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众多行业领袖
创业之初,烟台经开区面对的是一片贫瘠的盐碱地,没有道路,在这片盐碱地上招商引资并不容易。从基础设施到投资环境,改革先行者们克服重重困难,在探索中一步步前进。
几经艰辛,1987年,汉高乐泰来了,这是世界500强在山东的第一个投资项目,从此,烟台开发区踏上了拥抱世界的新征程。
1992 年,丹麦的 Hempel Paint 进驻。1994 年,日本的 Denso 和韩国的 Doosan Infracore 进驻。1995 年,英国的 Gulf oil 进驻……
“当时,烟台经开区正处于创业初期,一大堆烂摊子等着被处理,可谓‘筐里都是菜’。我们按照国家‘三抓工业、三抓利用外资、三抓出口’的方针,以创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想方设法引进各种外资项目。”烟台经开区招商局副局长居金元回忆道。
通用东岳基地可以说是烟台经开区引进优质外资的一个样板。“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我们新建的一汽大宇汽车发动机项目一度停摆,如何盘活这个项目成了当时的重点。”居金元说,经过多方调研,找到了整车发展的线索。
“可惜,国家当时的产业政策对整车项目进行限制,我们经过反复调研发现,车身及配件属于国家鼓励类产品烟台最大医疗器械公司,于是就想通过成立车身公司来实现建设整车生产基地的愿望。这个大胆的提议得到了市领导的肯定和支持,省政府也批准了这个项目”,居金元说。
2000年12月,烟台车身公司成立。有了“好姑娘”,就要开始给她找“好丈夫”,烟台经开区开始在全球寻找合作伙伴,陆续与中国一汽、二汽、通用汽车等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进行了接触和洽谈,而最终的合作对象是美国通用汽车和上汽集团。
“因为通用汽车是当时全球最大的汽车公司,上汽集团是国内最有发展前景的汽车集团,所以这是一个战略选择。”鞠金元说。
经过一年多的接触、了解和谈判,2002年12月20日,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通用汽车中国公司、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与烟台车身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车身公司更名为上海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这一举措开创了当时中国汽车工业和国有企业改革中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先河,也结束了山东没有轿车产业的历史。”鞠金元说,不久之后,“赛欧”轿车生产线正式启动,烟台终于有了自主生产的轿车。2004年,上海通用东岳动力总成有限公司成立,正式开启了烟台整车及动力总成生产制造的历史。
烟台车身公司发展成为通用汽车东岳基地的这几年,也是烟台开发区吸引外资硕果累累的几年。
华润厚木、丰田自动织机、通用东岳、富士康、大宇造船、现代汽车、SK化工等知名、有影响力的大企业相继落地。在这些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烟台开发区逐步构筑起汽车及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化工及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五大主导产业集群,逐步发展成为烟台的开放高地、产业高地。
不停步增资扩产
经过近40年的发展,落户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首批外资企业如今状况如何?
2023年6月,汉高集团规划的“鲲鹏工厂”在烟台化工园区开工建设。这座承载美好寓意的工厂,与上海“龙工厂”遥相呼应,是汉高集团在华最大的高端胶粘剂生产基地。新工厂将引进欧美最先进的生产技术,采用全球领先的自动化技术,生产各类厌氧密封胶、工业密封胶、工业密封胶及上游特种化学品,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医疗器械、航空航天、高铁等领域,计划于2025年开始试生产。
同样在2023年迎来发展里程碑的,还有上汽通用汽车东岳基地。7月5日,上汽通用汽车东岳新能源超级工厂开工建设。这是继上海金桥、武汉江夏之后,上汽通用汽车在全国倾力打造的第三座新能源超级工厂,计划于2025年动工,半年后正式投入量产。建成后,不仅将使上汽通用汽车的新能源制造能力和体系实力迈上新高度,也将进一步推动烟台市乃至山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加速升级。
2023年5月,阿子怡袜业有限公司高端纺织项目正式破土动工。这是厚木株式会社在黄埔海新区投资的第四家企业,达产后将年产高端丝袜5100万双、棉袜1400万双,预计产值6亿元。厚木株式会社是日本主板上市公司,在黄埔海新区投资了针织、袜业等4家企业,投资金额逾1亿美元。
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用行动向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投下信任票,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外商在华投资兴业最热门的地方之一。
外商投资吸引力持续增强
当今外商对华投资更看重什么?
产业生态、创新活力、市场环境,在烟台经开区都能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
谈及不断加大对烟台开发区投资的原因,日本厚木株式会社社长日兴慎二表示:“阿子仪项目是厚木集团与开发区双向互利合作的又一里程碑式成果,是进一步拓展市场的考虑,也表明我们对这里良好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多年来,在当地的支持下,我们所投资的企业表现优异,已成为厚木的骨干工厂。相信这次投资阿子仪项目也一定会取得良好的业绩。”
随着外商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外商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如今的烟台开发区正展现出新的外商投资魅力。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共有59个国家和地区在烟台开发区投资,累计引进外资项目2100多个,其中世界500强项目138个;累计完成合同外资23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20亿美元。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商投资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吸引外资已然进入“投资选择时代”。
“现在招什么产业、引进什么项目,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鞠金元说,结合产业基础和发展方向,重点布局储能、半导体、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以“建链、补链、长链、强链”为突破方向烟台最大医疗器械公司,加快引进战略性、前沿高端、产业龙头和重点扶持项目,推动产业“链式增长、集群式扩张、方阵崛起”。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烟台经开区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面向未来,烟台经开区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打造全方位、高水平开放新高地,在全面扩大开放中展现更大作为、担负更大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