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木新闻记者 李先才
通讯员 宁叶子
实习生王雪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测试,中南建筑设计院的设计师们通过“巨图AI”软件,让几分钟内“凭空造出东西”成为可能。过去需要几天时间才能渲染和修改的复杂大型效果图,现在可以加速到4小时内,协助设计师快速完成设计原型,丰富原有建筑功能和形态,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现在我们把目光转向鄂州花湖机场。该项目是我国首个采用BIM模型建设、数字化建造深度应用的机场项目。机场运用“数字孪生”理念,通过一套模型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了设计上的“图模一致”,施工上的“实模一致”。
这些都是湖北建筑设计领军企业中南建筑设计院在建筑设计领域探索和实践新质量生产力的见证。当前,该院积极响应国家新质量生产力号召,全面拥抱数字化,融合产业,推动行业转型升级,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加创新的思维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手绘草图变成效果图
AI辅助生成仅需1分钟
7月31日,在中南建筑设计院数字建筑技术中心,35岁的建筑师吴镇豪打开“巨匠AI”软件平台,手握绘图笔,在平板屏幕上画出一栋普通建筑的草图,随后输入“建筑、景观、树木、户外、天空、道路、杰作、高质量、最佳质量、真实、超详细、全细节、8K”等提示后,点击AI绘图生成。1分钟后,4张全新的高清初步效果图呈现在他眼前。
设计师使用 Giant AI 软件进行绘图
“如果对AI生成的效果图不满意,你可以随时修改草图或者提示语,利用局部重绘功能,让AI针对目标区域‘点对点’精准渲染,直到你满意为止。”吴振豪说。
极木新闻记者了解到,中南建筑设计院于2022年3月开始研发“巨能AI”,年底全面投入使用,截至目前,该院已有280名设计师参与测试,共生成效果图6800余张。
中南建筑设计院新生产力发展中心数字建筑技术中心总工程师宁文峰介绍,通过我们独创的“巨匠AI”(建筑创意实现软件),实现了“所想即所得”,让“凭空而来”成为可能。“以前我们要先画草图、模型做效果图,再找专业公司渲染,费时费力,还要多个软件一起用,限制很多。现在有了巨匠AI,一些大型复杂场景的渲染时间可以从过去的3到5天缩短到4个小时以内。”
该院建筑设计师徐峥参与了巨人AI的测试应用,他告诉极木新闻,该平台对于设计前期寻找灵感非常有帮助,“我们在提示词里输入想要的关键词,软件就能生成多张场景图供大家参考。”
此外,在“巨匠AI”的支持下,建筑效果图也能“换皮”。打开一幅办公楼效果图,用选择工具选中玻璃幕墙区域,就会弹出“皮肤库”供选择,涵盖全球最新、最潮流的幕墙范式,一键即可精准替换修改。
武汉警官职业学院新校区(AI辅助图像生成)
目前,人工智能辅助设计已应用于武汉警察学院新校区、天门石家河遗址博物馆、陕西省政务公安大数据中心等省内外多个项目,为项目设计节省了大量时间和成本。
“这项技术目前还在我们内部测试阶段,等条件成熟后,我们会考虑对外开放使用,实现快速设计原型。巨化AI也在不断努力,目前正在努力完成从二维到三维的跨越。未来,直接文字生成模型、一键更换材质和视角变化等功能,都将成为设计师思考设计方案的得力助手。”宁文锋说。
BIM模型构建“数字底盘”
“数字孪生”机场体验在全国推广
今年5月,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举办,主题为“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培育优质新生产力”。中南建筑设计院作为湖北省住建系统唯一参展单位,携带湖北省智能化建设样板项目——鄂州花湖机场亮相峰会,吸引了众多政要、展商驻足观看。
活动现场,鄂州花湖机场的“数字孪生”被搬上展台,数亿个虚拟部件像乐高积木一样拼装起来,每个部件都有自己的“身份证”,形状、尺寸、材质等编码信息清晰可见。
鄂州花湖机场是亚洲首个、国内唯一的专业货运枢纽机场,由中南建筑设计院历时42个月完成设计,是我国首个采用BIM模型建造、数字化建造深度应用的机场。
鄂州花湖机场BIM设计图
中南建筑设计院BIM设计所所长李文涛介绍,中南建筑设计院以200多万个BIM模型,为鄂州花湖机场构建了拥有5亿多构件属性信息的“数字底盘”,让施工模型中的每一根钢筋绑扎、每一道工序都清晰可见,通过数字化全流程管理,节省施工工期和项目成本。
期间,设计团队整合建筑、结构、给排水、电力、跑道、桥梁等29个专业团队,全程运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正向设计指导施工,实现了机场换乘中心、跑道等项目“零返工”。
鄂州花湖机场的成功实践有力促进了“湖北经验”在全国的推广。2020年以来,中南建筑设计院已接获众多国内机场全流程BIM咨询订单,包括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3、扬州泰州国际机场T2、南昌昌北国际机场T3、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2等新建及智能化改造项目。
推动传统业务向新领域拓展
继续擦亮“国家队”金字招牌
“公司将因地制宜发展优质新生产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以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前沿技术应用为主线,以数字化、智能化引领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中南建筑设计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建华说。
该院新质量生产力发展中心总经理刘飞宇介绍,为大力培育壮大新质量生产力,中南建筑设计院今年4月成立了新质量生产力发展中心,发布20类新质量生产力产品(其中核心业务10类、拓展业务10类),挖掘有发展潜力的新业务产品(服务),着力培育新赛道、发展新动能,以创新技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
近年来,中南建筑设计院以“打造世界一流城市建设领域全流程数字化高科技平台服务商”为数字化转型愿景,坚持科技创新、数字化赋能,围绕“新型城市建设”为一个中心,以“数字经济”和“双碳经济”为两个基本点,建成了全国首个“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PLM平台”,以“一个模型到底、施工无图”为目标,用三维数字模型全面替代二维图纸和文档,打破“数据孤岛”,打通产业链,以全数字化方式完成项目设计、仿真、加工、施工、运维等工作,完成数字化交付(即“数字化样板房”),实现“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走在了全国乃至世界的数字化建造前列,解决了我国建筑业缺乏一体化数字化协同管理与交付体系的“瓶颈”问题,为完全意义上的智能建造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坚实基础。
首届新生产力与数字创新产品大赛
培育创新人才赋能新质量发展,今年5月,研究院还举办了首届新质量生产力暨数字创新产品大赛,为参赛选手提供了展示才华、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研究院乃至整个行业迎接数字化时代变革带来了新思维、新启发。
杨建华表示,中南院将以供应链思维、互联网思维、新质量生产力思维推动企业高质量数字化转型,以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户的认可与信任为“支点”,以遍布全球的建筑设计图纸为数据底盘,带动传统建筑设计业务向数字化咨询、供应链服务、大数据、生态保护、智慧城市等新领域拓展,擦亮中南院“国家队”这块金字招牌。
(图片由记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