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改革一年来,烟台税务实现了事上团结、人上团结、力上团结、心上团结,“1+1>2”改革成效凸显。
创造一个新世界
大小税网6月18日讯(记者刘洁 通讯员宋书超 栾元都)市县乡两级新设税务机构稳步有序登记,“三定”暂行规定全面实施;新个人所得税法全面实施,新受理机关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社保费用和非税收入稳步征收;金税三期税收征管信息系统顺利归并;增值税改革不断深化,减税效果大幅提升;降低社保费率政策落实,缴费人负担明显减轻……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一周年,烟台税务不断深化改革,高效整合资源、优化管理规范、升级服务一体化,实现了事中合一、人中合一、力中合一、心中合一,1+1>2的改革效应凸显。 利国、利民、利企、利税的改革新成果不断释放,真正开创了新局面。
创新引领,便捷税务管理深入推进
深入推进干部队伍整合是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烟台市税务局坚持以党建为统领,推进“四心”“四个融合”,成立联合党委,优化党的领导组织架构,完善党建工作机制,形成纵横有力的新型党建机制体系。
“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不是简单的两个机构合并,而是两个发展24年的成熟体制的思维模式、运作方式、工作方法的融合。”烟台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郑树东说,改革过程中,全市税务系统不断夯实基础工作、夯实基础地位、提升基础质量、加强基层建设,实现了征管优质、服务优良、党建优势明显。
在党建引领下,烟台税务局坚持全员、大局、全过程的“大服务”理念,想方设法提升税务管理智能化、便捷化水平,不断增强纳税人的获得感。今年5月,“智慧税务综合楼”顺利上线,给纳税人带来了全新的税务管理体验。
该综合体涵盖“一厅九中心”,包括智慧办税服务厅及监控指挥中心、远程视频服务中心、税务邮件投递中心、综合退(费)税中心、12366咨询服务中心、风险管理中心、执法管理中心、稽查办案中心、辅导培训中心等,广泛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实现国税、地税业务内外高度融合,构建优质高效、统一统一的税收征管服务体系。
“我们的智慧办税服务厅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提供云桌面办税、移动办税、智能导购等八大服务体验,为纳税人提供多元化、全天候、零接触、全景式办税服务。”烟台税务局办税服务中心主任李建民介绍。远程服务也为“智慧税务综合体”运行提供保障。在远程视频办税服务中心,可以清晰看到烟台市15个县市局办税服务厅运行情况、自助办税终端运行情况。
据统计,全市网上办税比例达到60%,自助办税比例达到10%,24小时自助办税大厅18个,自助办税设备366台,社会办税网点93个烟台税务培训怎么样,纳税人到厅办税同比减少75%,大力推行网络化、自助化、无纸化、社会化服务,智能化、便捷化办税水平全面提升。
山东工商大学财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魏军用四个“多”表达了自己的感受。“烟台税务合并一年来,纳税人最多只需去一次税务所,办税效率提升;智慧办税全面启动,服务体验更佳;减税降费力度不断加大,企业负担减轻;审批事项减少,营商环境改善。”
盘活税源,分类管理,放大区域优势
改革过程中,烟台市税务局紧紧围绕主责主业,不断盘活税源,加快发展。
“我们对企业实行‘3+N’分类管理,对不同类型的企业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3’是指烟台区域特色企业、国际税收和进出口税源地三家大企业,‘N’是指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郑曙东介绍,目前,市税务局已与47家上市公司签订了《税收遵从合作协议》,其开发的大企业管理服务系统已获得省局认可,葡萄酒、花生油、成品油等多个中小企业模板也已被总局采纳。
在进出口税收方面,市税务局也探索出“即报即退”的低风险、高效率退税路径,退税时间由原来的20天缩短到最快24小时。“机构改革后,我们对内部流程进行重塑整合,打造一体化退税中心。对内,我们将政策性退税、出口退税、多缴退税等业务流程高度融合,实现受理审批、前台中台一体化运作、一站式服务。对外,与人民银行、国库联合设立税务、银行部门专线,以电子签名替代纸质材料,实现专线实时办理、退税资金全流程监控,对一类出口企业最快24小时到账。” 郑树东介绍,截至目前,共办理退税650笔1.44亿元,全部在24小时内到账,加速了企业资金周转。
机构改革后,税务系统业务新整合从系统内走向系统外,实现联建。“我昨天下午通过微信申请发票,今天就收到了。”烟台长裕玻璃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徐美丽告诉记者,通过关注烟台税务微信公众号,当需要办理发票开具和申领服务时,只需要在手机上提交申请,一天之内就能收到。
徐美丽感受到的便捷、快捷,源于“智慧税务”带来的资源整合、税收共治。记者在税务邮政投递中心看到,工作人员正按流程对代开的发票进行匹配、核对、包装、投递。该服务是税务部门与邮政部门联合打造的税收征缴物流平台,以“邮路”代替“走路”,为征缴双方相互寄递各类涉税“单证票”提供了最大的便利。
推出“足不出户”便利,源头流水服务。据了解,烟台市税务局联合市经信委、人民银行、银监会、担保局及全市47家银行,共同打造全国唯一集“政税银企保”于一体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将所有纳税信用良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纳税信用信息植入平台,建立企业信息库。企业贷款从网上申请到放款大概需要一周时间,大额贷款可向担保公司申请担保。一季度,已植入4.1万户小微企业纳税信用评级和日常税收征管信息,216家企业已实现线上融资19.8亿元。
释放红利 减税降费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烟台市税务局不遗余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一次办结”改革。
“纳税人是改革成败、好坏的最终评判者。”郑树东说,“在‘一次办对’工作中,我们优化流程解决‘痛点’,科学疏导消除‘堵点’,突破瓶颈解决‘难点’,创立了‘烟台模式’。特别是提前实行的缺单受理、容错免责机制,确保所有涉税事项‘一次办对’,无一例外,被市纪委作为典型改革模式在全市推广。截至目前,共办理缺单涉税事项2283件烟台税务培训怎么样,减少纳税人跑路约1800次,减轻了征缴负担。”
营商环境的优化得益于优质服务,但也离不开审批事项的“简化”。据了解,烟台市税务局注重将服务质量和效率管理重点由前台转移到后台,整合新纳税人首次开具发票12项必办事项,在全省率先实现增值税专用发票最高限额“即开即用”。此外,全市压减90%税务审批事项,市县两级普遍推出行政审批清单,共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80项。
同时,贴心举措不断出台,出台26条措施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纳税排名前50位的民营企业,市县税务队成员将进行常态化一对一服务,发挥税务部门“四个力”,赢得民营企业“四颗心”。
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让纳税人享受到实惠。“减税降费是我们税务部门的重中之重,随着个人所得税改革顺利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取得显著成效、深化增值税改革顺利启动、社保费降低政策有效落实……前所未有的减税降费政策有力检验了我们新税务、新机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郑曙东说。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排头兵,减税降费让我们更有信心投入更多资金用于研发,依靠更先进的技术、更有竞争力的价格,在海外市场取得更大成功。”烟台万华化学集团财务部总经理张守军表示,公司将加快布局亚洲、欧洲、美洲三大生产基地,实现从万华聚氨酯到万华化学、从中国万华到全球万华的“两个转变”,从百亿万华向千亿万华迈进。
烟台税务局正全力深化改革,让发展红利惠及企业。在增值税改革攻坚战中,烟台税务局迅速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建立工作机制、做好宣传引导、加强技术支持、加强效果分析、夯实后续管理等五大类23项工作任务,组织纳税人培训193场,培训纳税人5万余人次。
回顾一年来税务机关改革发展历程,烟台税务采取多项举措,最大限度让纳税人、缴费人享受到改革红利。未来,这支合并后的“新税务”队伍将继续迸发出勃勃生机,为烟台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贡献“税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