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四川一对夫妇16年生了11个孩子,丈夫惊呼:“省钱不如救人,孩子多了,以后工作就不用担心,他们还能养老!”
十几个孩子挤在一间破旧的土坯房里,没有足够的食物吃,也没有暖和的衣服穿,最大的孩子甚至因长期抑郁而患上精神疾病。
如今十多年过去了,这11个孩子和他们的父母过得怎么样?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
突变
2016年正月,四川省蓬南镇三台村举行一年一度的庙会,锣鼓齐鸣,节日气氛浓厚。
何红一家老少也都来赶庙会,孩子们打着补丁的衣服,看着甜甜的糖葫芦和诱人的小吃,口水都快滴下来了。
何宏不顾孩子们的欲望,挤进人群,找了个摊位,喝着廉价的白酒,几杯酒下肚,他的脸色通红,眼前一片模糊。
“看看你,连自己的孩子都养不活,还敢在这里喝酒。”
人群中传来一阵怒吼,说话的人正是何鸿的舅舅,天佛寺的掌教何立海,他早就看不惯何鸿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性格,这次也忍不住骂了何鸿一顿。
“不关你的事,我有几个孩子关你什么事?”何红对这个“爱管闲事”的堂妹已经不满了,说了几句话之后,在酒精的作用下,他突然站起来,一把揪住何陆海的衣领,两人扭打在一起。
周围村民见状纷纷上前劝阻,可何宏依然怒气冲冲,不听任何人劝阻,反而更加嚣张跋扈,破口大骂。
一声“砰”的巨响,打破了庙会的喧闹。
何红不知道从哪里摸出一把闪闪发亮的菜刀,朝着何陆海的脑袋砍了过去。
鲜血瞬间喷涌而出,染红了何陆海的花白头发,也把原本喜庆的庙会染红了。
“杀人。杀人。”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惊呼声,人们四处逃窜,场面顿时变得混乱起来。
见状,何红的儿女们毫不害怕,反而冲上前去,用瘦弱的身躯保护何红,并对试图靠近的村民又踢又咬。
“别动我爸爸,谁也不许动我爸爸。”孩子们挥舞着瘦弱的手臂,用稚嫩的声音喊着令人恐惧的话语,眼神里没有恐惧,只有坚定和决心。
最后警察赶到,制服了何红,但何立海却因失血过多当场死亡。
何宏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留下妻子张兴子和11个子女。
“我希望自己从来没有出生过。”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大儿子何俊晖望着空荡荡的屋顶,忍不住哭了出来。
这句话也让张星子心里很不舒服,如果早知道生活会是这样,她当初就不会生下那么多孩子了。
不正常的生育观念
张星子永远不会忘记1995年夏天,在上海浦东一个拥挤嘈杂的建筑工地上,命运让她与何红相遇。
当时,浦东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开发建设阶段,到处都是脚手架和施工棚。张兴子在建筑工地食堂做厨房帮工,每天摘菜、洗菜、切菜,日复一日,单调而枯燥。
因为从小患有轻度精神疾病,张星子性格有些内向,不擅言辞,在陌生的城市,她几乎没有朋友。
何红是工地上的一名普通工人,比张兴子大十岁,来自四川农村,为人老实,干活也勤快。有一次,何红帮张兴子抬了一桶泔水,两人便结识了。
何红发现张星子虽然话不多,但心地善良,总是默默地帮助同事多吃点饭,张星子渐渐被何红的真诚和体贴所感动,觉得他就像一座山,给她依靠,给她安全感。
在那些远离家乡、漂泊无依的日子里,两人互相扶持、互相温暖,爱情的种子也在彼此心中悄然萌芽。
很快,他们就租了一套简陋的房子,开始同居,虽然生活贫困,但他们却感到无比幸福。
“跟我回四川吧,我们结婚,生几个孩子,过好自己的生活。”何红握着张星子的手,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
张星子点点头,她厌倦了四处漂泊的生活,渴望能有一个自己的家。
回到四川老家后,他们在两间破旧的土坯房里举行了简单的婚礼,没有彩礼,没有酒席,甚至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但张星子并不在意,她觉得只要能和何红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
婚后第一年,张星子生下一个女儿,取名何川慧。看着摇篮里胖乎乎的女儿,何红心里欣喜若狂,但心里也有自己的打算。
“再要一个孩子,就能凑出一个‘好’字了。”何红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想着,多一个孩子,就意味着将来多了一个劳动力,家里就多了一个打工的人。
张星子从此就停不下来了,又生了2个、3个……
“有孩子就好了,以后就不用请外人干活了,等他们长大了,挣钱给我们花,我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何红常常对张兴子说这句话,仿佛自己能看到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对自己孝顺的样子。
就这样,在何红“省钱不如救人”的荒唐逻辑下,张星子犹如一台生殖机器,16年生了11个孩子。
村干部、计生工作人员多次到他家劝阻,但何红却总是死猪不怕开水烫:
“我没有钱,但是我有命!我只想活下去,你能把我怎么样?”
他固执地认为孩子是他的,他想生几个就生几个,别人无权干涉。
张星子没有发言权,在无休止的生孩子中,她渐渐迷失了自我,甚至和丈夫一样,认为孩子越多,自己的未来就越好。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无尽深渊
随着孩子陆续出生,两间本就破旧的土坯房显得更加拥挤,为了容纳日益壮大的家庭,何红只能用竹竿和塑料布在房屋周围搭建了几间简易的棚子。
孩子们的童年就是在这间低矮潮湿的棚子里度过的。
说是童年,其实更像是一个苦难的炼狱。
夏天,棚内酷热难耐,蚊虫密布,孩子们常常被蚊子叮得浑身是伤,却又无处可躲。
晚上,一家人只能挤在一起,睡在地上用草编的席子上,根本没法睡觉。
冬天,寒风从塑料布的缝隙中吹进来,让人瑟瑟发抖,孩子们没有厚衣服,只能把找来的破布塞进衣服里御寒。
更糟糕的是,棚子旁边是一个臭气熏天的猪圈,苍蝇、蚊子到处乱飞,让人恶心。然而,孩子们却习以为常,依然在旁边玩耍,仿佛对这一切都麻木了。
对于孩子们来说,没有足够的食物可以吃,没有温暖的衣服可以穿,已经成为了常见的现象。
一年到头,一家人几乎每顿都吃粥,偶尔加点野菜或者红薯,让孩子们欢呼雀跃,仿佛吃的是山珍海味。
偶尔村里有婚礼,孩子们也会跟着大人去“白吃”,这是他们难得的吃饱饭的机会。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孩子们早早辍学,帮忙做家务,照顾弟弟妹妹,成为了免费的“童工”。
大女儿何传慧从小就懂事听话,是张兴子的得力助手,不仅帮忙做饭、洗衣服、照顾孩子,还下田干活、喂猪喂鸡。
然而长期压抑的生活环境,让何传辉变得沉默寡言,性格也日渐孤僻。
最终,何川慧因为精神问题被送进了精神病院,这对于这个本来就岌岌可危的家庭无疑是又一次打击。
何红对此却不以为然,他觉得女儿疯了也就算了,反正家里孩子那么多,少一个也没关系。
他从来没有想过他的行为给孩子们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直到他犯下重罪并入狱后,一切才变得更加困难。
重生的希望
何红入狱之后,家里的顶梁柱就垮掉了,张杏子要独自一人照顾这些孩子,生活的重担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为了保证孩子们有足够的食物吃,张星子没日没夜地干活,种地、喂猪、打零工,只要能赚钱,什么苦、什么累,她都愿意干。
但现实的残酷超出了她的承受能力。
孩子们渐渐长大,做什么都要花钱,张星子拼尽了全力,却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张星子有几次因为劳累过度晕倒在田里,醒来后看到身边哭泣的孩子,心痛不已,却无能为力。
就在张兴子即将绝望的时候,一些媒体记者听闻了何红家的故事,来到这个小山村,用镜头记录下了他们一家人的苦境。
一时间,何红一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解决何家的困难,当地政府为张兴子家申请了低保,优先解决他们的吃饭、穿衣问题。
村委会还给他们修建了新房,购置了家具、家电,孩子们终于有了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家。
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几名年龄较大的孩子重返学校。
身处狱中的何红在了解了家里的情况后也是深受感动,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不仅毁了自己的一生,也毁了妻儿的幸福。
他拿起笔,给张兴子写了一封信,信中充满了悔恨和自责。
何鸿在信中写道,自己当初的想法太愚蠢,只顾生下她们,却不养育她们,根本没想过能不能让她们过上好的生活,让她们接受教育,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他也希望孩子不要恨我,而是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张兴子把这封信一遍又一遍地读给孩子们听,孩子们听着,忍不住哭了。
这一家人很不幸,但也很幸运,未来的路还很长,希望他们能健康快乐地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