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山乡位于云南省德宏州芒市境内,是中国仅存的德昂族聚居地。9月12日,来自多个国家的海外华文媒体代表抵达该乡,实地了解德昂族的历史与传统。他们参与了德昂族文化相关的体验活动,深入探寻这一民族的文化内涵。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品尝德昂族酸茶。中新网记者 刘冉阳 摄
德昂族是直接从原始社会形态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之一。他们长期面临生存环境恶劣的挑战,生产方式比较落后,生产力水平不高。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薄弱,底子差,起步较晚,因此曾经存在民众贫困的问题。
早些时候,为了消除贫困,集中了众多人力物力,德昂族人聚居地方的特色产业获得了支持,公共设施得到了修缮和加固,文化教育获得了进步,德昂族以崭新的姿态,在2018年完成了整个民族的脱贫,永久地摆脱了极端贫困。
三台山乡出冬瓜村德昂族人赵腊退提及,过去多数德昂族村子里道路凹凸不平,雨季时前往村寨,泥泞中混杂着猪牛排泄物,行走十分不便。但现在德昂族村寨,情形大不相同,不再有旧时脏污杂乱的面貌,随便走进哪个村寨,最先看到的都是平整宽阔的村内路径。
赵腊退脱困之后愈发有底气,借助祖上传下的酸茶制作手艺,于自家办起腊退酸茶铺,投身市场流通,生活日益宽裕。他现在已是德宏州芒市市级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的守护者。
德昂族是栽培茶叶和品饮茶水的古老民族,享有“原始茶农”之美誉。他们与茶建立了深厚的联系。根据德昂族民间神话《达古达楞格莱标》的记述,德昂族起源于茶树,茶是他们生命的本源。
赵腊退说明,德昂族酸茶有两种用途,一种是用来吃的,另一种是用来喝的,吃的那种通常当作菜肴,非常美味,喝的那种酸中带甜,茶汤呈金黄色且清澈,存放时间长的会带有橄榄味、桂花味或奶味。
酸茶的制作过程涉及无氧环境下的微生物活动,在此期间,微生物与温热条件共同作用,引发一系列化学变化,促使鲜叶中的各种成分发生氧化、结合、聚合、分解及降解等反应,最终形成了酸茶特有的色泽、香气、滋味,并生成了对人体有益的物质。
这是一张照片,海外华文媒体代表正在中国德昂族博物馆参观,该照片由中新网记者刘冉阳拍摄。
近些年,德昂族酸茶逐渐进入北京、上海、广州等大都市,声名日益彰显,到了2022年底,这项技艺成功跻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中。
三台山乡,当地有制作酸茶的手工活动,同时经营着接待游客的住所,还种有澳洲坚果并加以利用,不少外来者到访此地,旨在探知德昂族的习俗,酸茶与坚果成了他们最偏爱的纪念品。
美国亚省时报社社长甄凯婴表示,除了酸茶制作手艺,在三台山乡的中国德昂族博物馆还观察到这个民族的典籍文献、衣饰织造、手工艺品、生产生活器具、民俗礼仪以及节庆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得到了妥善保存,这将为德昂族的发展注入活力。
酸茶的滋味与众不同,而且对身体有好处。澳大利亚大洋传媒集团负责人冯团彬这样表示,传统的民族手艺正在离开偏远地区,正处在传承进步的黄金时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