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16 年的唐尚珺:现实与理想如何兼顾,这道题难解

admin

高考16年后,唐尚军对是否上大学“从未如此纠结

期末考试越来越近,已经参加过16次高考的唐尚军下个月会如期报到华南师范大学吗,还是会选择复读

唐尚君在最新直播中仍表示,“很难选择”。一边是现实,一边是理想,如何平衡?是困难还是无解?

唐尚君问了自己这个问题,似乎也在问网友这个问题。

考入华南师范大学后,唐尚君做过一些摄影兼职。

“打工是暂时的,最重要的是要考虑未来。”唐尚俊说,自己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从来没有这么纠结、矛盾过。“一边是现实,一边是理想,该如何平衡,还是只能选择其中之一,留下遗憾?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今日,唐尚珺坐高铁前往大学报到:也曾纠结,但35岁耗不起了_今日,唐尚珺坐高铁前往大学报到:也曾纠结,但35岁耗不起了_

今日,唐尚珺坐高铁前往大学报到:也曾纠结,但35岁耗不起了_今日,唐尚珺坐高铁前往大学报到:也曾纠结,但35岁耗不起了_

唐尚君兼职摄影师

去年7月,在得知自己因“拒绝接受专业调整”而被华中师范大学拒绝录取后,唐尚军也用“人生十字路口”这个词来形容自己的苦恼和迷茫。

当时他面临的选择是,要不要复读。而现在,唐尚军还在纠结同一个问题——要不要复读。

不同的是,去年的问题是考试不及格后是否留级,而今年的问题是是否放弃录取并留级。

唐尚军所指的现实是,他考进了华南师范大学,读的是一个他并不感兴趣的专业。当然,唐尚军要面对的现实还包括他35岁的年龄,以及家中需要赡养的白发苍苍的母亲。

他的理想还是“考上清华”?

今日,唐尚珺坐高铁前往大学报到:也曾纠结,但35岁耗不起了__今日,唐尚珺坐高铁前往大学报到:也曾纠结,但35岁耗不起了

“考上清华”真的是唐尚军16年来一直追求的梦想吗?真正的答案只有唐尚军自己知道。

但“考上清华”确实让唐尚军连续16年留级有了更合理的解释,至少在逻辑上是自洽的。这也让唐尚军拥有了一个鲜明独特的标签——一个在社交媒体上吸引大量流量的标签。

今日,唐尚珺坐高铁前往大学报到:也曾纠结,但35岁耗不起了__今日,唐尚珺坐高铁前往大学报到:也曾纠结,但35岁耗不起了

唐尚君微博认证信息

唐尚俊似乎越来越擅长掌握流量密码了,除了在查成绩、公布高考成绩、填表、查询录取结果等网友关注的重要节点晒动态视频外,唐尚俊还时不时进行现场直播。

唐尚君今年纠结要不要上大学,还在直播间发起了网友投票,他的表现简直让一些网友难以置信。甚至有网友认为唐尚君是“假装纠结,实则在耍手段”:其实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只是故意制造悬念延续热度,以获得更多流量而已。

今日,唐尚珺坐高铁前往大学报到:也曾纠结,但35岁耗不起了_今日,唐尚珺坐高铁前往大学报到:也曾纠结,但35岁耗不起了_

_今日,唐尚珺坐高铁前往大学报到:也曾纠结,但35岁耗不起了_今日,唐尚珺坐高铁前往大学报到:也曾纠结,但35岁耗不起了

有网友认为唐尚俊所谓的纠缠只是为了流量

在唐尚军录取结果确定后开启的直播中,一位大学老师直言不讳地劝他:今年别复读了,“你再复读十年也考不上清华、北大,你花十几年时间考这套高考卷其实毫无意义。人生不止一条路,人生有千万条路。”

老师甚至直言不讳地告诉唐尚俊,“至于你的交通问题,我觉得并不重要。”

“理想是以现实为基础的,上不上大学的问题你思考了十几年,还不够吗?你的人生还要浪费多少个几十年?你都30多岁了,别再用十几岁的心态去想问题了!”有网友给唐尚军这样的忠告。

今日,唐尚珺坐高铁前往大学报到:也曾纠结,但35岁耗不起了__今日,唐尚珺坐高铁前往大学报到:也曾纠结,但35岁耗不起了

网友留言给唐尚俊,让他别再浪费时间了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现实早已击碎了唐尚军的“清华梦”。

然而,脱离了“名校痴迷”之后,唐尚君却仿佛陷入了“职业痴迷”。

从去年开始,唐尚军就将自己的升学目标调整为知名师范院校的师范专业,今年在报名时,他依然坚持着这个思路,但由于成绩未达到专业录取分数线,他被转学到华南师范大学的信息工程专业。

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看来,唐尚军因“除了清华不读其他大学”的执念而多次复读,是极其不理智的;同样,“不读其他专业”的执念,也是不理智的。

熊丙奇指出,专业只是培养能力的一个载体,在高等教育普及时代,跨学科就业越来越多,尤其在本科阶段,专业学习更强调通用能力的培养。“这也要求同学们不要过分看重专业,尤其要淡化专业是否热门的概念,而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今日,唐尚珺坐高铁前往大学报到:也曾纠结,但35岁耗不起了_今日,唐尚珺坐高铁前往大学报到:也曾纠结,但35岁耗不起了_

教育专家、家庭教育能量定律创始人陆晓博士精辟指出,唐尚俊16年的高考路程,不是一个励志故事,其实是另一种躺赢。

陆晓认为,在历次高考未能实现考入清华的梦想后,唐尚军就应该意识到自己“不行”,没有能力考上清华。但为什么他“明知山有虎,却投奔虎山”呢?在陆晓看来,内心的失望所带来的负能量,让唐尚军对人生的期待值降低了,他没有了上大学的动力,宁愿一次次地尝试高考,一次次地拒绝入学。在他的潜意识里,自己是否胜任大学生的身份,是否胜任大学毕业后的社会角色,都是一个大大的问号。“所以,还不如‘躺’下去,在自己熟悉的‘高考舒适区’里,年复一年地麻痹自己。”

就高考政策而言,唐尚军是否留级,是他的权利,也是他的个人选择。

但人生总归是要往前走的,不能停滞不前,更不能在高考里卡上16年都走不出来。

唐尚俊的高考之路应该已经结束了,大众对他的关注也应该结束了。

希望2016年解答高考题目的唐尚君,能够解答今年面临的人生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