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8月29日电 (张旭)8月29日,川渝两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标准化管理部门共同签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构建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共同推进重庆区域交通标准化建设。
图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建设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张旭 摄
同日,交通运输部在重庆召开2024年区域交通运输标准化发展座谈会。在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管理司有关负责人的见证下,川渝两地相关部门签署了《协议》。
根据协议,川渝两地将成立领导小组,围绕“统一需求、统一制定、统一实施”三个方面共同开展区域地方标准的宣贯工作,建立完善相关工作机制。
今年5月,交通运输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重庆市、四川省联合发布《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突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交通服务综合衔接、运营管理协同联动等需求,共布局50项重点标准。此次《协议》的签署,正是该标准体系的落地实施。
“区域交通标准化发展,有利于区域协同发展,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也将提升群众的出行体验。”重庆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高速公路软硬件设施建设、终端自动化、多式联运等方面都做出了尝试和落地。
该负责人举例称,在智慧高速公路建设中,通过智能收费、运行监控、跨部门对既有路网进行智能管控等措施,可提升既有路网质量、提高智能化水平,对新建路段进行全面升级改造,让市民出行更加智慧。
截至目前,川渝两地已建成铁路、公路、水路等29条跨省通道。随着两地互联互通水平和运输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区域交通一体化不断发展。此次《协议》的签署必将支撑两地区域交通一体化科学化、立体化、属地化发展,以提升水平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