确保会员拥有安全的健身环境,大悦城韦德伍兹健身房全面升级了健身场地的消毒和安全防范措施,要求健身器材一一进行消毒。 同时,为了降低健身人员交叉感染的风险,除了对设施进行消毒外,还采取了健身器材“分开”使用的措施。
烟台市健美健身协会会长吉明利提醒市民,去健身房锻炼时,仍应佩戴口罩并做好防护措施,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不要在健身房内长时间停留运动后的时间。
打开“大门”,体育场馆降低限制和门槛
除了健身房、瑜伽室,公园、广场、足球场等免费公共场所健身成为市民的首选。 2015年起,烟台市体育局开始推动各类公共场馆对外开放。 目前,共有11个体育场馆免费或低价对外开放。 然而,近年来,各类体育场馆暴露出各类公共体育场馆的各种限制和门槛。 为此,市体育局将于近期对所有开放体育场馆进行整改。 未来,我市体育场馆的大门将“永远敞开”。
疫情期间,烟台体育公园体育场暂时关闭,直到5月中旬才开放。 为此,不少居住在附近的市民反映无法进入。 考虑到疫情防控和市民健身需求,体育公园服务中心立即对体育场馆开放时间进行整顿,于5月2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并调整了开放时间。 入场需出示健康码、身份证、登记信息并佩戴口罩。
在烟台,市民想要找到专业的足球场踢球并不容易。 记者发现,芝罘区人民体育场每天早晚向公众开放,全年无休。 但球场中央的职业足球场却成了“禁区”。 虽然“禁球”的出发点是出于安全考虑,但这种差别待遇也是球迷无法接受的。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芝罘区人民体育场调整了开放时间。 除早晚固定开放时间外,想要踢足球的市民还可于周一至周五上午8:30至10:00来芝罘区人民体育场。 虽然这个时间段对于想要锻炼的市民来说比较“尴尬”,但也算是一个新的开始。
除了分时段开放公共体育场馆足球场外,市体育局目前正在开始整合全市新建的社区足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