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大选尘埃落定,新总统佩泽希齐扬面临重大考验,他将如何应对?

admin

距离伊朗前总统莱西5月19日不幸在直升机坠毁事件中丧生不到两个月,伊朗大选结果揭晓,迎来了新总统。

这位当选总统名叫佩热维扬,他7月6日在首都德黑兰表示,帮助国家克服“瓶颈、挑战和危机”将是未来的“重大考验”。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当天会见佩热维扬,祝贺他当选,并希望他能推动伊朗继续进步发展。

年近七旬却异军突起的“黑马”佩泽什兹扬究竟是怎样的人?上任后,他的改革风格能否延续?他将面临哪些考验、优先考虑哪些任务?在当前中东局势紧张的情况下,佩泽什兹扬的执政将带来哪些变化?

“帮助伊朗应对‘重大考验’”

7月6日,佩泽希齐扬公开表示,将倾听国家治理方面的不同声音,促进对话、寻求共识,并将与伊朗议会和司法部门合作,消除国家治理问题上的分歧,帮助伊朗应对“重大考验”。

分析人士认为,伊朗总统大选正值巴以冲突旷日持久、地区安全不稳定、伊朗自身也面临经济、民生困难之际,佩泽什叶派急需完成三大任务。

第一,自2018年美国宣布单方面退出伊朗核协议以来,伊朗遭受美国等西方多轮严厉制裁,经济发展受到严重打击。对于新当选总统来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成为当务之急。

据多方统计,伊朗通胀率长期在30%以上,本币里亚尔较2015年签署伊核协议时大幅贬值。地区局势不稳定给伊朗经济带来进一步冲击。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李福泉认为,受美国等西方制裁影响,伊朗货币贬值,物价飙升,失业率高企,经济形势严峻。

其次,伊朗与美国及西方关系持续紧张,伊朗与美国就伊核协议执行问题的谈判陷入僵局,前景仍不明朗;莱西去世后,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改善合作的谈判陷入停滞;对于新政府而言,突破制裁仍是施政重点和难点。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子欣表示,尽管佩泽什奇扬主张在伊核协议上作出让步,以换取美国和西方放松制裁,但制裁形势短期内或难有改观。考虑到美以关系密切,美国缺乏改善对伊关系的根本动力。伊朗地区问题专家赛义德·侯赛尼认为,伊朗应抓住机遇,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互动,增加工农业产品出口,寻求与地区及域外国家的合作,以减轻制裁影响。

三是应对严峻的外部安全形势。2021年莱希就任总统后,为伊朗外交打开了新局面。去年,以伊朗与沙特恢复外交关系为标志,伊朗与地区多国开启“和解模式”。然而,本轮以巴冲突及其外溢效应,对地区安全形势造成严重影响。今年4月,伊朗驻叙利亚使馆遭袭后,伊朗对以色列发动袭击。几天后,伊朗中部发生爆炸。尽管以色列官方拒绝发表评论,但多家媒体报道称,袭击是以色列所为。伊朗与以色列的冲突已从幕后走向台前。

6月,以色列军方宣布批准对黎巴嫩发动军事行动的计划,真主党发出“将爆发全面冲突”的强烈警告,以黎局势骤然升温。一系列地区形势引发对冲突进一步扩大的担忧。不稳定的安全局势将对伊朗构成威胁,并影响伊朗经济复苏的外部环境。

对于佩泽什叶派出任伊朗总统将给伊朗及中东局势带来哪些影响,魏亮分析称,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是伊朗内政外交的“舵手”,接任总统后,佩泽什叶派也需要沿着哈梅内伊的路线,带领国家各项工作。从内政角度看,他的内阁提名若能顺利通过,推行“专家治国”理念,能为未来四年伊朗带来一些新气象、新变化。从外交角度看,新政府将遵循拉伊希政府的“缓和”政策,继续构建宽松稳定的周边环境,伊朗与美欧的紧张关系也将得到一定缓解。

6月28日,伊朗德黑兰,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总统选举投票站投票。图片来源:Shadati/我们的杂志

_伊朗让领导先走_伊朗妥协让各国出乎意料

6月28日,伊朗德黑兰,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总统选举投票站投票。图片来源:Shadati/我们的杂志

“抓住机遇,加强合作”

佩泽希齐扬坚定支持温和派鲁哈尼政府2015年与美、英、法、俄、中、德达成的全面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协议,这赢得大量大城市中产阶层群体的支持。

佩泽希奇相主张恢复协议,强调“我们应该做出让步,继续执行核协议”,想用这种“让步”换取美国和西方解除对伊朗的制裁。

他重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主张抓住机遇加强区域合作,“首先要与地区国家互动交流,实现增长繁荣,然后再促进与世界各国的互动。”他还建议推动伊朗交通运输发展,使之成为地区交通枢纽,进而发展旅游业。

佩泽希齐扬还就对华关系作出了新的表态。7月12日,他在《德黑兰时报》发表文章称,在伊朗困难时期,中国始终与伊朗站在一起,伊朗珍视对华友谊。他表示,伊中25年全面合作规划是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里程碑,伊朗期待与中国开展更加广泛的合作。

7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健在当天的例行记者会上对此作出回应。他表示,中伊两国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建交半个多世纪以来,两国关系始终保持健康稳定发展。面对复杂的地区和国际形势,中伊双方始终相互支持、携手合作,不断巩固战略互信,稳步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保持良好沟通协调,不仅造福中伊两国人民,也为促进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中方高度重视中伊关系发展,愿同伊朗新政府一道,推动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稳致远。”

按照人们的期望重塑未来

佩泽希齐扬的个人背景可以让外界更多看到伊朗政府更迭背后的内在逻辑,也为观察未来伊朗内外举措的变化提供了一个辅助窗口。

佩泽尔希齐扬1954年出生于伊朗西北部边境省份西阿塞拜疆省马哈巴德市,父亲是阿塞拜疆人,母亲是库尔德人。他关心少数民族,支持在伊朗学校教授阿塞拜疆语,并强烈呼吁保护少数民族权利,这为他赢得了更多伊朗少数民族的支持。

从政前,佩泽希齐扬是一名心脏外科医生,曾任大不里士医科大学校长,还参加过两伊战争。1997年,佩泽希齐扬加入哈塔米内阁,开始政治生涯。2001年至2005年,他在哈塔米内阁担任卫生部长。2008年伊朗议会选举中,他代表大不里士选区当选为议员,此后连任五次。2016年至2020年,他担任伊朗议会第一副议长。

分析人士认为,佩泽希齐扬早年的经历塑造了他富有同情心和坚韧不拔的形象。两伊战争期间,佩泽希齐扬负责派遣医疗队、在前线救治伤员。1994年,他出任大不里士医科大学校长,但同年一场车祸夺走了他的妻子和一个孩子。此后30年,他独自抚养三个孩子,一直没有再婚。这段人生经历让他赢得了众多伊朗人的同情和尊重,尤其是伊朗女性的赞赏。

据媒体报道,佩泽什奇扬在没有政治力量支持的情况下上台,且没有腐败丑闻,这也是佩泽什奇扬受到民众欢迎的重要原因。

在佩泽什奇扬胜选之前,改革派政客在伊朗政坛逐渐被边缘化。不过,有观察人士指出,事实上,近年来,伊朗所谓的“保守派”与“改革派”在经济和外交政策上越来越趋同,但在政治言论和行为上则有所不同。即便改革派佩泽什奇扬正式上台,其政策也将更加务实。

据了解,自2021年莱西当选总统以来,保守派已全面掌控伊朗政坛,从政府议会到司法机构和军队。人们普遍认为,下一任伊朗总统仍将来自保守派阵营。在本次伊朗大选中,佩泽希齐扬是唯一获准参选的改革派候选人。

面对保守派阵营的强大竞争,佩泽希奇相是如何赢得选举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员魏亮在接受《环球杂志》记者采访时分析,首先,伊朗民众期待出现一个温和理性的新政府,第二轮总统候选人贾利利是强硬派保守派,具有很强的“鹰派”属性,人们担心他的当选会给伊朗带来越来越激烈的地区或国际斗争。

其次,佩泽希齐扬的竞选政策比较成功,竞选期间他强调任人唯贤,倡导“专家治国”理念,为伊朗民众​​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他提名的内阁候选人也表现出跨党派、技术官僚的特点,得到了选民的认可。

也有分析指出,此次竞选期间,佩泽希齐扬得到了改革派阵营重要政要的全力支持,包括前总统哈塔米、鲁哈尼等,前外长扎里夫也在网上线下竭力为其宣传。舆论认为,这些为推动伊朗核问题解决进程作出贡献的重量级人物团结了改革派阵营。

此外,受美国和西方制裁影响,伊朗货币贬值,通货膨胀严重,失业率高企,经济面临困难。在此背景下,改革派佩泽什兹扬提出了与保守派截然不同的政策方案,导致伊朗民众对改革派抱有更高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