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区公办高中管理体制改革后,2019年中考烟台市四区将统一招生。各高中教学质量如何?今年招生情况如何?这些都成为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话题。
5月17日,记者从牟平一中了解到,该校2017、2018级新生规模共1100人,共设29个教学班,平均每班30-50人,实行分层教学。2017年山东省学业水平考试一次通过率位居全省前列。目前,该校已成为烟台市高中发展的“第一梯队”,走在全市高中前列。
“互联网+”教学
适应新高考 让课堂更有活力
2018年3月,牟平一中开始实施“互联网+”课堂教学改革。一年来,通过科学论证、系统实施烟台电脑做系统,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快速提升,学校形成了积极创新、科学发展的良性教学机制,教育教学质量驶入持续提升的快车道。
在高一17班,记者看到,每个学生的桌子上都放着一台平板电脑,老师也拿着平板电脑给学生上课,老师和学生的平板电脑上显示的内容是同步的。
老师上课讲课内容全在系统,同步测试、每位学生反馈“即时上传”到系统,老师可以第一时间掌握每位学生的课堂掌握情况,师生可以随时“互动”,老师可以随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精准定位每位学生,难点、疑点一目了然,课堂上解决问题。
该班的王玉兰老师说:“现在的教学模式利用了互联网,学生有什么问题老师都能及时知道,大大提高了上课效率,与学生的互动性很强,以学生为中心,完全打破了传统‘填鸭式’的课堂模式。以前,我们给学生布置作业后还要批改,才能充分了解学生对课堂的理解程度。现在,学生在课堂测试时实时上传作业,准确率、错误率、谁犯了错一目了然,随时可以解决问题。”
学生对于这种信息化教学模式接受度很高、喜欢度很高。李路平告诉记者:“现在这种学习模式很方便,老师的课件都在平台系统里,随时可以查看,课后还可以复习老师的教学内容,不像传统上课那样上课要忙着记笔记,影响听课。现在上课节奏很紧,互动多,基本很难走神,效率高,学习效果更好。”
已培养学生
一个人们愿意学习、享受学习、懂得如何学习的学习生态系统
如今,通过对全市高中生多次学业测试,牟平一中2017级学生各项学业指标均创历史新高,位居全市、全省前列,特别是优秀学生发展突出,远超中考名次。
“目前我们学校的教育质量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进入了烟台市高中发展的第一梯队。除了师生的努力外,教育改革的推进对学校的发展尤为关键。”牟平一中校长介绍,目前,牟平一中85.3%的学生觉得通过“互联网+”教学,成绩能提高20分以上。
李丽云表示,“互联网+”课堂教学符合教育科学规律,是学校应对新高考、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首先在2017级部分学生中开展了“互联网+”课堂教学改革实验,2018年3月烟台电脑做系统,“互联网+”课堂教学正式启动,目前正向2018级全体高一学生全面推行。
目前调查显示,家长支持使用平板电脑进行教学的比例高达93%;81%的家长认为学习效率有所提高;60%的家长认为使用平板电脑后学习成绩有所提高。越是优秀的学生,越认为“互联网+”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了效率,越是优秀的学生成绩提高越明显。教师普遍认为教师教得准确,学生学得高效,形成了学生愿意学、乐于学、懂得学的学习生态。
全面适应
新高考选拔人才的要求
《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大纲》明确提出考试要求:“基础型、综合型、应用型、创新型”。
新高考的要求要求高中探索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教学模式,应对新高考选拔。在“互联网+”课堂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下,牟平一中教学质量快速提升,高考分数线连年攀升,高分生源大幅增加,引起了国内多所名校的关注。
“近三年,清华、北大、同济、中科大、华南理工等十余所知名高校来我校进行招生宣传,可以说,我校生源的高综合素质得到了全国顶尖高校的认可。”李丽云校长自豪地表示,2018年,牟平一中荣获清华大学优秀生源称号,今年,学校还有3名优秀生源受邀参加清华大学校庆活动。
“互联网+”课堂教学改革,让教学真正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完全适应了新高考选拔人才的要求,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完全形成,为学生考入更好的学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作者 | 李景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