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美国加息降息周期的拐点,市场对经济是否走向衰退、科技股是否存在泡沫等一系列问题产生巨大分歧,受此情绪影响,全球股市自8月份起进入震荡期。
作为最重要的科技股之一,英伟达的股价也波动较大,美国当地时间9月3日,英伟达股价暴跌9.5%,市值蒸发2790亿美元,创下美国公司史上单日市值最大跌幅纪录。
英伟达的暴跌也产生了连锁反应,影响几乎是全方位的,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创下8月6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其中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1.51%,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3.26%,标普500指数下跌2.12%。
与英伟达并称为“美股七巨头”的另外六家巨头股价也均出现下跌,谷歌跌3.68%,苹果跌2.72%,微软和Meta分别跌1.85%和1.83%,特斯拉跌1.64%,亚马逊跌1.26%。
全球芯片行业股票也遭遇重创,AMD跌7.82%,台积电跌6.53%,反映芯片行业市场状况的费城半导体指数单日跌幅达7.75%。
作为今年刚刚进入3万亿美元俱乐部的芯片巨头,英伟达在美国和全球股市都有着不小的影响力,这也是其在近期全球股市震荡中首当其冲受到冲击的原因。
8月5日,全球股市经历“黑色星期一”,日经225指数两次破发,日韩、欧美等多国股市暴跌。英伟达股价当天下跌近6%,市值蒸发逾1670亿美元。但不到一周,随着全球股市反弹,英伟达迅速收复失地。
目前围绕英伟达股价波动的主要问题,依然是市场对科技股泡沫是否过大的分歧,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爆发迄今所吸引的投资是否与实际结果相符这一关键问题。
这种分歧从其最新第二季度财报发布后的市场反应就可以看出。
英伟达第二季度业绩继续保持惊人增长——营收300亿美元,同比增长122%,净利润165.99亿美元,同比增长168%。公司核心的AI相关数据中心业务营收263亿美元,巨幅增长154%,远超分析师预期的251亿美元。
不过这样的表现依然没能满足市场的胃口,英伟达预计其第三季度营收将达325亿美元,市场最乐观的峰值预期也高达379亿美元,只是因为“增长不够疯狂”,财报发布后其股价一度下跌逾7%。
对于“英伟达是否存在巨大泡沫”的问题,市场上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有机构分析师认为,该公司连续几个季度突破华尔街预期确实如此,但大部分增长来自少数大客户。该公司约 40% 的营收来自谷歌、Meta、微软和特斯拉等大型数据中心运营商,尽管这些科技巨头在本财季都增加了资本支出预算。但市场担心,目前正在部署的基础设施数量已经超过了目前的市场需求,这可能导致泡沫。
但硅谷科技巨头们却不以为然。今年上半年,包括微软、亚马逊、Meta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在内的公司均大幅增加资本支出,加大对数据中心等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投资,总投资额高达1060亿美元。这还只是个开始,巨头们还承诺将在未来18个月进一步加大投资。
英伟达本身并不认同“泡沫论”,该公司CEO黄仁勋在最新财报发布会上表示,作为人工智能革命的一部分,今年才刚刚开始,该公司生产的几款AI芯片产品在市场上仍然供不应求。
除了面临快速增长和泡沫的质疑之外,Nvidia还面临“成为巨头的烦恼”。
今天,彭博社报道称,美国司法部同时向英伟达等公司发出传票,计划调查这家全球顶级芯片制造商违反反垄断法的证据。知情人士透露,此前美国司法部对多家公司只是发出调查问卷,如今距离正式起诉又近了一步。
这也是英伟达今年收到的第二份反垄断调查传票,今年7月,法国反垄断监管机构确认正在对英伟达发起反垄断诉讼,法国成为全球首个对英伟达采取反垄断调查行动的国家。
美国和法国针对英伟达涉嫌垄断的调查关键线索十分相似,主要是两条:一是英伟达已经垄断了AI芯片市场,难以撼动;二是英伟达通过收购、投资AI初创企业构建垄断优势。法国调查的收购案是英伟达对CoreWeave等云计算初创企业的投资,而美国则一直在调查英伟达今年4月收购RunAI的案子。
Nvidia 也对反垄断调查做出了回应。Nvidia 发言人 John Rizzo 表示,公司的价值体现在其性能和对客户的价值上,“客户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不过,这一回应仍难以洗清垄断嫌疑,Nvidia 需要提供更多证据来应对不断浮现的麻烦。