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以“智力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山东烟台落下帷幕。 这是我国博士后制度实施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综合性最强的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 经过三天的激烈角逐,江苏博士后最终荣获2枚金牌、5枚银牌、4枚铜牌,奖牌总数位居全国前列。
博士后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 本次大赛共吸引国内外6206个博士后团队和项目参赛,报名人数约2.5万人。 入围的都是从各地选拔出来的高水平项目,其背后的团队成员也都是顶尖的博士后人才,因此总决赛也被称为“最强大脑”的巅峰对决,受到了各方的广泛关注。生命之行。 仅本次比赛的奖金就高达1423万元。
聚焦创新创业,“顶尖人才”齐聚展现活力
本届大赛分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海洋开发与应用等行业7个赛道。 24位院士专家组成专家指导委员会,指导创新创业项目。 决赛还邀请了252名技术、投资、研发、知识产权、财务管理等领域的高水平院士、专家作为评委,对参赛项目进行专业评审。 “顶尖人才”齐聚一堂,聚焦创新创业、大显身手。
面对防灾减灾国家科技重大战略需求,南京信息大学无锡研究院博士后柯富阳团队的“北斗‘通道遥’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领军者”项目技术可第一时间感知并预警毫米级斜坡,解决了传统北斗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精度差、可靠性差的世界难题。 该项目也在此次大赛中荣获金奖。
“科技的最终目的是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我们的项目是尽可能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的伤害。全国建立了2000多个监测站,与自然灾害密切合作。”资源、国家电网、水利、气象等部门都建立了合作关系。” 谈起专业性,专注于卫星导航定位研究的柯富阳满怀热情,“比赛过程中,我们向大家展示了我们最新的技术成果,专家评委对项目优化、技术转化等方面给予了很好的指导。”将帮助我们在未来的研发中少走弯路。”
今年6月,国际电信联盟(ITU)正式发布6G发展愿景和总体技术框架。 太赫兹通常被认为是6G移动通信的核心组成部分。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完成全球首个6G光子太赫兹100Gbps实时无线传输通信实验,创下全球最高实时传输记录。 该核心技术庞大的频谱资源可支持1Tbps的通信速率,相当于1秒下载5部高清电影,比5G提升10到100倍。 这意味着现有5G无法支持的全息通信、自动驾驶、AR、VR等需要非常高的网络速度和非常低的交互延迟的应用在未来将成为可能。 组长张角的参赛项目“面向6G的超管光子太赫兹实时无线传输系统”在比赛中获得铜牌。
专家表示,本次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堪称“神明之战”,“巅峰对决”也是我国青年博士后人才创新活力的生动展现。
聚焦智慧碰撞,博采众长,激发创新
年轻博士后正处于创新创业的黄金时期。 比赛过程中,选手们在场上各显神通,场下惺惺相惜,交流分享科研成果,碰撞出创新的火花,锻造出更强的技艺。
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后宋秀石团队的竞赛项目是“新型RNA干扰生物农药的开发及产业化”。 据介绍,该项目的研究源于国家对绿色生物农药的重大需求。 该团队将RNA干扰技术应用到农药生产中,让消费者轻松享受到更多绿色作物,同时也解决了该类农药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其具有疗效期短、靶点筛选困难等诸多缺点,受到市场青睐。 最终,宋秀石代表队从47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金牌。 谈及获奖的感受,宋秀石表示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来自世界各地年轻人的创新火花让我大开眼界。比如,一位参赛者正在研究RNA荧光标记,如果我们能将这项技术应用到我们的农药产品中,我们就能及时观察到这种生物农药的差异。时间和空间的药物机制有助于提高产品的靶向功效。”
河海大学博士后刘凯华团队参加了“高标准智慧农田排灌关键技术与装备”竞赛项目。 通过双场景和传感器监测,结合天气预报,团队开发了经济型智能闸门、自动排水管和管流调节器。 等智能终端,成功实现无人智能稻田排灌,填补了田间控制终端市场空白。 “现场参赛项目很多,包括基因育种、RNA农药撒播、化肥使用、靶向农药等技术。 现场的交流一下子开阔了我的视野。 如果综合运用这些技术,农民就可以轻松种植出优质高产的农作物。 庄稼。”
记者现场注意到,不少博士后选手在完成比赛任务后,都会默默地坐在观众席上,认真聆听其他选手的路演。 对此,江苏科技大学焊接系教授赵勇表示,不同的团队会有不同的科研思路,重点解决问题。 只有通过“智慧的碰撞”,才能博采众长,更快成长。
聚焦“高端、精准、尖端紧缺”,江苏着力打造战略性人才“蓄水池”
只有改革者前进,只有创新者强大。 人才活力的充分释放离不开改革创新的制度支撑。 大赛期间,将同步举办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展示、人才项目交流对接、人才招聘、创新创业主题研讨交流等活动。 为抢占机遇,江苏一些地方政府和用人单位主动现场宣传江苏博士后人才政策,用先进产业、优惠待遇、周到服务吸引博士后人才来江苏创新创业。 张家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张毅带队提前参观了比赛现场,了解参赛项目和选手队伍。 他们变客场为主场,根据行业需求匹配人才烟台卓越新能源科技招聘,主动对接。 他们对人才的热爱和吸引令人感动。
在人才招聘方面,博士后也对江苏用人单位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山东大学博士后董明(化名)和妻子一到现场就直奔江苏大学。 董明表示,江苏多所高校在研发经费、博士后住房福利等方面都有优惠政策。 江苏省政府还启动了优秀博士后项目。 被评为优秀的博士后可额外获得两年30万元的生活补贴,十分诱人。 。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顾超表示,江苏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一直注重博士后等战略性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这与经济发展产生共鸣。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烟台卓越新能源科技招聘,与产业技术创新相结合。 目前已设立博士后载体1550人,累计培养博士后人才3.4万人。 博士后人才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在今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新增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名单中,江苏共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0个,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新建站中,76%是国家级专精特“小巨人”企业。
作为制造业大省,江苏始终把服务制造业强省作为博士后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强化企业主体地位。 围绕重点产业集群,江苏聚焦人工智能、深海潜水等重点核心领域,并积极跟进苏州。 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太湖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博士后载体建设,办好专项任务,量力而行建设。 目前,70%以上的博士后载体设立在先进制造业企业,80%以上的博士后人才集中在先进制造业,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