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桂林7月11日讯(记者梁玉琳)7月11日,农历六月初六,在广西桂林市龙脊镇大寨村,当地群众身着民族服装,载歌载舞,集中展示特色非遗项目和民俗文化,吸引众多游客参观。
活动现场(总台央视记者梁毓琳拍摄)
当天,广西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现场体验交流活动暨大寨村“壮丽龙脊村晚”全国夏令营村晚示范演出拉开帷幕。活动在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村”大寨村举行,充分结合当地传统节日六月六晒衣节,开展晒花衣、梳长发、展示红瑶服饰工艺、集体婚礼、十里村晚表演等活动,展现了龙胜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民俗风情,以及红瑶人民勤劳智慧、热情好客的精神风貌,将古老的红瑶文化体验“发挥到极致”。
龙脊镇大寨村,瑶族的花衣、花饰、花裙等服饰被晾晒在户外(央视网记者梁玉林摄)
记者走进龙脊镇大寨村,放眼望去,村内吊脚楼错落有致,晾晒台上挂着的花衣花饰、花裙等瑶族服饰绚丽夺目,将村落点缀得色彩斑斓。在全国夏村晚会展示演出的舞台上,原生态民俗展示《火把草旗》、龙胜民族乐器演奏《侗音合唱》、红瑶长发着装展示《长发歌谣》等表演轮番上演,为现场游客带来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盛宴。
现场举行了一场专题歌舞表演(央视网记者梁玉琳拍摄)
现场举行了一场专题歌舞表演(央视网记者梁玉琳拍摄)
“我们趁着暑假带孩子来龙脊梯田,正好赶上晾衣节。今天这里家家户户的窗户上都挂上了红红绿绿的花衣服,场面很震撼。”游客王女士说,通过与当地人交流、现场体验,了解到了红瑶服饰、长发妆容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并表示之前从未接触过,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旅行体验。
据了解,作为国家文化产业赋能乡村试点县,桂林市龙胜县充分利用世界级人文景观龙脊梯田、红瑶文化等“金字招牌”资源优势,打造集聚乡村产业链条,培育乡村新业态新场景,推动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实现群众富民增收,走出了一条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打造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龙胜模式”注入了新动力。
活动还邀请区内外领导嘉宾、文旅行业专家等,对龙脊梯田、中国长发科技馆、龙胜“名特优”产品数字展销中心等龙胜重点文旅项目进行现场考察,交流学习彼此的示范做法,拓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新思路,共同探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新思路、新对策,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