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没有后悔选择烟台作为隆岱酒庄的所在地,我相信隆岱在烟台一定能酿出与拉菲相媲美的葡萄酒。”拉菲集团前董事长罗斯柴尔德男爵曾说。位于神奇的北纬37度的烟台,被誉为仙境之滨2024烟台博览会,拥有得天独厚的风土条件、百年的产业基础,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了醇厚、优雅、独一无二的烟台葡萄酒。
“国际化”是烟台葡萄酒产业最鲜明的底色。
1896年,张裕公司聘请奥匈帝国世袭贵族巴波男爵担任首任酿酒师,1897年大规模从欧洲引进124个酿酒葡萄品种共64万株葡萄苗到烟台,并与烟台当地的野生葡萄嫁接,培育出适合烟台风土的优质酿酒葡萄品种。同时积极购置外国酿酒设备,大力推广近代酿酒技术。1915年,在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烟台张裕可雅白兰地、红玫瑰葡萄酒、琼瑶浆和雷司令白葡萄酒分别荣获一等奖、金质奖章和最佳证书。这是中国葡萄酒首次登上国际舞台,也拉开了烟台乃至中国葡萄酒国际化发展的序幕。
“烟台让世界醉”的“紫色画卷”正在黄渤海之滨徐徐展开,连接世界——烟台积极拓展国际交流“朋友圈”,与智利帕德里拉斯卡萨斯、匈牙利托卡伊、西班牙阿利坎特等建立合作关系,成功举办国际酒文化论坛,揭牌成立国际酒文化研究中心,搭建了国际酒文化交流新平台,有力提升了蓬莱酒文化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2023年,烟台组团出访欧洲,9天3国8城32场活动,对接世界三大权威葡萄酒组织和国际知名葡萄酒产区,在欧洲掀起中国葡萄酒“紫色旋风”。与OIV签署最新合作协议,成为OIV成立100周年“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城市联盟”创始成员。荣获GWTO授予“全球葡萄酒旅游目的地”,与贝丹德绍、佩宁指南等国际知名测评机构保持密切联系,合作层次日趋深入。 今年3月,在乌拉圭举办的首届全球葡萄酒旅游峰会上,烟台再次荣获“全球最具潜力新兴葡萄酒旅游目的地”称号,并荣获2025年第二届全球葡萄酒旅游峰会举办资格。这也是烟台产区历史上首次承办国际葡萄酒组织的全球峰会,将大大提升烟台葡萄酒城的国际影响力。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高质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深化与国际友城、国际组织交流合作,打造对北欧国家合作示范城市。”2024年烟台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区域联动发展。”作为国际化沿海城市,烟台目前已与26个国家的51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烟台对外开放水平高,世界百强企业或韩国企业都在烟台投资办厂2024烟台博览会,包括斗山重工、LG等知名企业,都在昌原设有工厂。”5月20日上午,烟台市与韩国昌原市举行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签约仪式。昌原市第一副市长张金龙高度评价烟台在经济、旅游、港口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烟台市与昌原市正大力推进数字化、尖端制造、绿色低碳等领域产业发展,两市产业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广阔。昌原市愿以此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为新契机,与烟台市深化各领域合作,共创美好未来。
打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为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言出必行,行出必果”。一定程度上,“言出必行”也是“人才烟台”的内涵之一。“建设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打响‘仙境海岸·人才烟台’城市品牌”。烟台新的城市品牌,在2024年烟台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烟台人熟悉“人才”,是因为孙中山先生视察张裕。1912年8月21日,烟台迎来了孙中山先生的到访——“莅临张裕公司,茶话一时”(《申报》孙中山视察烟裕),题词是“人才礼泉”。百年之后,烟台再次提及“人才”,不仅是对自己的新定位,更是对烟台未来发展的战略定位。新起点、新征程,烟台将以新姿态迈进。
机遇在中国,烟台对话世界。近年来,市外办充分利用烟台国际友城优势资源,更加注重“建”和“用”,实施“友城+”赋能行动,以打造烟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市为目标,重点推进友城间经贸、科技、文化、旅游、教育等领域合作,出台《促进民营企业对外交流合作行动计划》等,把国际资源最大程度转化为综合合作成果,推动烟台在更宽领域、更大规模上扩大对外开放,为烟台建设有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作出外事贡献。
“要想走得快,一个人走;要想走得远,一群人走。”打造国际化的“朋友圈”,让世界了解一个既“有点醉”又“有品位”的烟台,前途无量、潜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